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祎 李擎擎
藥學干預對臨床合理應用喹諾酮類藥物的效果評估
張 祎 李擎擎
目的 探討藥學干預對提高喹諾酮類藥物合理應用的效果。方法采用藥學干預模式,對安徽省婦幼保健院干預前后喹諾酮類藥物處方合理性進行評價。結果藥學干預后,醫(yī)院喹諾酮類藥物使用頻度明顯下降,且藥物利用指數(shù)也更加合理,喹諾酮類藥物不合理使用情況得到明顯改善。主要革蘭陰性菌對常用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左氧氟沙星、諾氟沙星耐藥率均有所下降,其中銅綠假單胞菌干預前后耐藥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藥學干預模式可以促進喹諾酮類藥物的臨床合理使用,值得推廣。
藥學干預;喹諾酮類藥物;合理應用
喹諾酮類藥物又稱吡酮酸類或吡啶酮酸類藥物,其以細菌的DNA為作用靶點,通過抑制DNA旋轉酶,進而造成細菌DNA的不可逆損害,達到抗菌效果[1]。由于該類藥物與多種抗菌藥物間無交叉耐藥性,因而受到臨床醫(yī)師的親睞。雖然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在控制感染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是該藥仍然存在很多潛在的威脅,如耐藥性、肝臟損傷等;特別是耐藥性近幾年增長明顯[2,3]。為了控制喹諾酮類藥物耐藥性的增長,延長藥物的使用壽命,我院從2011年開始參考國外相關經(jīng)驗,結合本院實際,開展了藥物干預評估機制,以期加強喹諾酮藥物的臨床合理使用。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4 358張含喹諾酮類抗菌藥物處方作為研究對象,其中藥學干預前處方2 371張,干預后1 987張。
1.2 方法
1.2.1 處方評估、干預方法 參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 “對不合理用藥原因及干預研究”的思想[4],并依據(jù)本院實際情況建立系統(tǒng)化處方評估和藥學干預方法,具體流程為:按照本研究專家小組制定相應的評估標準,對已經(jīng)發(fā)出的處方進行回顧性評價;對不合理的問題進行分析,將問題分類整理研究,并分析其中的原因。根據(jù)分析結果制定相應的干預措施,將干預措施在全院推廣普及,向醫(yī)生宣教合理用藥。對干預措施定期評估,并持續(xù)改進干預措施。
1.2.2 系統(tǒng)化處方評估標準[5,6]建立評估專家小組,主要成員包括院內感染科、呼吸科、ICU、外科等臨床專家;由評估專家小組指導,依據(jù)藥品相關資料、《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對我院目前的喹諾酮類抗菌藥物:洛美沙星片、左氧氟沙星片、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加替沙星膠囊、加替沙星注射液、莫西沙星片、莫西沙星注射液、諾氟沙星片等制定統(tǒng)一、合理的評估標準。1.2.3 評估指標[7-9]抗菌藥物使用頻度:抗菌藥物使用頻度=總使用劑量/日劑量,使用頻度越高,說明臨床上對該類藥物選擇性越高,藥物使用越廣泛。藥物利用指數(shù):藥物利用指數(shù)=用藥頻度/實際用藥時間;當藥物利用指數(shù)>1,說明藥物存在濫用的趨勢,藥物利用指數(shù)接近1,說明藥物使用合理。喹諾酮類藥物耐藥率相關指標:統(tǒng)計臨床分離的格蘭陰性桿菌對左氧氟沙星、諾氟沙星的耐藥率。喹諾酮類藥物處方合理性評估指標:超適應證用藥、禁忌證用藥、用法用量的合理性、聯(lián)用用藥的合理性等。
1.2.4 藥學干預措施[10]醫(yī)院藥事管理部門制定《喹諾酮類藥物臨床使用管理規(guī)范》,定期對不合理用藥情況進行調查,情節(jié)嚴重的臨床醫(yī)師暫停其處方權,并給予相應處分。參考國外相關辦法,對處方相關問題進行藥學干預風險分級管理,對高風險處方的科室進行宣傳教育,并加強藥學監(jiān)測等措施。加強藥師對處方的審核與干預,對藥師進行喹諾酮類藥物處方合理性培訓、考核;在發(fā)藥前藥師對處方進行分析,一旦發(fā)現(xiàn)不合理用藥情況立刻進行干預。對臨床醫(yī)師進行合理用藥教育。
1.3 觀察指標 對干預前后我院喹諾酮類處方的使用頻度、藥物利用指數(shù)、合理性評估指標等進行對比,以評估干預的效果。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統(tǒng)計分析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藥物使用頻度、藥物利用指數(shù)比較 藥學干預后,我院喹諾酮類藥物使用頻度,由干預前的11 843降低至9 351,下降了21.04%;絕大多數(shù)藥品干預后,藥物利用指數(shù)接近于1,臨床應用近于合理。見表1。
表1 藥學干預前后喹諾酮類藥物使用頻度、藥物利用指數(shù)對比
2.2 藥物不合理使用情況比較 藥學干預后,我院總喹諾酮類藥物不合理使用處方量明顯下降,其中重要問題、一般問題處方量均有顯著降低。與干預前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藥學干預前后喹諾酮類藥物不合理使用情況[n(%)]
2.3 藥物禁忌證用藥、超適應證用藥情況 藥學干預后,我院主要喹諾酮類藥物無禁忌證用藥情況;超適應證用藥比例也顯著降低,其中洛美沙星片、加替沙星膠囊、加替沙星注射液、諾氟沙星片等超適應證用藥情況顯著低于干預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藥學干預前后喹諾酮類藥物禁忌證用藥、超適應證用藥情況[n(%)]
注:與干預前相比,*P<0.05
2.4 藥物用法用量、聯(lián)合用藥不合理情況比較 藥學干預后,我院喹諾酮類藥物不合理用法用量比例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合理聯(lián)合用藥情況也得到了一定改善,但與干預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藥物耐藥率比較 藥學干預后,我院臨床分離的主要革蘭陰性菌對常用喹諾酮類抗菌藥物耐藥率均有所下降,其中銅綠假單胞菌干預前后的耐藥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屬合成類抗菌藥物,主要包括諾氟沙星、環(huán)丙沙星、氧氟沙星、依諾沙星、洛美沙星等。喹諾酮類抗菌藥物的作用機制是抑制細菌核酸的合成,此點與其他抗菌藥物顯著不同,不會與其他抗菌藥物形成交叉耐藥性,對其他抗菌藥物產(chǎn)生的耐藥菌株仍然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因此,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已成為目前臨床上應用廣泛的抗菌藥物。雖然喹諾酮類藥物臨床使用非常廣泛,但是其耐藥性、不良反應以及不合理用藥情況依然常見[11]。臨床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對喹諾酮類藥物耐藥的細菌,導致耐藥菌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與院內抗菌藥物濫用有關,因此嚴格按照規(guī)范使用抗菌藥物的要求迫在眉睫。
表4 藥學干預前后喹諾酮類藥物不合理用法用量、聯(lián)合用藥情況[n(%)]
注:與干預前相比,*P<0.05
表5 常用喹諾酮類藥物干預前后耐藥率對比(%)
注:與干預前相比,*P<0.05
本研究對我院喹諾酮類藥物使用進行藥學干預模式,為探索符合本院實際的藥學管理運行模式提供參考。藥學干預后,我院喹諾酮類藥物使用頻度明顯下降,且藥物利用指數(shù)也更加合理。表明該運行模式可以規(guī)范喹諾酮類藥物的合理使用,具體體現(xiàn)在:首先臨床藥師可以對臨床醫(yī)師進行合理用藥宣教,提高臨床醫(yī)師的用藥安全意識;其次藥事管理委員會和藥品管理部分指定合理的使用規(guī)范和監(jiān)管機制對喹諾酮藥物的使用起到了很好的約束作用。另外,干預后喹諾酮類藥物不合理使用情況得到明顯改善,說明本運行管理模式對問題處方的發(fā)生具有顯著的干預作用。我院臨床分離的主要革蘭陰性菌對常用喹諾酮類抗菌藥物耐藥率均有所下降,其中銅綠假單胞菌干預前后耐藥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喹諾酮類藥物進行合理選擇使用,是控制細菌耐藥性擴散的主要途徑,這也為我院實施《抗菌藥物使用管理辦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藥學干預模式可以促進喹諾酮類藥物的臨床合理使用,這種工作模式可以考慮推廣至其他藥物的臨床管理,為醫(yī)院規(guī)范藥物使用提供新的思路。
[1] Sendzik J,Shakibaei M,Schafer-Korting M, et al.Synergistic effects of dexamethasone and quinolones on human-derived tendon cells[J]. Int J Antimicrob Agents,2010,35(4):366-374.
[2] 朱健銘,姜如金,孔海深,等.多重耐藥肺炎克雷伯菌發(fā)現(xiàn)一組gyrA、parC、qnrS基因新變異型[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3,34(1):61-66.
[3] 沈繼錄,方亞平.碳青酶烯類抗菌藥物耐藥銅綠假單胞菌外排泵機制的初步研究[J].安徽醫(yī)學,2011,32(1):19-22.
[4] Bennett DE,Bertagnolio S,Sutherland D,et al.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global strategy for prevention and assessment of HIV drug resistance.[J].Antivir Ther,2008,13(Suppl 2):1-13.
[5] Fong DT,Pang,KY,Chung MM,et al.Evaluation of combined prescription of rocker sole shoes and custom-made foot ortho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plantar fasciitis[J].Clini Biomech,2012,27(10):1072-1077.
[6] Hassani Y,Hochart C,Hassani L, et al.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tools for irinotecan and bevacizumab in glioblastoma: from prescription to patient′s information [J].Bull Cancer,2012,99(5):513-520.
[7] 溫悅,吳寒寅,馮玲玲,等.某院2008年門診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處方分析[J].中國藥業(yè),2010,19(9):55-57.
[8] 韋華,袁孔現(xiàn),李國忠,等.2007~2009年銅陵市人民醫(yī)院產(chǎn)科抗菌藥物應用分析[J].安徽醫(yī)學,2010,31(8):968-969.
[9] Masaru N,Takashi M,Yukinori M,et al.Dosi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impacts of different heterogeneity correction algorithms on target doses in 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 for lung tumors[J].J Radiat Res,2012,53(5):777-784.
[10]陳宏,樊蓮蓮,龔莎莉,等.德陽市人民醫(yī)院呼吸內科住院患者在臨床藥師干預前后抗菌藥物使用情況的分析[J].華西藥學雜志,2011,26(3):303-304.
[11]吳克環(huán).氟喹諾酮類藥物的臨床應用與進展[J].安徽醫(yī)學,2011,32(11):1953-1955.
(2014-08-25收稿 2014-12-02修回)
Effect of 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 on rational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quinolones
ZhangYi,LiQingqing
DepartmentofPharmacy,AnhuiWomenandChildHealthCareHospital,Hefei230001,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 on the rational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quinolones. Methods The 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 model was used, and the prescription rationality of quinolone drug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was evaluated in our hospital.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use frequency of quinolones in our hospital pharmacy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drug utilization index was more reasonable. Drug resistance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in gram negative bacteria clinical isolates in our hospital to commonly used quinolones levofloxacin, norfloxacin resistant rate decreased, and th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resistant rat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o reduce the level of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system of prescription evaluation model can significantly promote the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quinolones, and thus is worth hospital promotion.
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 Quinolones; Reasonable application
230001 合肥 安徽省婦幼保健院藥劑科(張祎) 230000 合肥 安徽省兒童醫(yī)院(李擎擎)
10.3969/j.issn.1000-0399.2015.0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