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圓圓, 史東承
(長春工業(yè)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
隨著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汽車的數(shù)量在日益膨脹,需要對汽車管理的地方越來越多,管理環(huán)境也變得多樣化。車牌識別[1]是解決汽車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影響車牌識別的因素也越來越多,如場景的復雜度、光照不足等因素。車牌識別包括3個模塊:車牌定位、字符分割、字符識別。車牌定位是車牌識別中的研究重點,定位的準確度將直接影響接下來兩個模塊的效果。車牌定位常用算法可以歸為3類:
1)基于顏色的定位算法[2]。這類算法先將圖片轉(zhuǎn)換為HSV格式,通過對H、S、V 3個分量閾值定義,便可實現(xiàn)對車牌的定位。算法的優(yōu)點是方法簡單、精確度高,缺點是當有相似顏色存在時算法便無法實現(xiàn)定位。
2)基于形狀的定位算法[3]。該算法是通過車牌邊緣形狀的檢測來實現(xiàn)車牌的定位。算法的優(yōu)點是思想簡單,但要求環(huán)境理想。
3)基于邊緣檢測的定位算法[4]。此算法能解決上述兩種方法的不足,但一般邊緣檢測不能對光照不足的車牌實現(xiàn)定位。
文中提出的算法可以歸為第3類,因為相位一致性的應(yīng)用很好地解決了其缺點。
相位一致性(Phase Congruency,PC)就是將圖像的傅里葉分量中相位一致的點作為特征點,所以,基于相位一致性的特征提取就是將這些特征點提取出來。它有兩個特點:
1)一個無量綱的量,不受圖像亮度和對比度變化的影響;
2)不需要對波形進行任何假設(shè),只是在圖像的傅里葉分量中找出相位一致的特征點。
例如方波的正弦波分量,如圖1(實線表示信號,虛線表示傅里葉諧波分量)所示。
圖1 方波的傅里葉級數(shù)
從圖中可以看出,其特征點出現(xiàn)在諧波分量疊合程度最大的0°和180°相位點處,其它點因諧波的上下波動疊合較小。此處,0°對應(yīng)向下的階躍邊緣,180°對應(yīng)向上的階躍邊緣。同理知三角波的特征點出現(xiàn)在90°和270°等處。三角波的傅里葉級數(shù)如圖2所示。
相位一致性模型在Morrone和Owens[5-7]等對馬赫帶效應(yīng)的研究中產(chǎn)生和發(fā)展,并提出了相位一致性的局部能量模型,如圖3所示。
圖2 三角波的傅里葉級數(shù)
圖3 局部能量與相位一致性模型示意圖
An(x)是一維信號I(x)在x點處第n個傅里葉分量幅值,φn(x)為相位。噪聲圓表示從信號噪聲估計得到的噪聲能量期望值。把局部傅里葉分量以復向量的形式首尾相接,則向量E(x)的幅值|E(x)|稱為局部能量。由此可得出相位一致性的模型為
從式(1)可以看出,相位一致性也可定義為局部能量對n個傅里葉分量振幅之和的比率,而且是通過除以傅里葉分量振幅之和將其歸一化為局部能量函數(shù)。由于局部能量不能對特征精確定位,而且對噪聲敏感。所以,Kovesi[8-11]利用Log-Gabor函數(shù)計算圖像信號的局部相位信息,并提出了相位一致性改進模型
式中:ε——一個小的正數(shù),防止分母為零,此處取0.01;
T——噪聲閾值;
W(x)——頻率擴展加權(quán)函數(shù),用來減少虛假響應(yīng);
|·|——其中表達式的值為正時為其自身,否則為0。
此模型其實是利用了相位偏差的正弦絕對值來增加其檢測靈敏度。后來Kowesi[8-11]將模型擴展到二維信號,沿多個方向濾波。因為相位一致性是一種不依靠信號幅值的特征度量,并且不受圖像對比度和亮度的影響,所以,它可以穩(wěn)健地從車牌圖像中將多種底層特征檢測出來。
對于二維車牌圖像,分別沿多個方向計算其中每一點的相位一致性(本算法從6個方向計算),通過矩分析方程計算相位一致性的矩。其中,最小矩m的方向θ為特征的方向,最大矩M的幅值表示特征的強度。
其中
最后根據(jù)最大矩M和方向θ獲得圖像邊緣,效果如圖4所示。
圖4 相位一致性特征提取效果圖
文中采用垂直投影進行雙邊緣檢測,但是車牌圖像中存在噪聲時,檢測效果會受到影響。所以,首先對投影信號進行小波變換,利用小波變換的多分辨分析去除噪聲的影響。Mallat歸納并總結(jié)了信號檢測問題和小波變換多分辨分析,可以把所得到的投影信號看作是非平穩(wěn)隨機信號。
haar函數(shù)定義為:
由haar分解定理假設(shè)
則fl(x)可以分解成下列形式
其中
將上述過程分解下去,可以得到分解式:
式(14)為信號空間分解式,通過上述分解式可以看出,不同分辨率上的信號在空間的體現(xiàn)也不一樣。二值化后的車牌圖像記為g(x,y),圖像大小為(m*n),在水平投影記為p(xj):
水平投影記為p(xi):
由于小波的低頻系數(shù)對應(yīng)圖像的輪廓信息,高頻系數(shù)對應(yīng)圖像的細節(jié)信息,其中包含奇異點和噪聲點等。所以,先對圖像的投影信號進行小波變換,然后提取小波的低頻系數(shù)重構(gòu)信號,這樣便使圖像信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噪聲的干擾。低頻去噪效果如圖5所示。
圖5 低頻去噪效果圖
算法過程:
1)對經(jīng)小波變換后的水平投影直方圖,利用其車牌字符紋理集中的特點對其垂直分割;
2)相同原理對1)所得圖像作水平分割,獲得車牌的粗定位;
3)利用Prewitt算子垂直方向?qū)?)所得圖像邊緣檢測,同時,進行水平分割;
4)對3)所得圖像通過水平方向的邊緣檢測和垂直分割,完成最終的車牌定位。
車牌定位效果如圖6所示。
圖6 車牌定位效果圖
算法在Matlab7.1上仿真實現(xiàn),程序運行環(huán)境是Windows XP,計算機配置為Pentium(R)Dual-Core CPU E5300@2.6GHz with2.00GB Rom。算法的關(guān)鍵步驟是相位一致性邊緣特征提取,利用相位一致性不受光照和對比度的特點,很好地解決了車牌識別中光照不足的問題。下面將常用邊緣提取算法與相位一致性作對比,如圖7所示。
圖7 特征提取方法對比
經(jīng)典的算子都是計算一階導數(shù)的邊緣檢測器。其基本思想是:如果所求的一階導數(shù)高于某一閾值,則確定該點為邊緣點。效果見圖7(a),邊緣斷斷續(xù)續(xù),車牌信息丟失嚴重。Top-h(huán)at算子是定義在灰度圖像上的一種形態(tài)學算子,對于對比度弱的一些圖像也存在信息丟失嚴重現(xiàn)象。經(jīng)過對比可以看出,將相位一致性用于車牌定位,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車牌定位的準確率。
文中在光照不足的情況下采集了100張車牌圖像,其中97幅圖像成功地完成了定位。分析定位失敗的3幅圖,結(jié)果表明,其中一幅定位失敗的原因是車牌圖像分辨率太低,其余兩幅過于模糊已經(jīng)丟失車牌信息。綜上所述,本算法對光照不足情況的車牌能達到97%的定位成功率,但算法對圖像分辨率有一定的要求(分辨率不能低于350*350)。
針對光照不足引起車牌定位不準確的問題,文中提出了一種基于相位一致性的雙邊緣分割車牌定位算法,算法應(yīng)用相位一致性不受對比度和光照影響的特點,實現(xiàn)對光照不足車牌圖像的定位。實驗表明,算法對光照不足的車牌圖像能達到97%的定位準確率,同時,算法還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使誤檢率降低。接下來的工作是進一步改進算法,降低錯誤率和實現(xiàn)對復雜場景下的車牌定位。
[1] 孫衛(wèi)佳.以車牌識別技術(shù)為核心的高等級公路收費系統(tǒng)[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4(1):47-49.
[2] Yang X,Hao X L,Zhao G.License plate location based on trichromatic imaging and color-discrete characteristic[J].Optik-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Light and Electron Optics,2012,123(16):1486-1491.
[3] Rasheed S,Naeem A,Ishaq O.Automated number plate recognition using hough lines and template matching[C]//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Congress on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2012(1):24-26.
[4] 王磊,王瀚漓,何良華.基于雙邊緣檢測的車牌識別算法[J].計算機工程與應(yīng)用,2013,49(8):169-173.
[5] Morrone M C,Ross J R,Burr D C,et al.Mach bands are phasedependent[J].Nature,1986,324:250-253.
[6] Morrone M C,Owens R A.Feature detection from localenergy[J].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1987(6):303-313.
[7] Morrone M C,Burr D C.Feature detection in human vision:A phase-dependent energy model[J].Proc.R.Soc.Lond.,1988,235(B):221-245.
[8] Kovesi P D.Edges are not just steps[C]//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Asian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S.l.]:Melbourne,2002:822-827.
[9] Kovesi P D.Invariant measures of image features from phase information[D].[S.l.]: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1996.
[10] Kovesi P D.Image features from phase congruency[D].Videre: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 Research,1999.
[11] Kovesi P D.Phase congruency:Alow-level image invariant[J].Psychological-Re-search,2000,64:13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