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安澤
“何方圓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這是屈原所言,但我卻認為方圓可周。
方,即是剛直不阿,如松般堅挺,如山般巍峨。圓,即是通情達理,如海般兼容,如風(fēng)般輕盈。
方和圓是可以相容的。
李時珍生在明代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下,始終無法考取進士而入仕途,如果他一意孤行,就會同萬千落榜的考生一樣,淪為不得志的蕓蕓眾生。但他選擇醫(yī)藥這條道路,走遍大江南北,著成《本草綱目》,廣為傳頌。
“方”固然值得推崇,但適時的圓卻更為重要。如果李時珍不懂得圓,也許明史中便難有他的一筆,醫(yī)學(xué)界更不會存有他的名字。所以方圓并施,無堅不摧,無事不成。
異道是可以相安的。
只要初心為善,異道可以相安。每個人均有各自的路,有各自的方向,雖然路上的風(fēng)景各異,卻通往一個終點。廉頗、藺相如各為文武,卻可以共同輔佐朝政。所以異道相安,效果各異,相得益彰。
但是絕非任何方圓都可相容,任何異道均可相安。在自我的本心面前,方即是方,圓即是圓。燭之武雖懂得退讓,靜觀時局,但國難臨頭,卻能憑一己之力退秦師,此時他若軟弱順從,秦軍早就將鄭國占領(lǐng)。
同樣,異道也絕非一味地容忍,如果違背本心,容忍即是無知的懦弱。如果喬丹一味地容忍活塞隊骯臟的行為,也就不會有人崇拜他,更不會有人將他譽為籃球之神。面對對手的挑釁,他以一次次的對抗作為回應(yīng),才會登上籃球的巔峰。
所以想要成功,便要審時度勢,把握時機。成功路上的挑戰(zhàn),困苦無法估量。但若遇難則強,愈苦愈剛,成功才能觸手可及。
現(xiàn)實生活中會有利益沖突羈絆著我們,比如外界的壓力,比如失敗后的感傷,但我們不應(yīng)向它們屈服。如果劉翔因傷病而屈服,便不會有他“亞洲飛人”的美名;如果馬云因失業(yè)而屈服,就難有如今的阿里巴巴;如果莫言因無人問津而屈服,就難有他的諾貝爾文學(xué)獎。
大成于細,難成于易。在苦難面前選擇“方”,不妥協(xié),在成功面前選擇“圓”,不驕傲;在他人面前以海一樣的胸懷面對,海納百川,寬人而嚴(yán)己,這才是人生的真諦。
(指導(dǎo)教師 徐明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