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目前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確切病因認識并不充分,缺乏非手術治療的有效方法,以及患者力求“根治”或醫(yī)生受“效益”驅使等因素,迄今以手術為主的過度治療在臨床上較為普遍。但手術效果有時并不肯定,很難使患者恢復到患病前的健康狀態(tài)。長期大量臨床實踐證實,對許多重癥患者采用中藥內外兼治療法,多可有效緩解病情,避免手術的創(chuàng)傷、風險和昂貴費用,其意義不言而喻。
為什么手術治療難盡人意
自1934年哈佛大學醫(yī)學院Mixter等首次手術治愈一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以來,手術技術不斷改進,日臻完善,手術已成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主要方法。但其療效的難盡人意卻始終困擾著人們。究其原因,一是手術不可能摘除全部突出的髓核,總有部分殘留,成為日后復發(fā)的禍根,其復發(fā)率為8%~10%;二是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多節(jié)段腰椎間盤突出的占10%~20%,若術前定位不準,容易錯切或漏切,導致手術失??;三是約66%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側隱窩狹窄,病理改變錯綜復雜,容易顧此失彼,使手術減壓不徹底,術后癥狀殘留。
如果患者病史較長,神經根經歷了長期的卡壓或炎性刺激,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變性、萎縮,或與周圍組織發(fā)生粘連,導致術后下肢、足趾麻木不能緩解。同時,腰椎間盤切除后患椎間隙失去彈性緩沖,使脊柱生理重力線失衡,往往會導致鄰近節(jié)段的椎間盤突出,使癥狀復發(fā)。尤其是處于脊柱生長發(fā)育期的青少年,手術破壞了脊柱正常的生理結構,不僅會影響脊柱的生長發(fā)育,而且遠期療效不如成人。國外有學者對青少年腰椎間盤切除術后進行了長達45年的療效觀察,72例中竟有20例(28%)因腰腿痛復發(fā),需再手術一次或以上;52例不需再手術的患者中有48例(92%)遺留有腰腿痛或劇烈運動時伴輕度疼痛。
有國外學者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手術切除的適應癥、方法學和并發(fā)癥進行了大量文獻回顧性分析,發(fā)現(xiàn)有高達21.5%~40%的患者術后癥狀不能緩解,甚至有15%不幸發(fā)生手術失敗綜合征,其遠期療效與本病的自然病程相比,并無多大優(yōu)勢。
臨床實踐證實,80%~90%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經保守治療,都可收到緩解或治愈之效,而我國以手術為主的過度治療卻相當普遍,為此,有專家呼吁:對腰椎間盤突出癥要刀下留情!
自1934年哈佛大學醫(yī)學院Mixter等首次手術治愈一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以來,手術技術不斷改進,日臻完善,手術已成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主要方法。但其療效的難盡人意卻始終困擾著人們。究其原因,一是手術不可能摘除全部突出的髓核,總有部分殘留,成為日后復發(fā)的禍根,其復發(fā)率為8%~10%;二是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多節(jié)段腰椎間盤突出的占10%~20%,若術前定位不準,容易錯切或漏切,導致手術失敗;三是約66%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側隱窩狹窄,病理改變錯綜復雜,容易顧此失彼,使手術減壓不徹底,術后癥狀殘留。
如果患者病史較長,神經根經歷了長期的卡壓或炎性刺激,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變性、萎縮,或與周圍組織發(fā)生粘連,導致術后下肢、足趾麻木不能緩解。同時,腰椎間盤切除后患椎間隙失去彈性緩沖,使脊柱生理重力線失衡,往往會導致鄰近節(jié)段的椎間盤突出,使癥狀復發(fā)。尤其是處于脊柱生長發(fā)育期的青少年,手術破壞了脊柱正常的生理結構,不僅會影響脊柱的生長發(fā)育,而且遠期療效不如成人。國外有學者對青少年腰椎間盤切除術后進行了長達45年的療效觀察,72例中竟有20例(28%)因腰腿痛復發(fā),需再手術一次或以上;52例不需再手術的患者中有48例(92%)遺留有腰腿痛或劇烈運動時伴輕度疼痛。
有國外學者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手術切除的適應癥、方法學和并發(fā)癥進行了大量文獻回顧性分析,發(fā)現(xiàn)有高達21.5%~40%的患者術后癥狀不能緩解,甚至有15%不幸發(fā)生手術失敗綜合征,其遠期療效與本病的自然病程相比,并無多大優(yōu)勢。
臨床實踐證實,80%~90%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經保守治療,都可收到緩解或治愈之效,而我國以手術為主的過度治療卻相當普遍,為此,有專家呼吁:對腰椎間盤突出癥要刀下留情!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自限性疾病嗎
有研究證實,部分腰椎間盤突出于纖維環(huán)外的髓核在與纖維環(huán)內組織完全脫離的情況下,因營養(yǎng)中斷而脫水萎縮,或因炎性細胞浸潤而被巨噬細胞吞噬、縮小、吸收,或因自身免疫性炎癥被自然清除,使病情得到緩解;在某些情況下,一些較小的突出物在患者進行康復鍛煉后得以回縮、還納,一些較大的突出物亦可發(fā)生位移,從而解除了對神經根的壓迫刺激,使腰腿痛等癥狀自然緩解。因此,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腰椎間盤突出癥屬于自限性或自愈性疾病。
當然,這種自愈的機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需要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中藥治療有新招
我們的臨床實踐證明,對重癥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采用中藥內外兼治療法,內服神鳳丹和通痹丹或活血化瘀軟堅湯,并在腰椎及相關穴位外敷具有祛風通脈、化瘀止痛、養(yǎng)血益筋、豁痰消腫等作用的磁藥貼,可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其中磁藥貼載藥量為普通黑膏藥的16倍,藥力強勁,透皮吸收效率提高了40多倍,起效迅速,內含的SOD、LD等多種組織細胞因子可促使退變的組織細胞發(fā)生逆轉,使突出椎間盤的還納率高達98.35%,并可在椎間盤纖維環(huán)破裂處形成“纖維包裹”,加固纖維環(huán)而獲抗復發(fā)之效。內外兼治使藥效殊途同歸,藥力疊加,多可收到較好的緩解效果且不易復發(fā)。這種方法對腰椎管狹窄癥同樣有滿意療效。這種無創(chuàng)傷、節(jié)約型醫(yī)學的新理念,正受到國內外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