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貴陽市大氣顆粒物的污染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2015-06-06 10:43:24蘇志華王建華
        關鍵詞:顆粒物大氣污染

        蘇志華,王建華

        (1.貴州財經(jīng)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管理學院,貴州貴陽550025;2.中山大學地球科學與地質(zhì)工程學院,廣東廣州510275)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城市的大氣污染問題日趨嚴重,大氣顆粒物成為影響我國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的重要污染物[1-2]。其中,細顆粒物 PM10和PM2.5是反映空氣質(zhì)量狀況的重要指標。基于此,美國環(huán)境保護局于1997年提出了對環(huán)境空氣中顆粒物標準的修改提案,新增了關于PM2.5的標準,規(guī)定PM2.5的年平均值不得超過15 μg·m-3,24 h平均值不得超過 65 μg·m-3[3];我國 1996 年頒布的《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標準》(GB3095-1996)[4]中提出了PM10標準,并于2012年2月新頒布的《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標準》(GB3095-2012)[5]中增加了關于PM2.5的標準限值,規(guī)定了PM2.5年平均及24小時平均二級濃度限值分別為 35 μg·m-3和 75 μg·m-3。PM10和PM2.5分別指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于或等于10 μm和2.5 μm的大氣顆粒物。PM10也稱為可吸入顆粒物,世界衛(wèi)生組織 (WHO)則稱之為可進入胸部的顆粒物;PM2.5因其能夠進入人體肺泡,故被定義為可入肺顆粒物[6],其對人體健康、能見度和氣候變化等方面的危害已被國內(nèi)外學者證實[7-9]。在大氣環(huán)境問題頻發(fā)以及公眾環(huán)境意識快速提高的背景下,大氣污染的研究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全球范圍內(nèi)開展了一系列PM2.5觀測研究以了解其來源和影響因素[10-11]。研究標明,氣象條件與大氣污染的程度密切相關。降水和強風天氣過后空氣中大氣顆粒物的濃度一般較小,而連續(xù)的低壓、無風、相對濕度較高的霧天大氣顆粒物的濃度相對較高。這是因為降雨對大氣懸浮顆粒物有較好的清除效果[12],或是顆粒物在強風作用下能迅速擴散。而在無風、高濕的霧天,顆粒物多附著、溶解或混合于霧氣之中,不但得不到有效的擴散和去除,還易與其他污染物發(fā)生化學反應,增加二次氣溶膠產(chǎn)生的可能性[12]。然而,在中國有關大氣顆粒物觀測研究的記錄主要集中在經(jīng)濟最為發(fā)達的少數(shù)大城市和沿海地區(qū)[13-18],而在其它的城市研究記錄還非常稀少,為了減緩空氣污染對該類地區(qū)人體健康和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負面影響,迫切需要對該類地區(qū)展開有關大氣顆粒物的污染特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貴陽位于貴州的中部,是貴州省省會,曾是典型的以SO2污染為主的城市。然而隨著能源結構和產(chǎn)業(yè)結構的改變、機動車保有量的快速增加,貴陽市的空氣污染在新時期呈現(xiàn)出與以往不同的特征:按照國家新頒布的《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標準》(GB3095-2012),貴陽市2013年的PM10和PM2.5均未達到國家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二級標準,而其他的空氣質(zhì)量指標如SO2、NO2、CO和O3均達到國家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二級標準[19]。由此可見大氣顆粒物是影響貴陽市空氣環(huán)境質(zhì)量的首要污染物。然而,貴陽市有關PM2.5和 PM10污染的研究記錄仍非常稀少[20-24],且以往的研究主要局限于貴陽的個別監(jiān)測點,研究的時間尺度也比較短,很難對貴陽市大氣顆粒物污染水平及特征進行較長時間尺度的評價?;诖?,本研究利用貴陽市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站自動監(jiān)測的空氣質(zhì)量數(shù)據(jù),研究貴陽市大氣顆粒物 (PM2.5和PM10)的污染現(xiàn)狀和時空分布特征,并結合氣象資料分析大氣顆粒物污染的影響因素。本研究可以為貴陽市大氣污染治理提供科學依據(jù),以及為區(qū)域的大氣污染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參考。

        1 監(jiān)測數(shù)據(jù)與方法

        1.1 監(jiān)測點的選擇與數(shù)據(jù)的收集

        目前,貴陽市共布設太慈橋、市環(huán)保站、冶金廳、鴻邊門、馬鞍山、小河、花溪、金陽、烏當、桐木嶺10個國控空氣自動監(jiān)測點位。但因建設需要,太慈橋自動監(jiān)測站點于2014年3月1日起停運。剩余9個監(jiān)測站中,桐木嶺站位于花溪區(qū)的高坡民族中學,花溪區(qū)站位于花溪區(qū)自來水廠,烏當區(qū)站位于烏當區(qū)行政中心,金陽區(qū)站位于觀山湖區(qū)的貴陽一中,馬鞍山站位于觀山湖區(qū)的黔靈山公園,鴻邊門站位于云巖區(qū)的貴陽醫(yī)學院,小河區(qū)站位于小河區(qū)行政中心,市環(huán)保站位于南明區(qū)貴陽市環(huán)保局,冶金廳站位于南明區(qū)貴州省環(huán)科院,空氣環(huán)境自動監(jiān)測站點具體位置見圖1。在貴陽市的行政區(qū)中,云巖區(qū)和南明區(qū)為老城區(qū),小河區(qū)為國家級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工業(yè)占比較重,觀山湖區(qū)主要功能為商業(yè)區(qū)和行政中心,烏當區(qū)和花溪區(qū)屬于郊區(qū)。根據(jù)《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標準》 (GB3095-2012),以上9個站點均屬于空氣環(huán)境質(zhì)量二類區(qū)。監(jiān)測站的布設滿足空氣環(huán)境監(jiān)測標準的要求,即距地面一定高度,四周通風且無高大的建筑物和局地排放源,空氣可以自由流動,地形平坦,受局地環(huán)流的影響較小。大氣監(jiān)測標準為HJ 618,自動監(jiān)測方法為微量振蕩天平法和β射線法。數(shù)據(jù)發(fā)布標準為《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標準》 (GB3095-2012)和《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指數(shù) (AQI)技術規(guī)定 (試行)》(HJ622-2012)的有關規(guī)定,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包括24 h日均值以及實時濃度值 (即1 h平均值)。本研究選取數(shù)據(jù)的時間范圍為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

        氣象條件對污染物的擴散、稀釋和積累作用已得到普遍公認。為研究貴陽市氣象因素對大氣顆粒物污染的影響,本研究收集了貴陽市部分氣象資料,包括氣溫 (℃)和降水量 (mm)。氣象數(shù)據(jù)摘自中國天氣網(wǎng) (http://www.weather.com.cn)。

        圖1 貴陽市空氣質(zhì)量監(jiān)測站分布圖Fig.1 Monitoring sites of air quality in Guiyang

        1.2 數(shù)據(jù)處理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對貴陽市各監(jiān)測站的PM10和PM2.5的24 h平均值數(shù)據(jù)進行求平均計算,求取貴陽市PM2.5和PM10的24 h平均值;并選擇春夏秋冬各季中無突變天氣變化的時段,時間范圍為一周至半個月,對各個監(jiān)測站一日中同一時刻的PM2.5和PM10進行求平均,以獲取貴陽市各監(jiān)測點的PM2.5和PM10的1 h均值。通過時間序列分析法對篩選和整理過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以查明貴陽市PM2.5和PM10在一個自然年的年變化特征、各季的日變化特征和空間分布特征。

        2 結果與討論

        2.1 貴陽市PM2.5和PM10質(zhì)量濃度分布特征

        2.1.1 季節(jié)性質(zhì)量濃度變化特征及其分析 為敘述方便,首先把貴陽市的四季劃分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貴陽市2014年3月1日至2015年2月28日PM2.5和PM10日平均值的變化范圍較大,分別為11~127和19~161 μg·m-3,最大值可達最小值的12倍。大氣顆粒物質(zhì)量濃度的變化趨勢顯示出顯著的冬春季和夏秋季2種季節(jié)性特征,冬春季PM10和PM2.5的值較大,污染較為嚴重,夏秋季PM10和PM2.5的值較小,污染較輕 (圖2)。

        在冬春季又以冬季污染的最為嚴重,PM2.5的日均值達到60.64 μg·m-3,主要集中在15 ~127 μg·m-3,PM10的日均值達到了 83.92 μg·m-3,主要集中在20~161 μg·m-3;在夏秋季以夏季的污染最輕,PM2.5均值僅為28.79 μg·m-3,主要集中在 13 ~68 μg·m-3,PM10的日均值僅為 50.43 μg·m-3,主要集中在 21 ~106 μg·m-3(表 1)。貴陽市大氣顆粒物濃度冬春季高于夏秋季,與北京、上海和廣州的研究結果相一致[13-14,16]。

        圖2 貴陽市2014年3月1日至2015年2月28日的PM2.5、PM10、PM2.5/PM10及AQI的逐日變化特征Fig.2 Daily variation of PM2.5,PM10,PM2.5/PM10and AQI during from 2014-03-01 to 2015-02-28 in Guiyang(虛線為《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中的質(zhì)量濃度限值)

        表1 貴陽市春、夏、秋、冬季大氣顆粒物質(zhì)量濃度及空氣質(zhì)量指數(shù)的分布Table 1 Distribution of PM2.5,PM10,PM2.5/PM10mass concentration and AQI in spring,summer,autumn and winter seasons in Guiyang

        貴陽市大氣顆粒物質(zhì)量濃度的季節(jié)性差異主要受控于氣象條件變化。由表2可知,貴陽市夏季太陽輻射強烈,地表溫度較高,近10年7月份日平均最高氣溫達到28.5℃,導致空氣對流與湍流強,盛行上升氣流,風速較大,不容易形成逆溫天氣,可以促使大氣顆粒物得到有效擴散,尤其對PM2.5擴散影響最顯著。另外,貴陽夏季主要受海洋氣團影響,盛行西南季風,風中攜帶的顆粒物含量少,而且?guī)碡S沛的降水,近10年7月份平均降水總量為156 mm,降水對大氣懸浮顆粒有較好的清除效果[12],起到自然凈化空氣的作用。冬季氣溫相對最低,近10年12月份日平均最低溫度僅為4℃,抑制了空氣對流,導致風速較小,且受強冷高壓影響,冷空氣活動頻繁,逆溫天氣發(fā)生的頻率高且持續(xù)時間長,不利于污染物擴散。同時冬季盛行東北風,降水稀少,近10年12月份平均總降水僅為22 mm,對PM2.5的沖刷作用不明顯[12];另外,植被繁茂程度的不同也對污染產(chǎn)生重要影響。夏季,植被最為繁茂,葉面積顯著增加,濕潤且具有一定粗糙度的葉片有利于PM2.5的捕獲,易于PM2.5的凈化[25]。同時,植物的蒸騰作用可以增加空氣濕度,降低空氣溫度,形成有利于PM2.5沉降的有利氣候條件[26]。而冬季植被凋零,在四季中對粉塵的吸附最差。貴陽市PM2.5/PM10在夏季的均值僅為0.57,而在冬季達到0.74(表1),顯示夏季大氣中細顆粒的含量相對冬季少,印證了空氣對流、植被吸附等因素對細顆粒物稀釋、擴散及沉降的顯著效果。

        表2 貴陽市氣象要素2000-2010年累年平均值Table 2 Mean values of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during 2000-2010 in Guiyang

        2.1.2 污染特征及超標情況 根據(jù)《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標準》,居住區(qū)、商業(yè)交通混合區(qū)、文化區(qū)、工業(yè)區(qū)和農(nóng)村地區(qū)為為二類環(huán)境空氣功能區(qū),PM2.5污染物 24 h平均質(zhì)量濃度限值為 75 μg·m-3,PM10污染物24 h平均質(zhì)量濃度限值為150 μg·m-3[5]。本文選取的研究區(qū)域均屬于二類環(huán)境空氣功能區(qū),大氣顆粒物的質(zhì)量濃度限值應為二級標準的質(zhì)量濃度限值。貴陽市2014年3月1日至2015年2月28日的大氣顆粒物的污染特征如圖2所示,大氣顆粒物的日均質(zhì)量濃度的變化范圍較大,最高值出現(xiàn)在2014年12月26日,PM2.5和PM10分別為127 和161 μg·m-3。在一年中 PM2.5有 35 d 超過《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標準》二級標準規(guī)定的24 h平均質(zhì)量濃度限值75 μg·m-3,超標率為9.7%;PM10只有4 d超過二級標準規(guī)定的限制,超標率為1.1%。PM2.5的年均值為43.2 μg·m-3,超過了二級標準的年平均質(zhì)量濃度限值35 μg·m-3,PM10的年均值為67.3 μg·m-3,在標準的質(zhì)量濃度限值之內(nèi),未出現(xiàn)超標。PM2.5在春、夏、秋、冬分別有4、0、5和26 d超標,超標率分別為4.4%、0、5.5%和29.2%;PM10超標僅發(fā)生在春季和冬季,春季為1 d,冬季為3 d。以上研究結果揭示了貴陽市大氣顆粒物污染最嚴重的季節(jié)是冬季,且主要是PM2.5污染,春季污染程度次之,夏季最低。貴陽市空氣環(huán)境質(zhì)量指標AQI呈現(xiàn)出明顯的季節(jié)性特征:冬季最大,AQI冬季的平均值為83.6,集中分布在24~169,夏季最小,AQI的平均值為49,集中分布在23 ~93(表1)。AQI與PM2.5、PM10呈現(xiàn)出協(xié)調(diào)同步變化的特征 (圖2),說明AQI的變化受控于PM2.5和PM10的變化,證明了影響貴陽市空氣環(huán)境質(zhì)量的首要因素是空氣中大氣顆粒物的質(zhì)量濃度。

        2.2 貴陽市PM2.5和PM10質(zhì)量濃度的日變化特征

        選取無突變天氣的時段2014年4月14-23日、7月4-13日、10月5-12日、1月22-29日的PM2.5和PM10小時質(zhì)量濃度平均數(shù)據(jù)為代表,分別研究春、夏、秋、冬四季大氣顆粒物在1 d內(nèi)的逐時變化特征,結果顯示貴陽市四季PM2.5和PM10的日變化呈現(xiàn)出顯著差異 (圖3)。春季,PM2.5的小時均值為42.45 μg·m-3,分布范圍為37.4 ~45.6 μg·m-3。PM10的小時均值為 75.48 μg·m-3,分布范圍為 58.3 ~ 90.1 μg·m-3。PM2.5的變化較為平緩,而PM10的變化幅度較大 (圖3a)。從0:00-6:00時,PM2.5和PM10的值逐漸降低,至6:00-8:00時降至最低,隨著太陽輻射的逐漸增加,空氣溫度升高,人類活動逐漸加強,污染排放開始累積[18,27],導致 PM2.5和 PM10的質(zhì)量濃度也隨之增加,PM2.5在12:00時增加到最大,PM10在14:00時增加到最大。午后,太陽輻射有所減弱,但大氣及地面累積的溫度繼續(xù)升高,局部溫度差異增大,逆溫層消失,空氣流動性增強,導致大氣顆粒物的濃度緩慢降低,在16:00時降低至最小值。從16:00時開始,由于下班高峰的到來,機動車的排放量增加,顆粒物的污染再次呈現(xiàn)逐漸攀升的趨勢,到約20:00時達到了一天中的第二個峰值,之后持續(xù)下降;夏季,PM2.5的小時均值僅為 28.4 μg·m-3,分布范圍為19.50 ~24.59 μg·m-3。PM10的小時均值為 46.57 μg·m-3,分布范圍為 36.90 ~58.60 μg·m-3。PM2.5和 PM10的日均值為四季中的最小值,污染最輕 (圖3b)。從0:00-8:00時,大氣顆粒物的質(zhì)量濃度逐漸降低,其中PM10降低幅度相對較大,從8:00時開始,PM2.5和PM10逐漸增加,至約10:00時達到最大,早于春季,這與夏季太陽輻射較強,逆溫層遭受破壞較早,逆溫層破壞之后,空氣流動增強使大氣顆粒物進一步擴散[14]。10:00時之后逐漸下降,約17:00時降到最低,而后開始逐漸增加,23:00時達到最大值,這與下午下班機動車排放的積累、夜生活排放疊加及擴散慢等因素有關,夏季第二個“峰值”出現(xiàn)的時間在四季中最晚,可能是因為貴陽市夏季在四季中氣候最好,夜生活持續(xù)時間最長。

        圖3 貴陽市2014-2015年度春、夏、秋、冬季大氣顆粒物質(zhì)量濃度的日變化趨勢Fig.3 Diurnal variations of PM2.5and PM10mass concentration in spring,summer,autumn and winter seasons in Guiyang

        秋季,貴陽市大氣顆粒物質(zhì)量濃度的逐時變化特征與夏季相似,不同之處為達到第一個峰值的時間為11:00時,早于夏季的10:00時(圖3 c)。這與秋季太陽輻射的減弱,逆溫層遭受破壞較夏季晚有關系。另外,PM2.5和PM10達到一天中第二個峰值的時間為22:00時,早于夏季的23:00時,這與秋季城市夜生活的提早結束有關系;冬季,PM2.5的小時均值為 68.39 μg·m-3,分布范圍為58.00 ~ 85.33 μg·m-3。PM10的 小 時 均 值 為93.63 μg·m-3,分布范圍為 77.13 ~ 115.96 μg·m-3。總體上PM2.5和 PM10的小時日均值均最大,表明污染最為嚴重 (圖3d)。大氣顆粒物質(zhì)量濃度的日變化與夏秋類似,也顯示出“雙峰”的變化特征。不同的是達到最值的時間有所滯后,從0:00-9:00時,大氣顆粒物質(zhì)量濃度逐漸下降,至9:00時點下降到最低,時間為四季當中的最晚,從9:00時開始,大氣顆粒物質(zhì)量濃度逐漸增加,到13:00時達到最大值,比其它3個季節(jié)滯后,主要原因是冬季太陽輻射為四季中最弱,日照開始的時間最晚,導致逆溫層破壞的時間也最晚[14]。從13:00-17:00時逐漸降低,17:00時之后逐漸升高,到約22:00時達到最大。通過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PM2.5和PM10在春夏秋冬四季的特征均為“雙峰”型,這與趙晨曦和陳丹青的報道相一致[13,28]。但峰值在四季出現(xiàn)的時間有所不同,第一個峰值出現(xiàn)的時間在夏季最早,在冬季最晚;第二個峰值出現(xiàn)的時間為春季最早,夏季最晚,兩個“峰值”的產(chǎn)生的時刻不同主要源于各季城市出行高峰期時間的不同,人類活動作息時段的不同,導致了機動車尾氣排放及城市道路揚塵的差異[18,27]。

        2.3 貴陽市PM2.5的空間分布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了貴陽市大氣顆粒物污染主要為PM2.5污染,因此僅研究PM2.5的空間分布特征。通過對馬鞍山、市環(huán)保站、烏當區(qū)、花溪區(qū)、小河區(qū)、鴻邊門、冶金廳和桐木嶺8個國控點的PM2.5記錄進行分析對比 (金陽新區(qū)國控點因收集的數(shù)據(jù)不全,暫不進行對比),結果顯示8個國控點的PM2.5具有一致的變化趨勢 (圖4),均表現(xiàn)為冬春季的PM2.5值大且波動劇烈,污染較為嚴重;秋季除兩次顯著的污染事件之外其余污染較輕;夏季在四季中的PM2.5值最小且波動最為平緩,指示污染最小,空氣質(zhì)量最好。

        8個國控點PM2.5日均值的分布結果 (表3)顯示:在冬季,平均污染程度的從大到小的排列順序為市環(huán)保站>冶金廳>花溪區(qū)>小河區(qū)>鴻邊門>馬鞍山>烏當區(qū)>桐木嶺;在夏季,平均污染程度從大到小的排列順序為鴻邊門>冶金廳>小河區(qū)>市環(huán)保站>花溪區(qū)>烏當區(qū)>馬鞍山>桐木嶺。無論在冬季還是夏季,桐木嶺PM2.5的日均值均為最低,冬季和夏季分別僅為為44.81 μg·m-3和17.32 μg·m-3,烏當區(qū)和馬鞍山的PM2.5在冬季和夏季也均較低。除冬季的花溪區(qū)外,PM2.5的污染特征均顯示出離市區(qū)越近,污染越嚴重,反之則越輕的規(guī)律。這是因為離市區(qū)越近,人類活動越強,機動車和燃煤等人為源的排放越強[18,27],在相同氣象條件的情況下,較強的人為排放源可以增大了PM2.5的質(zhì)量濃度?;ㄏ獏^(qū)在冬季PM2.5相對較高,達到了 66.83 μg·m-3,在夏季較低,PM2.5為25.19 μg·m-3,可能與花溪大學城的建設、房地產(chǎn)的過快發(fā)展引發(fā)了拆遷,植被遭受破壞,揚塵作用增強且在冬季尤其突出有關[26]。與其余7個國控點相比較,桐木嶺站點的PM2.5總體上最小。這主要是因為桐木嶺位于郊區(qū),人類活動較弱,機動車排放和燃煤排放強度較低,加上良好的植被覆蓋,有利于吸附大氣中的細顆粒物,從而降低PM2.5的質(zhì)量濃度[25-26]。8 個國控點 PM2.5一致的變化趨勢揭示了其在大氣中的質(zhì)量濃度主要受到氣象條件的控制;從郊區(qū)到市區(qū),污染逐漸加重進一步說明除氣象因素外,人類活動排放和局地的地理環(huán)境是影響PM2.5質(zhì)量濃度的重要原因。

        圖4 貴陽市2014-2015年度PM2.5的空間分布特征Fig.4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PM2.5mass concentration in Guiyang during 2014-2015 year①馬鞍山;②市環(huán)保站;③烏當區(qū);④花溪區(qū);⑤小河區(qū);⑥鴻邊門;⑦冶金廳;⑧桐木嶺

        表3 貴陽市國控空氣自動監(jiān)測站春、夏、秋及冬季PM2.5日平均值的分布特征Table 3 Daily mean values of PM2.5mass concentration in spring,summer,autumn and winter seasons at Monitoring sites in Guiyang μg·m-3

        3 結論

        1)于2014年3月1日至2015年2月28日階段,貴陽市大氣顆粒物污染以細顆粒物PM2.5污染為主,呈現(xiàn)夏秋季和冬春季2種典型的季節(jié)性污染特征,夏季污染最小,PM2.5日平均值為28.79 μg·m-3,分布在13 ~ 68 μg·m-3,冬季污染最嚴重,PM2.5日均值為60.64 μg·m-3,分布于15 ~127 μg·m-3之間;

        2)根據(jù)《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標準》 (GB3095-2012),PM2.5在春、夏、秋、冬各季的超標率分別為4.4%、0%、5.5%和29.2%;

        3)四季PM2.5和PM10的日變化特征均顯示出“雙峰”型分布,第一個峰值出現(xiàn)在10:00-13:00時,夏季達到峰值的時間最早,冬季最晚。第二個峰值出現(xiàn)在20:00-23:00時,春季最早,夏季最晚。峰值發(fā)生的時間差異與各季太陽輻射強度的變化及居民生活節(jié)拍的差異有關;

        4)冬季和夏季,貴陽市PM2.5的污染特征均顯示出從市區(qū)到郊區(qū)污染逐漸減小,反之增強的特征。在冬季,平均污染程度的順序為市環(huán)保站>冶金廳>花溪區(qū)>小河區(qū)>鴻邊門>馬鞍山>烏當區(qū)>桐木嶺。在夏季為鴻邊門>冶金廳>小河區(qū)>市環(huán)保站>花溪區(qū)>烏當區(qū)>馬鞍山>桐木嶺;

        5)氣象條件是影響貴陽大氣顆粒物污染程度的首要原因,其次為人類活動排放和局地環(huán)境條件。

        [1]ROPE C A,DOCKERYD W.Health effects of fine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lines that connect[J].Journal of the Air and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2006,56(6):709-742.

        [2]HUANG D S,XU J H,ZHANG S Q.Valuing the health risks of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China[J].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2012,15(1):38-47.

        [3]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Office of Air& Radiation,Office of Air Quality Planning and Standards,F(xiàn)act Sheet[S].EPA's Revised Particulate Matter Standards.1997.

        [4]國家環(huán)境保護部.GB 3095-1996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標準[S].北京:中國環(huán)境科學院出版社,1996.

        [5]國家環(huán)境保護部.GB 3095-2012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標準[S].北京:中國環(huán)境科學院出版社,2012.

        [6]SLOSS L L,SMITH I M.PM10and PM2.5: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J].Fuel Process Technol,2000,65(66):127-141.

        [7]SAMET J M,DOMINICI F,CURRIERO F C,et al.Fine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and mortality in 20 US Cities,1987-1994[J].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00,343(24):1742-1749.

        [8]WATSON J G.Visibility:Science and regulation[J].Journal of the Air&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2002,52(6):628-713

        [9]RAMANATHAN V,CRUTZEN P J,KIEHL J T,et al.Atmosphere-Aerosols,climate,and the hydrological cycle[J].Science,2001,294(5549):2119-2124.

        [10]MALM W C,SCHICHTEL B A,PITCHFORD M L,et al.Spatial and monthly trends in speciated fine particle concentr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J].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2004,109(D3):1-13.

        [11]VIANA M,KUHLBUSCH T A J,QUEROL X,et al.Source apportionment of particulate matter in Europe:A review of methods and results[J].Journal of Aerosol Science,2008,39(10):827-849

        [12]王艷秋,楊曉麗.哈爾濱市降水形勢對大氣污染物濃度稀釋的影響[J].自然災害學報,2007,16(5):65-68.

        [13]趙晨曦,王云琦,王玉杰,等.北京地區(qū)冬春PM2.5和PM10污染水平時空分布及其與氣象條件的關系[J].環(huán)境科學,2014,35(2):418-427.

        [14]朱倩茹,劉永紅,徐偉嘉,等.廣州 PM2.5污染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環(huán)境監(jiān)測,2013,29(2):15-21.

        [15]云慧,何凌燕,黃曉鋒,等 深圳市PM2.5化學組成與時空分布特征[J].環(huán)境科學,2013,34(4):1245-1251.

        [16]WANG Y,ZHUANG G S,ZHANG X Y,et al.The ion chemistry,seasonal cycle,and sources of PM2.5and TSP aerosol in Shanghai[J].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06,40:2935-2952.

        [17]徐鵬,郝慶菊,吉東生,等.重慶市北碚城區(qū)大氣污染物濃度變化特征觀測研究[J].環(huán)境科學,2014,35(3):820-829.

        [18]LOUIE P K K,WATSON J G,CHOW J C,et al.Seas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gional transport of PM2.5in Hong Kong[J].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05,39(9):1695-1710.

        [19]貴陽市環(huán)保局.貴陽市2013年環(huán)境狀況公報[R].貴陽,2013.

        [20]劉娜,馮新斌,LANDIS M,等.貴陽市大氣顆粒物PM2.5污染特征及氣象參數(shù)的影響[J].地球與環(huán)境,2014,42(3):311-315.

        [21]肖勁松,唐雄,胡宇.貴陽市大氣顆粒物PM2.5來源初探[J].環(huán)保科技,2014(5):1-5,18.

        [22]李金娟,楊榮師.貴陽市大氣顆粒物的污染特征及其與主要氣象要素的相關性分析[J].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3(1):91-95.

        [23]張雯婷,王雪松,劉兆榮,等.貴陽建筑揚塵PM10排放及環(huán)境影響的模擬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46(2):258-264.

        [24]楊榮師,李金娟,徐露,等.貴陽市西郊PM10污染特征及其與主要氣象因素的關系探討[J].貴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6(2):123-127.

        [25]NOWAK D J,HIRABAYASHI S,BODINE A,et al.Modeled PM2.5removal by trees in ten U.S.cities and associated health effects[J].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13,178(8):395-402.

        [26]梁丹,王彬,王云琦,等.北京市典型綠化灌木阻滯吸附 PM2.5能力研究[J].環(huán)境科學,2014,35(9):3605-3611.

        [27]DUAN F K,LIU X D,YU T,et al.Identification and estimate of biomass burning contribution to the urban aerosol organic carbon concentrations in Beijing[J].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04,38(9):1275-1282.

        [28]陳丹青,師建中,肖亮洪,等.粵東三市 PM2.5和PM10質(zhì)量濃度分布特征[J].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51(4):73-78.

        猜你喜歡
        顆粒物大氣污染
        大氣的呵護
        軍事文摘(2023年10期)2023-06-09 09:15:06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zhàn)
        當代陜西(2019年7期)2019-04-25 00:22:18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zhàn)
        南平市細顆粒物潛在來源分析
        大氣古樸揮灑自如
        大氣、水之后,土十條來了
        錯流旋轉(zhuǎn)填料床脫除細顆粒物研究
        化工進展(2015年3期)2015-11-11 09:18:15
        對抗塵污染,遠離“霾”伏
        都市麗人(2015年5期)2015-03-20 13:33:49
        多層介質(zhì)阻擋放電處理柴油機尾氣顆粒物
        發(fā)達國家顆粒物污染防治經(jīng)驗對我國的啟示
        亚洲国产精品av麻豆一区| a级毛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亚洲一区二区情侣| av资源在线免费观看| 人与人性恔配视频免费|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久久国产欧美日韩高清专区| 国产黄色看三级三级三级| 国产精品久久久免费精品| 日韩丰满少妇无码内射| 波多野结衣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性色av |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有码无码人妻av蜜桃 | 99日本亚洲黄色三级高清网站| 日韩美女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av无码国产av毛片| 乱码一二三入区口|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亚洲| 在线观看国产激情视频| 国产乱国产乱老熟300部视频| aaa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一本大道加勒比东京热|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漫画| 又湿又黄裸乳漫画无遮挡网站| 丁香六月久久|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精品v欧洲精品v日韩精品| 亚洲成a人片在线| 久久蜜臀av一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精品mv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52avav| 在线a人片免费观看国产| 日本高级黄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作者| 人妻无码视频| 综合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国产一区| 天天躁人人躁人人躁狂躁| 日本少妇比比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