李旸 馬從洲
在黃橋?qū)嶒炐W四(4)班這個陽光班級里,有個不幸而又堅強的男孩——李旸。
李旸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母親,失去了母愛,這殘酷的現(xiàn)實讓李旸從一個黏著媽媽的小男孩變成了一個獨立的中年級大男孩。
命運沒有對李旸表示同情。在一次體育課練習跑步時,不甘落后的李旸想要追上高年級同學,便埋頭悶跑,結(jié)果他一個趔趄(liè qie),摔了個跟頭,一陣鉆心的疼痛使得李旸緊皺雙眉,趴在跑道上動彈不得。體育老師一個箭步?jīng)_到他身邊,一看他手臂腫了,便連忙發(fā)動同學把李旸送到醫(yī)院。經(jīng)檢查,李旸右手骨折,他就像一只受傷的小鳥,痛苦極了。
沒有李旸的一個星期中,同學們真是無聊,李旸的座位空蕩蕩的,整個班級少了一份快樂,一份歡聲笑語。一次次的探望,給李旸帶去一次次的安慰,給我們帶回一次次的想念。
太好了!我們終于盼來了李旸的出院!班主任為了避免李旸二次受傷,把他的座位固定在班級的最右邊,因為最右邊是一堵白墻。那里少有人經(jīng)過,而他的前、后、左三面是細心而又熱情的同學組合成的溫暖的人墻,他們主動請纓,擔負起了幫助李旸的職責:當李旸的橡皮掉了,前座張哲桐幫忙撿起來;當李旸有些不開心,朱正昊給他講笑話;早上默寫,李旸跟不上,我和沈楊悅輪流給他補默……
同學們不斷地給予李旸幫助,一股股暖流涌進他的心田,融化了他心中的冰雪。李旸也是好樣的,雖然右手被緊緊地綁著,不能動彈,但他的左手迅即擔負起了執(zhí)筆寫字的重任,鉛筆在手中倒下了,李旸用嘴巴配合著叼;做數(shù)學題畫線段圖時,他又用下巴頂;字寫得歪斜了,他就凝神屏息地加倍努力,重寫一遍又一遍……困難沒有擊垮李旸,而是讓這個男孩變得更加堅強可愛、樂觀豁(huò)達。
我們盼望著李旸早日康復(fù),我們盼望著與李旸一起歡呼雀躍,恢復(fù)快樂的童年生活。
點評:
小作者在這件真實的“摔跤”事情中,抓住操場上、班級里幾個場面描寫了前因后果,有詳有略,特別重點描寫了李旸手術(shù)后回歸班級的兩個動人場景:一個是同學們幫助李旸學習的場景,一個是李旸用左手寫作業(yè)的場景。運用兩組排比句的形式凸顯了同學們助人為樂和李旸自強不息的可貴精神。
文中對于一堵“白墻”和三堵“人墻”的描寫,更是表達了班級同學在困難面前團結(jié)一心的集體力量,從而對這個陽光班級充滿了無限的贊美。
[作者地址: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qū)黃橋?qū)嶒炐W四(4)班 指導(dǎo)老師:沈惠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