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建平,李小波,楊靜熙
(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72)
錦屏一級水電站壩基煌斑巖脈及f18斷層水泥-化學復合灌漿效果綜合評價
舒建平,李小波,楊靜熙
(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72)
錦屏一級水電站拱壩右岸靠河床壩基發(fā)育一條寬3.0~5.0 m煌斑巖脈,斜穿建基面,上盤伴生f18斷層,寬0.3~0.5 m。煌斑巖脈及斷層帶內組成物質多弱~強風化,較破碎,巖體強度低、抗變形能力較差,透水性較強、抗?jié)B透破壞能力差,成為壩基一個較大規(guī)模的地質缺陷,必須采取可靠的處理措施,才能滿足高拱壩壩基強度、抗變形和滲透要求。通過水泥-化學復合灌漿處理,煌斑巖脈及f18斷層巖體強度、變模等力學性能得到明顯提高,透水率顯著降低,大壩蓄水后監(jiān)測成果表明,壩基變形較小,高水頭作用下壩后未出現(xiàn)滲水現(xiàn)象。水泥-化學復合灌漿對煌斑巖脈及f18斷層處理效果明顯、可靠,灌后各項指標均達到了設計要求,滿足了大壩及帷幕抗變形和滲透要求。
煌斑巖脈;f18斷層;地質缺陷;復合灌漿;效果評價
錦屏一級水電站位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和木里縣境內,雅礱江下游梯級龍頭水庫。壩型為混凝土雙曲拱壩,壩高305 m,為世界第一高拱壩,壩頂高程1 885 m,水庫總庫容77.6億m3,裝機容量3 600 MW,年發(fā)電量約170億kW·h[1]。目前,大壩澆筑全部完成,首臺機組于2013年8月成功實現(xiàn)發(fā)電,電站運行正常。
前期勘探預測、施工開挖揭示右岸河床壩基15~17號壩段高程1 605(壩趾)~1 583 m(壩踵),發(fā)育一條煌斑巖脈,斜穿建基面,上盤伴生f18斷層,見圖1?;桶邘r脈寬3.0~5.0 m,較破碎,以弱風化為主,局部強風化,巖體強度低,抗變形能力差;f18斷層寬0.3~0.5 m,主要由無膠結的片狀巖、碎裂巖組成,沿斷層面分布5~50 mm厚的連續(xù)灰~灰綠色斷層泥。
圖1 f18斷層及煌斑巖脈在壩基出露位置示意
煌斑巖脈及f18斷層斜穿建基面,巖體較破碎,強度低,抗變形能力差,不能滿足高拱壩大壩變形要求,需要進行專門處理。同時,煌斑巖脈及f18斷層貫穿建基面,與水庫連通,煌斑巖脈較破碎,透水性較強,遇水易軟化,f18斷層帶組成物質破碎無膠結,且沿斷層面分布5~50mm厚的連續(xù)斷層泥,水庫長期正常運行在近300 m高水頭下,煌斑巖脈及f18斷層壩基可能發(fā)生滲透破壞,嚴重影響大壩安全運行,需要進行防滲的專門處理。鑒于煌斑巖脈及f18斷層的較大規(guī)模和較差的工程地質性狀,必須采取可靠的工程處理措施,才能滿足高拱壩壩基強度、抗變形和滲透要求。針對其特征,設計和施工中采取在壩基混凝土置換處理、壩基以下加密水泥灌漿處理和水泥—化學復合灌漿補強處理,最終處理效果基本滿足抗變形、抗?jié)B要求[2]。
錦屏一級水電站煌斑巖脈及f18斷層壩基較大規(guī)模的地質缺陷,不能滿足高拱壩大壩抗變形和抗?jié)B透變形要求,針對地質缺陷的工程地質性狀特征,采用混凝土置換和水泥—化學復合灌漿補強處理,達到了預期的處理效果,處理措施具有較強的推廣價值。本文介紹的水泥—化學復合灌漿設計原理和處理效果,旨在為類似問題處理提供參考。
1.1 水泥—化學復合灌漿原理
水泥—化學復合灌漿是在普通水泥灌漿與化學灌漿的技術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是先采用較細顆粒的水泥漿液充填灌漿對象中的較大孔隙,形成承載骨架,再采用溶液狀的化學漿液經(jīng)過長時間浸潤、滲透以及改性固化進入灌漿對象中的微小裂隙,從而將普通水泥灌漿價格低、結石強度高和化學灌漿超強的可灌性優(yōu)點綜合利用,達到安全、經(jīng)濟的目的[4-5]。
1.2 水泥—化學復合灌漿設計
煌斑巖脈及f18斷層的水泥—化學復合灌漿是在其壩基置換混凝土預留灌漿廊道內進行,灌漿孔垂直于廊道軸線共布置21環(huán),每環(huán)6個孔,環(huán)間排距為2 m,環(huán)內孔距為0.5 m。水泥灌漿采用細水泥漿液,化學灌漿材料采用環(huán)氧樹脂。灌漿前應對環(huán)氧樹脂、活性稀釋劑、固化劑、表面活性劑的品種及其用量進行室內研究。
當灌前壓水試驗透水率小于1.0 Lu,直接進行化學灌漿;當灌前壓水試驗透水率大于1.0 Lu,先進行細水泥灌漿,在滿足透水率小于1.0 Lu后,方可進行化學灌漿。水泥—化學復合灌漿可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采用“自上而下分段鉆灌”或“一次成孔、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水泥灌漿采用循環(huán)式灌漿,化學灌漿采用純壓式灌漿。環(huán)間和環(huán)內均分為2序,灌漿分段及壓力見表1、2。
表1 水泥灌漿分段及灌漿壓力
表2 化學灌漿分段及灌漿壓力
水泥灌漿在最大設計壓力下,注入率不大于1 L/min,繼續(xù)灌注60 min,可結束灌漿?;瘜W灌漿在設計灌漿壓力下,注入率不大于0.01 L/min后持續(xù)灌漿4 h,可結束灌漿,每段的灌漿時間不得小于24 h,待凝時間為36 h?;瘜W灌漿完成后,采用0.5∶1水泥濃漿自下而上分段進行純壓式灌漿封孔。
煌斑巖脈及f18斷層水泥—化學復合灌漿完成后,為檢查灌漿后效果,獲取灌漿后巖體強度、變形模量、透水性等指標,開展了大量鉆孔全景成像、單孔聲波、鉆孔變形模量及壓水試驗檢測工作,取得了大量檢測資料,并對檢測成果進行了灌漿前后的對比分析,以評價復合灌漿效果。
2.1 鉆孔全景圖像對比分析評價
對煌斑巖脈及f18斷層水泥—化學復合灌漿前后開展了鉆孔全景圖像檢測,由于圖像內容較多,本文僅展示少量典型的煌斑巖脈及f18斷層灌漿前后鉆孔全景圖像進行對比,見圖2。
通過圖2煌斑巖脈及f18斷層復合灌漿前后全景圖像對比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水泥灌前,脈體中裂隙發(fā)育,張開,見空縫,局部見孔壁掉塊呈空腔,巖體破碎;
(2)水泥灌后,脈體中的裂隙有明顯水泥結石充填,孔壁完整性略好,但脈體中仍有較多張裂隙,局部仍有塌孔現(xiàn)象;
(3)化學灌后,脈體及f18斷層影響帶中裂隙被漿材充填密實,細微裂隙也可見充填,脈體完整性較好,孔壁多完整、光滑;
(4)煌斑巖脈及f18斷層水泥—化學復合灌漿對水泥和化學漿液的可灌性較好。
2.2 單孔聲波測試成果對比分析評價
對煌斑巖脈及f18斷層水泥—化學復合灌漿前后進行了1 261 m/38孔的單孔聲波檢測,其波速分段統(tǒng)計見表3。
根據(jù)復合灌漿前后波速分段統(tǒng)計表可得出如下結論:
(1)水泥灌前、水泥灌后、化學灌后,巖脈及斷層的單孔聲波平均值依次為4 822 m/s、5 064 m/s、5 257 m/s,呈現(xiàn)較明顯的提高趨勢,并且其中小于3 800 m/s低波速比例明顯減少,復合灌漿后波速平均值提高約10%;
(2)復合灌漿后巖脈及斷層的波速主要分布在5 000 m/s以上,表明復合灌漿對提高破碎巖脈、斷層破碎帶完整性、均一性的效果明顯。
2.3 鉆孔變形模量測試成果對比分析評價
對煌斑巖脈及f18斷層水泥—化學復合灌漿后進行了62點(分別在7個孔內)鉆孔變形模量檢測,變形模量分段統(tǒng)計見表4。
根據(jù)復合灌漿前后鉆孔變形模量分段統(tǒng)計可得出如下結論:鉆孔變形模量水泥灌漿后主要分布在7~15 GPa,化學灌后主要分布在11 GPa以上,鉆孔變形模量平均值提高約10%,表明復合灌漿對煌斑巖脈及f18斷層抗變形能的提高效果明顯。
2.4 巖體透水率對比分析評價
對煌斑巖脈及f18斷層水泥—化學復合灌漿前后進行了1 261 m/38孔共219段的常規(guī)壓水試驗,其透水率分段統(tǒng)計見表5。
圖2 煌斑巖脈及f18斷層水泥—化學復合灌漿前后典型鉆孔全景圖像
表3 水泥—化學復合灌漿前后波速分段統(tǒng)計對比分析
表4 水泥—化學復合灌漿后鉆孔變形模量分段統(tǒng)計對比分析
表5 水泥—化學復合灌漿前后壓水試驗成果分段統(tǒng)計對比分析
根據(jù)復合灌漿前后壓水試驗成果分段統(tǒng)計可得出如下結論:
(1)灌前透水率大部分q=3~100 Lu,屬弱~中等透水;
(2)水泥灌漿后透水率基本小于1 Lu,少量1~3 Lu,屬微透水為主、極少量弱透水;
(3)化學灌漿后透水率99%小于0.5 Lu,屬微透水;
(4)水泥—化學復合灌漿顯著提高了煌斑巖脈及f18斷層的完整性、緊密程度,大大降低了其透水性,滿足了壩基及帷幕的抗?jié)B要求。
2012年11月錦屏一級水電站導流洞下閘水庫蓄水后的各項監(jiān)測成果顯示,壩基變形較小,高水頭作用下壩后未出現(xiàn)滲水現(xiàn)象,帷幕運行正常,這些事實證明,錦屏一級水電站右岸河床壩基煌斑巖脈及f18斷層采取水泥—化學復合灌漿處理效果明顯、可靠,滿足了大壩抗變形和滲透要求,對水泥—化學灌漿有以下幾點結論與認識:
(1)通過對煌斑巖脈及f18斷層的水泥—化學復合灌漿后,破碎巖體裂隙得到了有效充填,巖脈和斷層巖體單孔聲波達到5 257 m/s,小于3 800 m/s的低波速比例僅占0.74%,鉆孔變形模量平均值達到13.75 GPa,巖體透水率均小于0.5 Lu,屬微透水,全部達到設計要求,復合灌漿效果好。
(2)煌斑巖脈及f18斷層的水泥—化學復合灌漿施工完成后,水庫蓄水至1 840 m高程,大壩帷幕運行正常,監(jiān)測成果表明帷幕滲壓與滲流均處于規(guī)范和設計允許范圍,說明復合灌漿效果好,但其長期在300 m高水頭下的耐久性還有待時間的檢驗,建議對煌斑巖脈及f18斷層繼續(xù)進行監(jiān)測,并定期進行適當檢測,查明復合灌漿后的煌斑巖脈及f18斷層在高水頭長期作用下的變化情況與趨勢,準確評價對大壩及帷幕的影響。
(3)水泥—化學復合灌漿效果受灌漿對象巖性和性狀的影響較大。通過對錦屏一級工程煌斑巖脈及f18斷層、f2斷層的水泥—化學復合灌漿研究[5]發(fā)現(xiàn),化學漿液具有較強的滲透能力,對0.01 mm以上的微小裂隙均能較好充填,因此對節(jié)理裂隙較為發(fā)育的巖體有較好的效果,而對節(jié)理裂隙不發(fā)育的巖體填充和黏結效果較差。建議在類似水泥—化學復核灌漿前對灌漿對象的巖性和微觀細部結構進行辨別,根據(jù)辨別結果采取適當?shù)膹秃瞎酀{工藝。
[1] 國家電力公司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錦屏一級水電站可行性研究報告[R].2003.
[2] 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錦屏一級水電站右岸壩基f18斷層及煌斑巖脈化學灌漿效果評價報告[R].2012.
[3] 葛家良.化學灌漿技術的發(fā)展和展望[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6,(增2):3384-3392.
[4] 孫釗.大壩基巖灌漿[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4:2-5.
[5] 郝明輝,黨玉輝,姚欣,等.水泥—化學復合灌漿在斷層補強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3(11):2268-2274.
TV543
B
1003-9805(2015)02-0053-04
2014-08-22
舒建平(1961-),男,四川自貢人,高級工程師,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