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文杰
摘 要:從4個方面對天然更新和更新造林工作做了概述。
關健詞:更新造林 天然更新
更新造林是國家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一項重大舉措,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利國利民的偉大事業(yè)。
1.人們對天然更新的誤解
更新造林方式有三種:人工更新、天然更新和人工促進天然更新。這三種更新方式是互相聯(lián)系、有機結合的整體,在更新造林事業(yè)中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歷史的局限性,天然更新常常被人們誤解為不良更新, 而不被人們重視。諸如天然更新樹種遺傳品質差,天然林不如人工林, 闊葉樹不如針葉樹;次生林是低價林, 是改造對象;封山育林作用不大等。在這種認識影響下,在過去的時間里, 天然林遭受的破壞遠比人工林大, 次生林大量被砍伐,人工林中大量天然林木被砍掉。實際上這種認識是極不全面的, 做法是錯誤的。在以后相當長的歷史階段里,地球上的森林仍以天然林為主,天然林的生態(tài)功能遠大于人工林沒有天然林和天然林木,人工林是長不好的,也很難成功的;有很多天然林的經(jīng)濟價值也是很高的,我們不能做一面努力造林,一面又毀林的蠢事。消除對天然林和天然更新的誤解,對以后森林資源培育也是十分重要的。
2.天然更新和人工更新比較
人工更新在林木組成、密度、結構等方面能保證質量, 能迅速恢復森林,人工幼林也比天然幼林生長快,通過人為調節(jié)能較快的恢復森林的原生類型。但人工更新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技術,人工更新每公頃直接成本大約2000元左右, 在現(xiàn)有的國力情況下, 想全部實現(xiàn)人工更新是不可能的,即使在經(jīng)濟條件較好的時候,也是難以辦到的。人工更新往往樹種單一,保證不了生物多樣性,必須與天然更新結合,才會有較高的生態(tài)效益。天然更新物種豐富,分布廣泛,凡有林木種子的地方, 萌芽、根蘗的地方,不論在天然林內、人工林內和采伐跡地內均可發(fā)生。它分布廣、數(shù)量多、種類多,是人工更新無法比擬的。除人工促進天然更新外,它不需人力和投資。但與人工更新相比,天然林生長較慢,但它多是復層異齡林,它的生產(chǎn)力是比較高的,遺傳品質是好的。人工更新與天然更新各有優(yōu)缺點, 強調保護和利用天然更新,不是否定人工更新的作用,更不是不要人工更新,而是要在大搞人工更新的基礎上,充分保護和利用天然更新,使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加快更新步伐,盡快恢復森林資源。
3.天然更新的作用
黑龍江省森林主要是溫帶針闊混交林,它是經(jīng)長期的自然選擇而形成的地帶性森林植物群落,與當?shù)氐沫h(huán)境條件之間形成了最為協(xié)調的動態(tài)平衡關系?,F(xiàn)在全省還有較多的天然林,仍不失為原生類型或原生類型的雛形。即使各宜林地上形成的闊葉次生林,雖然沒有恢復到原生類型,但卻是恢復原生類型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演替階段,仍具有相對的合理性和適應性,通過人為的樹種調整也能較快地恢復到原生類型。這些天然林物種豐富,乃是維系我省具有高等植物科屬多種,鳥、獸類多種生物的生活環(huán)境和食物來源的基礎;是我省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涵養(yǎng)水源、防風固沙、保證農(nóng)業(yè)豐收的重要保障;是提供人民生產(chǎn)生活需要的林木產(chǎn)品、林副產(chǎn)品的主要來源。天然林的生態(tài)功能和經(jīng)濟效益是現(xiàn)在人工林所不能替代的。由此看出,天然更新的能力巨大, 更新的面積和株數(shù)遠遠大于同期人工更新的面積和株數(shù)。不認識和不充分利用天然更新的作用,就是對自然資源的極大浪費。所以, 更新造林任務十分艱巨,人財物力十分緊張, 若實行人工更新與天然更新相結合的方法,即節(jié)約人財物力,又節(jié)約時間,又能保證更新成活率,完成更新造林的任務是完全有可能的, 同時又可培育優(yōu)良的“人天”混合林。
4.對天然林的更新保護措施
4.1 對天然林中近熟齡林,嚴禁皆伐,撫育間伐也只能在林分郁閉度0.7以上的林分中進行,撫育后確保郁閉度在0.5以上。撫育目的就是要改善林木生長環(huán)境, 提高林木質量和生長量,促進天然更新。
4.2 對郁閉度0.5以上,林木分布均勻,樹種組成基本適宜的天然幼、中齡林,實行封山育林。若林木分布不均勻,只將成叢狀的林木等間伐掉,輔以人工松土整地,促進天然更新。
4.3 對郁閉度0.3~0.5的天然幼、中齡林,原則上都應進行人工補植。目前無力補植的,可暫時進行人工促進天然更新或天然更新。
4.4 對無培育前途的稀林或疏林地,在充分保留良好的天然林木的前提下,可進行改造,進行人工更新。更新造林是培育森林的基礎工作,天然更新是更新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充分利用天然更新是實現(xiàn)更新造林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