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 莉, 李彤輝, 包 雪,劉 野, 劉智輝
(長春工業(yè)大學 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
天然黃酮類化合物屬于植物細胞的次級代謝產(chǎn)物,廣泛存在于中草藥植物中,是自然界藥用植物中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菌、消炎、降血脂及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能力,對防止疾病、抗衰老、增加機體免疫力、促進人體健康有著積極的意義[1-6]。
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是木蘭科植物五味子的成熟果實,是我國重要的名貴中藥材之一,主要分布于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其性溫潤,治療作用廣泛,有斂肺生津、補腎寧心、收斂固澀之功效。五味子的果實中除含有多糖、木脂素、揮發(fā)油等成分外,還含有檞皮素、山萘酚等黃酮類化合物[7-10]。目前,有關五味子黃酮提取的研究報導相對較少[9-12],尤其是有關五味子黃酮提取方法及五味子黃酮的抗氧化活性、抑菌活性等方面的研究尚未見報導。本實驗對五味子黃酮的提取方法、提取工藝條件及其生物活性進行了較全面、細致的研究,以期為五味子的產(chǎn)業(yè)開發(fā)提供參考。
北五味子成熟果實,采于吉林省長白山區(qū)。
蘆丁標準品、石油醚、95%乙醇、NaNO2、Al(NO3)3、鄰苯三酚、Tris-HCl緩沖 液、PBS緩沖溶液、鄰二氮菲、FeSO4、H2O2等。
WD800微波爐,LG電子電器有限公司;
KQ-25OB超聲波儀,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RE52-98旋轉(zhuǎn)蒸發(fā)儀,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AL104電子分析天平,上海梅特勒-托利多儀器廠;
UV762雙光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佑科儀器儀表有限公司;
LGJ-10冷凍干燥機,北京四環(huán)科學儀器廠。
北五味子果實,60℃恒溫干燥至恒重,粉碎,細粉經(jīng)石油醚60℃索氏回流脫脂3次,每次1h。干燥至恒重,置于真空干燥器中保存?zhèn)溆谩?/p>
準確稱取預處理后的五味子干粉5.0g,以料液比1∶30(g/mL)加入60%的乙醇,浸泡30min,分別采用超聲波法[10-11]、微波法[13-14]及常規(guī)的熱回流法[15-16]提取五味子黃酮。每種方法平行做3次,考核3種方法對提取率的影響。
稱取預處理的五味子干粉5.0g,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乙醇溶液,常溫下攪拌浸泡30min后,采用超聲波法提取五味子黃酮,各條件平行做3次??己肆弦罕?、乙醇濃度、超聲波功率、超聲波處理時間、處理溫度等條件對提取率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對提取條件進行正交優(yōu)化,所得黃酮提取液經(jīng)減壓蒸餾濃縮后,冷凍干燥保存。
采用硝酸鋁顯色法測定提取液中五味子總黃酮的含量。
2.4.1 標準曲線繪制
參考石太淵[10]的方法并有所改進。分別吸取蘆?。?0%乙醇標準溶液(0.1mg/mL)0.00、0.20、0.40、0.60、0.80、1.00、1.20mL置 于10mL容量瓶中,對應加入5.00、4.80、4.60、4.40、4.20、4.00、3.80mL的70%乙醇,搖勻,分別加入10%亞硝酸鈉溶液0.30mL,搖勻,放置6min。加入4%氫氧化鈉溶液4.00mL,搖勻,用蒸餾水定容至刻度,搖勻,以0.00mL蘆?。掖既芤簽閷φ眨?10nm處測吸光度,繪制標準曲線,得回歸方程y=10.18x+0.001 4,R2=0.999 88,在0.000~0.012mg/mL濃度范圍內(nèi),蘆丁濃度與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線性關系。
2.4.2 總黃酮得率的測定
準確吸取五味子總黃酮提取液1.00mL,用70%乙醇稀釋并定容至50mL。取1.00mL待測液于10mL容量瓶中,按2.4.1中的方法,于510nm處測定其吸光度,代入回歸方程,計算出黃酮含量c(mg/mL),并按下式計算黃酮得率(mg·g-1):
2.5.1 對超氧陰離子自由基(O-2·)清除能力的實驗
參考史禮貌[17]、李鵬婧[18]的研究,采用鄰苯三酚自氧化法,于325nm處,每隔30s測定反應體系的吸光度,分別計算出鄰苯三酚的自氧化速率ΔA0和加入不同質(zhì)量濃度五味子黃酮樣品后的鄰苯三酚自氧化速率ΔAx,以同濃度的Vc做對照?!で宄视嬎闳缦率剑?/p>
2.5.2 對羥基自由基(·OH)清除能力的實驗
參考陳宗保[14]、史禮貌[17]的研究,采用Fenton反應,在6支10mL棕色容量瓶中分別加入1mmol/L的鄰二氮菲溶液1.0mL、pH值為7.4的PBS緩沖溶液2.0mL、1mmol/L FeSO4溶液1.0mL、0.1%(v/v)的H2O21.0mL,搖勻。向其中5支容量瓶中分別加入不同質(zhì)量濃度的五味子黃酮樣品各2.0mL,最后用蒸餾水定容至10mL,搖勻,37℃保溫1h,于510nm處測定未加受試物的吸光度A0和各樣品吸光度Ax,以同濃度的Vc做對照,按下式計算·OH清除率。
參考劉冬梅[19]的研究,采用牛津杯抑菌法,以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為實驗菌,考核不同濃度的五味子黃酮水溶液的抑菌效果。
3種方法提取五味子黃酮的實驗結(jié)果見表1。
表1 3種方法提取五味子黃酮的實驗結(jié)果
由表1可知,在3種提取方法中,微波法得率最低,超聲波法和熱回流法得率相對較高,尤其是超聲波法得率最高為37.01mg/g,且用時較短,溫度易于控制。這是由于超聲波產(chǎn)生的機械作用及熱效應等能加速物料中有效成分的擴散和浸出,較熱回流法大大縮短了提取時間,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和原料的利用率。在提取實驗中還發(fā)現(xiàn),微波法雖用時短,但溫度升高較快且難以控制,溶劑蒸發(fā)量較大,不僅黃酮得率較低,其生物活性也較其他兩種方法所得黃酮活性弱。
根據(jù)單因素試驗結(jié)果,將超聲波功率設定為300W,選擇提取溫度、提取時間、乙醇濃度及料液比這4個對實驗影響較大的因素,設計L9(34)的正交試驗,實驗安排、實驗結(jié)果、實驗結(jié)果的方差分析分別見表2、表3和表4。
表2 超聲波提取五味子黃酮的正交試驗因素與水平表
表3 超聲波提取五味子黃酮的正交試驗結(jié)果表
從表3中的極差可以看出,影響總黃酮得率的各因素主次順序為B>C>D>A,優(yōu)化的提取條件為B2C1D3A1。
表4 正交實驗結(jié)果方差分析
從表4中的方差分析結(jié)果可以看出,乙醇濃度對提取率有極顯著影響,提取溫度有顯著影響。根據(jù)F值可以看出,各因素對提取率影響的大小次序為B>C>D>A,這與直觀分析法得出的結(jié)果一致。
按照提取條件為B2C1D3A1的工藝條件進行了3次驗證性試驗,結(jié)果五味子總黃酮平均得率為41.25mg/g,是石太淵[10]等方法的1.87倍,且具有較強的生物活性。
圖1 五味子黃酮對·的清除作用
由圖1可以看出,提取實驗所得的五味子黃酮對鄰苯三酚自氧化體系中所產(chǎn)生的·的清除作用略低于Vc,但仍表現(xiàn)出良好的抑制作用,其對·的清除率可達相同質(zhì)量濃度Vc的90%,且其清除率隨著質(zhì)量濃度的增加而明顯升高。
3.3.2 對·OH清除作用
按2.5.2的方法,對所得五味子黃酮進行·OH清除作用測定,結(jié)果如圖2所示。
圖2 五味子黃酮對·OH的清除作用
由圖2可以看出,所得五味子黃酮對Fenton反應體系中所產(chǎn)生的·OH的清除作用明顯高于相同質(zhì)量濃度的Vc,為Vc的1.3倍,說明五味子黃酮對·OH有較強的清除作用。
將實驗所得五味子黃酮干粉用少量65%乙醇溶解,再用蒸餾水稀釋成1、3、5、10mg/mL的溶液,采用平板-牛津杯抑菌法進行抑菌實驗,加樣量為200μL,結(jié)果表明,當樣品濃度為3mg/mL時,對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均表現(xiàn)出明顯的抑制作用,抑菌效果如圖3所示。
圖3 五味子黃酮抑菌效果圖
這與邊才苗[20]、許瑞波[21]等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且抑菌效果隨著五味子黃酮濃度增大而明顯增強。
超聲波能有效地促進物質(zhì)的溶解和擴散,超聲波法提取植物有效成分具有操作簡便,溫度低,時間短,且有效成分不易被破壞等優(yōu)點,因此,廣泛應用于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研究中。五味子黃酮提取實驗結(jié)果表明,五味子黃酮的較優(yōu)提取方法為超聲波輔助法,優(yōu)化后的提取工藝條件為:超聲波功率300W、乙醇濃度65%,提取溫度45℃,提取時間20min,料液比1∶30(g/mL)。黃酮平均得率為41.25mg/g。
抑菌活性實驗表明,五味子黃酮對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且抑菌效果隨著溶液濃度增大而顯著增強。
[1] 曹衛(wèi)國,劉志勤,邵云,等.黃酮類化合物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西 北 植 物 學 報,2003,23(12):2241-2247.
[2] 王軍妮,黃艷紅,牟志美,等.植物次生代謝物黃酮類化合物的研究進展[J].蠶業(yè)科學,2007,33(3):499-504.
[3] Cao Wei-guo,Liu Zhi-qin,Shao Yun,et al.A progress in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of flavonoids[J].Acta Botanica Boreali-occidentalia Sinica,2003,23(12):2241-2247.
[4] Ammar R B,Bhouri W,Sghaier M B,et al.Antioxidant and free radical-scavenging properties of three flavonoids isolated from the leaves of rhamnus alaternaus a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study[J].Food Chem.,2009,116:258-264.
[5] Ghasemzadeh A,Jaafar H Z E,Rahmat A.Antioxidant activities,total phenolics and flavonoids content in2varieties of Malaysia young ginger[J].Molecules,2010,15:4324-4333.
[6] Bent H Havsteen.The biochemistry and med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flavonoids[J].Pharmacology &Therapeutics,2002,96(2):67-73.
[7] 劉繼永,王英平,劉洪章.五味子化學成分及藥理研究進展[J].特產(chǎn)研究,2005(3):51-55.
[8] 郭冷秋,張鵬,黃莉莉,等.五味子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醫(yī)藥學報,2006,34(4):51-53.
[9] 鄭春英,李宏濤,陸欣媛,等.五味子葉中總黃酮最佳提取工藝研究[J].食品科學,2007,28(5):139-142.
[10] 石太淵,毛紅燕,馬濤,等.響應面法優(yōu)化提取遼五味子黃酮工藝參數(shù)研究[J].中國釀造,2011(2):96-99.
[11] 馬娜,郭宏旭,李俠,等.超聲波輔助提取北五味子黃酮類化合物的研究[J].當代生態(tài)農(nóng)業(yè),2010(3):144-148.
[12] 馬濤,毛紅燕,石太淵,等.遼五味子黃酮純化及定性光譜分析[J].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2012,31(1):101-105.
[13] 鄒建國,劉飛,劉燕燕,等.響應面法優(yōu)化微波輔助提取枳殼中總黃酮工藝[J].食品科學,2012,23(2):24-28.
[14] 陳宗保,鄭大貴,葉青.微波輔助提取葛粉總黃酮及體外抗氧化性研究[J].食品科技,2009,34(8):131-134.
[15] 陳宏銘,黃敏參,方玉霖,等.咸草總黃酮提取工藝的比較研究[J].亞熱帶植物科學,2008,37(2):35-37.
[16] 張鳳清,張海月,謝叢林,等.從大豆豆芽中提取大豆異黃酮的工藝研究[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2006,27(1):65-68.
[17] 史禮貌,解成喜.新疆大薊總黃酮的超聲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J].食品科學,2011,32(6):120-123.
[18] 李鵬婧,柳旭光,龍海榮,等.超聲波輔助提取菱角殼總黃酮及抗氧化性研究[J].食品科技,2011,36(1):167-171.
[19] 劉冬梅,李理,楊曉泉,等.用牛津杯法測定益生菌的抑菌活力[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06,27(3):110-111.
[20] 邊才苗,楊云斌,費杰,等.五味子提取物體外抑菌作用初探[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9(1):122-123.
[21] 許瑞波,萬蓓蓓,高穎穎,等.北五味子葉總黃酮提取及生物活性[J].食品科學,2013,34(20):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