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彈熊
屠呦呦和青蒿素的淵源竟和名字有關(guān)
●導(dǎo)彈熊
有些人出生時的名字的確鬼使神差地影響了他(她)的一生,最近的例子就是屠呦呦。“呦呦鹿鳴,食野之蒿”和青蒿素之間的神秘聯(lián)系,實在超出了當(dāng)世最牛文科生和理科生的智商極限。名字與個人命運息息相關(guān)不在少數(shù),以下就是最典型的一些例子——
秦始皇名字好,嬴政。他果然劃定了中國政治的基本面貌。秦人戰(zhàn)將中,白起功勞最著,后世看來,就是白手起家。不過白起不是白丁,他其實是秦國的貴族。一個“起”字,很有氣勢。到了他因為和范雎有政爭而高臥不起時,他的末日也就到了。另一個戰(zhàn)將王翦,一看就是給秦帝國大掃除的,“翦除”敵國,所向有功。倒是蒙恬這個名字,看上去是個安靜的美男子,其實相反相成,北擊匈奴而筑長城——這就提醒我們,取名字有時候可以反著來。
劉邦也是好名字,他那個土老帽爹爹估計沒想到這個游手好閑的兒子能搞定邦國,建立的王朝徽號能成為華夏族的族徽。西漢軍神韓信,不怎么守信,不過“信”字在古代也有“伸張”的意思,他果然伸張得很厲害。董仲舒,仲代表他排行老二,“舒”字厲害,儒家經(jīng)他一過手,就“舒張”成一種類似國教的東西。衛(wèi)青,青字很有生機(jī),而且代表東方,日出之地,太陽高升,足以壓制匈奴人的長生天。霍去病,寓意吉祥,他果然去掉了漢朝的心腹疾患。趙充國,平定羌患的一代名將,的確是上蒼派來充實漢朝邊疆的。
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名字很斯文,打仗很強(qiáng)悍,不過歷史最后證明他還是討厭戰(zhàn)爭、樂于從事和平建設(shè)的,從他留下來的文章看,也確實“內(nèi)秀”,不像他的遠(yuǎn)祖劉邦那樣很黃很暴力,所以東漢氣質(zhì)也就有別于西漢。來歙是戰(zhàn)略家,但一身俠氣。他被蜀人派刺客刺殺。遇刺后,他身上插著刀,給劉秀寫了一封奏章,廖廖數(shù)行,匯報了自己遇刺,推薦了賢才,要求劉秀約束自己的子弟,完成這一切后,“抽刃而絕”。他那個“歙”,意為“吸納”,正應(yīng)了他廣交朋友,不太戒備,所以到最后就是“折”。東漢末帝漢獻(xiàn)帝叫劉協(xié),名字不差,就是諧音太糟糕,“流血”,果然流盡了大漢王朝最后一滴血。
蜀漢后主劉禪,寄托了他爹劉備沒落時的政治抱負(fù),“劉皇叔”想重現(xiàn)漢武帝封禪泰山時的榮光。不過從事后諸葛的角度看,禪就是“騸”,蜀漢至此算是斷根了。曹魏末帝曹奐,倒是改朝“換”代了。孫吳末帝孫皓,祖宗基業(yè),算是“損耗”殆盡了。
隋朝開國皇帝楊堅,意志堅定,足以開國。兒子楊廣,意境開闊,不過太喜歡“逛”,志向廣大而無邊,攤子鋪得太開,終于收拾不住。隋朝名將楊素,這個素字很安靜,但也很肅殺。楊素帶兵喜歡殺人立威,他的主張是當(dāng)兵的“懼內(nèi)則不懼外”,每次出征前,都要找借口殺人,拿腦袋祭旗,官兵個個嚇得腿肚子轉(zhuǎn)筋,盼著趕緊開戰(zhàn),免得被挑刺摘腦袋。韓擒虎,大功臣,一看名字就是武將的材料,絕不像武松那樣內(nèi)斂。
唐高祖李淵,龍躍于淵,締造大唐。三個兒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都是很好很好的名字。建成忠厚,“見成”,被老二算計致死?!霸保┩鞯搅藰O點。唐代最后一個皇帝是哀帝李柷,年號為天佑,但其實叫天天不應(yīng),被朱溫篡權(quán)。這個柷,是一種古代打擊樂器,被人敲敲打打的。也說是古書上的一種樹,結(jié)果被朱溫溫火慢烤,最后成灰。
唐代著名人物燦若星辰。軍神李靖,靖邊安民。李白,簡簡單單,空空闊闊,給詩意留下無限空間。他更牛的是字,字太白,因為他母親生他前夢見了太白金星。白居易,正如人家所說,在物價很貴的長安“白居也易”。郭子儀,確實是武儀天下,指揮上不如李光弼,但統(tǒng)帥藝術(shù)更高超。李光弼,這個名字就是為打破安史之亂、光復(fù)大唐而生的。李晟,神策軍統(tǒng)帥,藩鎮(zhèn)割據(jù)時代忠誠而能干的名將,人格光輝,照耀殘?zhí)?。李商隱顯然是被他的名字給害了。商,西方星座,黯淡;諧音為“傷”;而且還“隱”,冒不出來,結(jié)果雖然詩才笑傲江湖,政治上卻一直不得志。劉晏,理財專家,“晏”者,安也,自己安,也安國家,是難得的經(jīng)濟(jì)人才。安史之亂后唐朝財政屹立不倒的中流砥柱,可惜諧音“流言”,最終竟以讒誅。
宋太祖趙匡胤,匡者匡扶,胤者傳承,的確是結(jié)束亂世開創(chuàng)王朝的氣象。北宋末代皇帝宋欽宗趙桓,桓是美好的意思,可惜做了金人俘虜,一去不“還”,至死望眼欲穿。
南宋末帝趙昺,光照大地的意思,可惜大地已經(jīng)不姓趙,畫“餅”充饑,“病”如膏肓,“招兵”不易,最后葬身魚腹。岳飛名字很好,但歷史上沒有幾個人能鎮(zhèn)住“飛”字,張飛岳飛都不行?!霸馈币呀?jīng)很高,還要“飛”,高處不勝寒,終于高到宋高宗受不了的程度。包拯和狄青都是好名字。包拯,剛正不阿,執(zhí)法不避權(quán)貴,確實可以“拯救”綱紀(jì);狄青,東方青龍氣象,壓住西夏白虎。不過一個“青”,倒也隱含了臉上被“刺青”的命運。文天祥,姓氏壓不住名字,宋末國運,何來“天祥”?縱然有,“祥”字可吉可兇,天若滅宋,一介文臣如何可抗?
朱元璋的名字,好處不在那個璋,而在那個元,第一嘛!璋,不過是玉器,元璋,就是大神器。朱元璋開國群臣中的徐達(dá),字面上看是慢慢地走遠(yuǎn)路,老成持重,的確是第一元戎。常遇春名字太好,加上姓氏更好,所向有功,常勝將軍,因為死得早,躲過了朱元璋的屠殺,的確是福名福將。馮勝,“逢勝”,名副其實。湯和,“赴湯蹈火,以戰(zhàn)止戰(zhàn)”,是個大將材料。李善長,吉利名字卻不得善終,被朱元璋干掉,大約又是“善”,又是“長”,福祿太過而天妒,功名太盛而君妒,看來取名字不能太貪心,要有節(jié)制和辯證。金鑫寶,這樣的名字,未必能富;官祿盛,這樣的名字也怕未必能貴。李二狗,焉知不會大富大貴?
明朝是一個黑暗王朝,能干的人大多沒有好下場。戚繼光,抗倭英雄、軍事家,能打能寫,思想先進(jìn)?!袄^光”,“績光”,最后果然因為張居正之死而失去靠山,功勞被一筆抹殺,罷官還鄉(xiāng),病死戶牖。戚繼光的名字,在有些方言聽來就是“借光”,他能成功抗倭抗韃靼,的確是借了中樞張居正的光,所以一旦無光可借,人生就難免“悲戚”。明代末帝崇禎,名叫朱由檢?!皺z”,就是“察”,而他性格就過于苛察,到了水至清則無魚的地步。他那種事必躬親的作風(fēng),什么都懷疑的毛病,讓他親手毀掉了殘存的勝算。袁崇煥就死于他手?!俺纭闭撸咭?;“煥”者,明也。又高又亮,恍如太陽,叫明朝皇帝怎么辦?
知道了歷史人物的命運后望文生義,其實是一種文字游戲。真正決定命運的,必然是性格,再加上時代。名字如果說真能影響命運,也只能說名字的寓意一旦被名字主人認(rèn)同,他會在潛意識里朝著這個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