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存在感——筱筱靜物作品展”在伍拾伍號院子藝術空間開幕。筱筱不研究心理學,也不曾考慮哲學,僅憑她是一個普通人,想用畫作表達對人實在的感知和認識。
存在感呢,應該算是一種生活的自豪和被需要的幸福罷了。如果一個人生活著,卻被漠視。深愛著,卻被輕視。參與著,卻被忽視。當他竭盡全力想和這個世界發(fā)生關系時,卻感到自己越來越像個無聲無息的影子。沒有人在意。這時他需要的就是存在感。
筱筱的畫裡總是透著一份孤獨,她的人孤獨,她的畫孤獨,她的生活甚至她的愛情也是孤獨的。
孤獨並非寂寞,無聊那樣渴望溶入消散于他人之中,孤獨的人所想要的只是接納他人進入自己的內心,我們實質上尋求的是理解。所以寂寞的人心里全是別人,孤獨的人心里都是自己。
對于無法排遣孤獨的人,無功力創(chuàng)作是最好的自救方法。所以她越發(fā)了解叔本華“要么孤獨,要么庸俗。她也開始盡量少說話,多畫畫,試圖用作品表達情感。在她與畫中尋求“共體感”。因為她的畫就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