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澤慧
【摘要】在笛福創(chuàng)作的《魯濱遜漂流記》中,使荒島文學的傳統得到了更加明顯的體現。作者在這篇文章里,主要使用了第一人稱敘述的方式對文章進行了比較細致的描寫,同時又加入了一些現實主義色彩,這樣就把資本主義價值觀中的經濟個人主義體現的更加淋漓盡致??梢哉f,這部作品是是英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最杰出的的名著。本文通過對于文章主要使用的幾種藝術手法進行分析,旨在能夠給人以更加清晰的理解。
【關鍵詞】《魯濱遜漂流記》 藝術手法 荒島文學
前言:
《魯濱遜漂流記》作為一部世界聞名的著作,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喜愛,其中包括社會的各個階層的人民。其之所以如此出名,除了它的主題是對于新興資產階級的歌頌之外,其中的現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手法奠定了其在世界上的地位。本文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對其藝術手法進行探究。
一、荒島文學的杰作
首先,在名著中著重體現了荒島文學,這個與英國的地形是分不開的。因為英國屬于一個島國,這就使其民眾養(yǎng)成了喜歡冒險和探索的精神,所以就會使其創(chuàng)作的文學中冒險和探索精神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例如,在《魯濱遜漂流記》中,就是因為魯濱遜不想要想自己的父親一樣一輩子都這么平庸,他一直向往著海外的冒險和外面世界的各種挑戰(zhàn),所以他就舍棄了原本比較舒適的生活,私自離開家去出海環(huán)游世界,盡管旅途之中充滿了危險。最危險的一次就是魯濱遜乘坐的船只被海浪打翻,導致船身沉入海底,但是魯濱遜卻神奇地活了下來,后來他到了一個荒島上,由此,他的落難人生開始了。在這部作品當中,作者用了三分之二的篇章對于魯濱遜在荒島上的生活進行描寫。在島上,通過魯濱遜的努力,使荒島成為了生活的樂園。作者在魯濱遜身上展現出了無限的優(yōu)點,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看出來對于新興的資產階級的歌頌和贊美。其實,作品中的荒島就是作者心中的英格蘭,這樣的表現形式主要就是為了表達作者對于工業(yè)之前的英格蘭島上環(huán)境的向往。
二、現實主義手法
在作者笛福的小說中,基本每一部小說的序言都會有一些強調小說真實性的內容。例如在《魯濱遜漂流記》的序言中作者寫到:“編者相信,這部自述是事實的忠實記錄,其中無虛構之處”。正是因為笛福在創(chuàng)作中展現出的現實主義的思想,使得在他的故事里的任務都有真實的姓名,包括地點都比較確定,同時時間相比其他小說來說也不叫清晰,至于其中的細節(jié)就更加逼真了。以上這些都可以稱得上是其作品中的獨創(chuàng)。通常,笛福在自己的作品中會把自己的身世緩緩道來,這樣就會給讀者一種感覺,讓讀者感覺到是在聽一位朋友在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使真實感得到了更加明顯的顯現。例如,在《魯濱遜漂流記》中,作者是這樣介紹自己的身世的:1632年。我生在約克市一個上流社會的家庭我們不是本地人父親是德國不來梅市人他移居英國后,先住在赫爾市,經商發(fā)家后就收了生意,最后搬到約克市定居,并在那兒娶了我母親母親娘家姓魯濱孫,是當地的一家名門望族,因而給我取名叫魯濱孫·克羅伊茨內由于英國人一讀“克羅伊茨內”這個德國姓,發(fā)音就走樣,結果大家就叫我們“克羅索”,以致連我們自己也這么叫了,這么寫了,我的朋友們都叫我克羅索。笛福在這部作品中現實主義的重要表現就是使用的地名都是真實存在的,還有一個現實主義的體現就是時間的表達,他在名著中把時間具體到了每一天,通過這樣的描寫,讓我們感覺到故事更加的真實,其可信性也大大提升。
三、與眾不同的敘事藝術
笛福的作品中形成了一種ID一人稱為主要敘述形式的特點因為在笛福的思想中,故事中的第一人稱的敘述人,都是經歷了比較多的罪惡,通過自己積極地懺悔,最后成為富人的那些人。在作品中,這種懺悔的意識在魯濱遜還沒有離開荒島就已經存在了。在荒島上,當魯濱遜感覺到寂寞孤獨,缺少別人幫助的時候,他就會依靠圣經的支撐,因此,他利用圣經的力量成功征服了野人星期五,因為他相信,他們兩個最后都能夠是真心悔過的人,能夠在心靈中懺悔。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作者之所以能夠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進行表達,受到了作者宗教思想的影響。同時,通過使用第一人稱的寫作手法,能夠使讀者與小說之間的距離拉近。這就是笛福小說風格區(qū)別于其他作者的重要特點,正是因為這種方式,才使讀者更加認同小說的真實性,因為任何人都難以不相信別人給你講的親身經歷的真實故事。
結語:
綜上所述,笛福作為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先驅者,很好地繼承和發(fā)展了英國的荒島文學的傳統,把人們的生活通過日常生活中的語言進行描寫,而且寫得有聲有色。在《魯濱遜漂流記》中,作者有效使用了第一人稱的方式,對于其中的情節(jié)進行了比較細致的描述,這樣就使每一個情節(jié)變得特別的真實。語言雖然比較通俗簡潔,但是卻起到了行文流暢的效果。正是因為這種藝術表現手法,使得《魯濱遜漂流記》成為了世界文學史上不朽的著作。
【參考文獻】
[1]蘇艷齋. 《魯賓遜漂流記》藝術手法淺探[J]. 濮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04:92-93.
[2]聞菲. 簡析《魯賓遜漂流記》的人物性格及表現手法[J]. 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1: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