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華
和女兒一起坐公交車,車上人很多,見女兒背著大書包很沉,一個20多歲的姑娘趕緊讓了座?;氐郊遥易屌畠簩懸黄沼?,以今天的事例寫,題目就叫感動。
女兒說:“媽,這點小事有啥感動的?不就是讓個座而已嗎!”我有些驚訝,現(xiàn)在的孩子真是太過于自我,總是以為別人為她做的事都是理所應(yīng)該,不知感恩,這怎么行呢?
我認真地教導(dǎo)她說:“感動,是一個人應(yīng)該有的情懷,這也是一種能力。擁有這種能力的人,才會從心底里感到幸福,懂得感恩。對別人的一點幫助,我們都要心存莫大的感激。所謂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就是要記得那些感動,回報恩人。你想想,你心里有多少感動的事?”女兒冥思苦想了一陣,但還是搖了搖頭。
我啟發(fā)她:“爺爺每天騎摩托車送你上學(xué),風(fēng)里來,雨里去,從來沒叫過苦,你有沒有感動?奶奶每天給你刷碗,準備熱茶,給你洗臟鞋臟襪子,你有沒有感動?爸爸每個周末都送你去學(xué)琴,陪你玩游戲,你沒有感動?還有我,每天都想著法兒給你做好吃的,你沒有感動?”女兒聽后,只微微笑了一下,沒說什么。這孩子,情感太冷漠,真不容易感動呀!我馬上意識到,我需要給她上一些“感動”的功課,培養(yǎng)她感動的能力。
我首先陪她看“感動”的節(jié)目。我找出歷年的《開學(xué)第一課》給她看,用她能接受的方式,讓她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和她一起看《說出你的故事》,特意找些殘疾人的立志故事供她學(xué)習(xí),讓她意識到自己和別人的差距,從而激發(fā)她的幸福感。雙休日,盡量讓她少玩游戲,陪她一起看《感動中國》,傳遞滿滿的正能量給她。
其次,我給她放“感動”的電影。小時候,一部《世上只有媽媽好》電影,曾讓我感動得淚流滿面,也正是這部電影聯(lián)想到父母對我的付出,我總是竭盡全力回報父母的愛。我從網(wǎng)上找出這部電影,和女兒一起觀看,當我看到感動場面滿含熱淚時,女兒也情不自禁地掉下淚來。
再次,給她講身邊“感動”的故事。網(wǎng)上每天都有感動的新聞,待女兒放學(xué)回到家,我會認真地把感動故事講給她聽,和她一起探索其中感動的情節(jié)。問她,如果換作她能不能做到。晚上睡覺前,我會讓她給我講一天里讓她感動的事,讓她在回憶中想起那些幸福的時刻,慢慢滋生一些感動的情感。
然后,我讓她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大自然的奇妙。陪她去看日出,觀海潮,看花開花謝,聽蟲叫鳥鳴,啟發(fā)孩子心靈的感動。
最后,我讓她知道,我們給她的一切,她都應(yīng)該充滿感激,她要及時地回報我們的愛。腰酸了,腿痛了,我會讓她給我揉揉,在她給我端上一杯熱茶時,我會積極地給予贊揚。
經(jīng)過這些“培訓(xùn)”,女兒的感動能力越來越強。前幾天,看到她讀一篇作文,感動到哭,這是原來根本不曾有過的。她興奮又有些激動地對我說:“媽媽,你看這里,真的好感人,我讀給你聽吧。”那一刻,我真的很欣慰,因為我看到,我的女兒,終于成了一個擁有感動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