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萍
坐上回北碚的車,不多久淅淅瀝瀝下起雨來。窗外,縉云山越發(fā)朦朧,想起唐代詩人李商隱那句“巴山夜雨漲秋池”,縉云這座“巴山”,在雨中越發(fā)像一座巨大的屏風(fēng),把熱鬧的重慶城擋在外面,留給北碚這座小城無邊的安靜。
遇見“民國”
因為8年多的陪都歷史,重慶留下不少民國的痕跡。如果要選一個痕跡最重的地方,私心覺得北碚為最。北碚老城區(qū),有一條狹長的南京路,與國內(nèi)50多座城市的南京路(街)相比,這條南京路并不繁華,卻足夠獨特。
“九一八”事變后,為激勵國人奮發(fā)圖強、堅持抗戰(zhàn),當(dāng)時北碚的行政長官盧子英決定“以各淪陷區(qū)的地名,改定舊街路名?!庇谑?,清合路、學(xué)園路、金佛路、均和路等15條街道先后改名為遼寧路、大連路、上海路、南京路……日軍攻占一個地方,北碚就將其命名為一條道路,是無奈,是提醒,也是銘記。
也許正是這份銘記,讓那時的北碚掀起一個個抗日熱潮,這份熱潮吸引著各路人士到來。至今,在北碚還保留著老舍舊居、梁實秋故居、有眾多文人痕跡的金剛碑……赫赫有名的他們,留給北碚深厚的文史記憶。
北碚老城不大,20分鐘就能走完,城市規(guī)劃卻很好,整個街道呈“井”字形,相比重慶城的起伏不平,整個城區(qū)顯得很平坦,不時能見到騎自行車的人。這一切,要歸功于一個人——盧作孚。這個“民國船王”主政北碚時,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鄉(xiāng)村建設(shè)和社會改革,一手搭建了北碚老城的框架。他不希望北碚成為像重慶主城那樣十里洋場的“上海模式”,而是積極開拓實業(yè)、發(fā)展文化和旅游,成為民謀福祉的“北碚模式”,于是有了北川鐵路、中國西部科學(xué)院、天府煤礦、北泉公園、北碚圖書館、兼善中學(xué)……七八十年過去了,盧先生搭建的北碚框架依然屹立。從北碚步行街往江邊走,中間就是北碚公園,盧老長眠于此,墓碑前方是他的雕塑,彎腰鞠躬,喚一聲“北碚之父”吧,他當(dāng)之無愧。
一群人,影響一座城。盧作孚雖然是進取的,但城市里的文人卻是懂得享受的。所以和重慶人的風(fēng)風(fēng)火火不同,北碚人生活更閑適,沒事的時候喜歡看書、養(yǎng)花、喝茶、盤珠、玩石……
縉云山 手藝人
如果說北碚老城適合尋古,那么新城顯然適合尋藝。
從老城坐地鐵,一站路就到了新城。出站就是縉云廣場,背靠縉云山,十分開闊,夜晚是廣場舞的天下。小雨依舊,廣場上一個人也沒有,左轉(zhuǎn),穿過幾條小道,便可看到一個弧形“建筑”。仔細看,是“半圈”門面,有木藝、茶道、石藝……繼續(xù)往前,另外“半圈”門面是書畫。這里是北碚民間工藝和美術(shù)聚集地,鬧中取靜。
也許是下雨的緣故,好幾間店都沒有開門。一路走過去,見到好幾個老石缸,種著睡蓮,石缸露出一半在外,正好接住雨水,漾開一片漣漪。信步邁入沉世間藝術(shù)空間,一家可以喝茶的地方,隨你走動,老板不聞不問。隔壁的玄竹堂來了一個小姑娘?!捌綍r大家差不多10點開門,下雨天就更懶得起了?!毙」媚锸亲黾媛毜膶W(xué)生,很熱心,“陳老師有時候會在店里雕,也不著急,慢慢做?!被旧?,這半圈手藝人都是這個狀態(tài),店鋪半開半閉,做事不慌不忙,有工作室,也在店鋪做活。
見我饒有興致的樣子,有人主動招呼。“隨意看看?!钡曛魈绽鲜且粋€撿石頭的人。我問:“是長江石么?”他糾正,“是嘉陵江石?!币驗樵诩瘟杲厯斓?,甚是固執(zhí)。在北碚,不乏撿石頭的人,尤其嘉陵江對岸的先鋒村,村民都不種地,每周出去一趟撿石頭,居然發(fā)展出一個產(chǎn)業(yè)鏈,獲美名“奇石村”。
李啟毅的臻楠閣在最左邊,店內(nèi)略為空蕩,不過幾個擺件、梳子、佛珠,材質(zhì)均黑乎乎的。他取出一盞高瓦數(shù)燈,照在木頭上,燈光所到之處,金絲浮現(xiàn)。尤其店中間那塊鎮(zhèn)店之寶,金絲波動,氣勢十足,那是陰沉金絲楠木。這個80后手藝人,正研究做木扇?!皝睃c不一樣的?!彼芟矚g北碚的氣氛——夠慢,“陰沉金絲楠大多經(jīng)過幾百年的沉淀,值得花更多的時間?!?/p>
從臻楠閣出來,不遠處就是梅花山,抗戰(zhàn)時期犧牲的最高將領(lǐng)張自忠長眠于此;再往前,是西南大學(xué),梁實秋住過的雅舍就在山腳,老舍住過的多鼠齋也相去不遠;還有藏在步行街邊的“紅樓”(北碚圖書館),江邊的自然博物館……北碚,也值得花更多時間,體會城中手藝的慢調(diào)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