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南昌有個姓徐的兒童,11歲,聰明伶俐,善于辯駁,大人們很喜歡帶他玩。
一次,有個叫郭林宗的老先生邀請徐童到他家作客。
徐童剛踏進(jìn)他的庭院,見老先生在叫一些人砍院中的一棵大槐樹。
徐童說:“郭伯伯,你瞧這樹長著圓形的枝蓋,掛滿了墨綠色的葉子,像一把巨大的華蓋,夏日遮掉驕陽,冬天擋住狂風(fēng),它顯得那樣生氣勃勃、得天獨(dú)厚的樣子,多么可愛??!您卻要除掉它,這不是太可惜、太殘忍了嗎?”
郭林宗老先生搖頭晃腦地說:“最近我看了一本書,書中說‘庭院天井四方方、方方正正口字狀,院子當(dāng)中如有木,木在口中不吉祥。你想,木在口中,不是一個‘困字嗎?誰愿在困境之中生活呢?”
徐童覺得老先生的話實(shí)在太可笑了,就也一本正經(jīng)地說:“先生,我最近也看了一本書,書中說‘房屋造得四方方,方方正正口字狀,房屋當(dāng)中如住人,人在口中不吉祥。您想,人在口中,不是一個‘囚字嗎?誰愿囚禁在牢房之中呢?所以說,如果因?yàn)椤ё植患?,就要把庭院中的樹木鋸掉,那么‘囚字就更不吉利了,房屋?dāng)然也就不能住啦!”
郭林宗聽了哈哈大笑起來,連連擺手,叫大家不要砍樹了
(悠悠/薦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