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瑾辰
自幼時起便常常羨慕會畫油畫的人,大學時念藝術系的我卻總在遠離藝術系畫室的地方呆上更長時間。畢業(yè)后,又開始懷念那種感覺,于是在某個下午偷偷溜進畫室,用手使勁兒抓抹了一把油彩。
一個小師妹對我照顧有加,幫我蒙哄老師,說我是外班旁聽生,讓我能在那些安靜的午后涂下一抹抹色彩。作畫時,我十分有耐心,比寫作時更加沉靜。一層顏色涂上去,再覆蓋一層,反反復復著色、暈染。心里會想象出一段段故事,就發(fā)生在這所畫的場景中,相聚與別離都在一瞬間。
小師妹告訴我,若想畫出好的油畫,首先心中要有畫面,要不斷生長,要印證自己內心的激情,并且努力控制不讓它們消退。
我問,要如何控制。
她說,保持距離,不要靠近就好。
等我漸漸學會運用色彩、基本掌握油畫技能之后,我畫得最多的是山和樹,一開始是因為它們高大、挺拔、剛正不阿,后來卻是因為喜歡它們的沉默。對于我而言,真正想要追求的事情還未完成——旅行、寫作、畫畫……夢想每天附著在心,靜默無言,這是不是一樁值得慶幸的事情呢?
大學時畫的畫大多送了人——我還記得,最后一幅畫的是遼闊大海,用了半年時間,當生日禮物送了出去——這愛、這畫、這時光,就算是走到了盡頭。所有畫具都被當成垃圾丟掉,畢業(yè)時唯一帶走的是最初臨摹的那本畫冊。
畫冊中有一幅我沒有臨摹出來的畫,畫上是夜晚,有山水,有天地,有兩個人,彼此偎依。想象他們花好月圓,彼此結伴走過漫漫長路,時光寂寞又溫婉,他們相約在花樹下,彼此傾吐情感,如數(shù)家珍。
山水總相逢,莫待成追憶。
唏噓,戲子入畫,一生天涯。
珍重,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