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遠平
【摘要】素質教育要求我們要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身體心理素質得到全面和諧地發(fā)展,個性特長得到充分的培育。這是一項長期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改革。學校教育是我國主要的教學形式,班級授課制是學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因此,作為”班集體靈魂”的班主任應該充分認識到自己所承擔的歷史重任。
【關鍵詞】愛心 情感激勵 群體意識
小學班主任特別是低年級的班主任,是一個復合性角色。當孩子們需要關心愛護時,班主任應該是一位慈母,給予他們細心的體貼和溫暖;當孩子們有了缺點,班主任又該是一位嚴師,嚴肅地指出他的不足,并幫助他改正。因此班主任工作是一項既艱巨而又辛苦的工作。說其艱巨,是指學生的成長,發(fā)展以至能否成為合格人才,班主任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說其辛苦,是指每天除了對學生的學習負責以外,還要關心他們的身體、紀律、衛(wèi)生、安全以及心理健康等情況。下面我就談幾點做法和體會。
一、班主任要用心去愛學生,要有親和力
愛,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核心,一個班主任要做好本職工作,首先要做到愛學生?!案腥诵恼?,莫先乎情?!惫ぷ髦?,我努力做到于細微處見真情,真誠的關心孩子,熱心的幫助孩子。我深信,愛是一種傳遞,當我真誠的付出愛時,收獲的必定是孩子更多的愛!親和力,是建立我們師生感情的關鍵,首先,要語言美,語言是教師傳輸信息的主要載體,直接影響親和力的強弱,所以對學生講話,要親切,一句機智幽默的話語,有時會化干戈為玉帛;一句恰如其分的贊揚遠比冷冰冰的指責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進取心和榮譽感。其次,儀態(tài)美,巴特爾說“愛和信任是一種偉大而神奇的力量,教師載有愛和信任的眼光,哪怕是僅僅投向學生的一瞥,幼小的心靈也會感光顯影,映出美麗的圖像……”。所以,儀表、眼神、動作等儀態(tài),雖然無聲,作用確非常神奇,鼓勵和贊賞的眼神,提醒或刻意制止的目光,真誠的微笑,大方自然又親切的動作,有時勝過苦口婆心的批評和勸說,學生感到我們老師就生活在他們中間,從而大大縮短師生心靈之間的距離。
二、班主任要時刻運用情感激勵
“感人心者莫乎情”,班主任要根據(jù)學生需要和情感之間合乎規(guī)律的聯(lián)系,通過滿足學生某種需求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和情緒。“沒有學生心靈的喚醒,沒有學生精神的參與,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弊鳛榘嘀魅危覀儜哌M學生,走向學生的情感世界,學生的情感零距離接觸,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愛的真誠,讓學生體會到班主任的確為自己著想,讓學生明白班主任就是自己的精神父母。一旦將學生的情感調動起來,就會產生一種情感共鳴,從而會自覺地跟班主任前行或按班主任指引的方向前行。 沒有交流,就沒有教育,就沒有感悟,就沒有情感。走進學生,和每一個學生成為朋友,讓他們尊重我,喜歡我,理解我。就象“班歌”里唱的那樣:處處為你用心,一直最有默契,請你相信這份感情值得感激。
三、班主任要做學生的榜樣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個班級,讓學生能服從一系列的管理制度,積極配合自己的工作,就要讓學生對班主任信服,愿意在班主任的帶領下共同建設班級大家庭。這就需要班主任在學生面前樹立威信,以身作則,做好示范,用積極、正面的形象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俗話說,“正人先正己”就是這個意思。比如:要求學生要講文明懂禮貌,班主任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教育中言語不能粗俗,帶臟字,這樣會讓學生產生反感,會在教師的錯誤帶動下很難糾正過來;要求學生衣裝整潔得體,沒有奇裝異服,而班主任卻不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衣服拖沓、隨意、時尚新潮,還有的年輕班主任熱衷于染發(fā)等等,學生在班主任的影響下,也會忽視自己的外在打扮;要求學生熱愛勞動,積極參與每周一次的打掃除,班主任卻充當指揮者,袖手旁觀,學生勞動起來也非常被動。班主任應該和學生一起參與,學生在班主任的帶動下,勞動的積極性高漲;要求學生之間團結友愛,班主任也要搞好和各科教師、其它同事和學校領導的關系,這樣就會有愉悅的心情投入工作中,和大家共同努力研究如何搞好學生的教育工作。
四、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群體意識
讓每一位學生感到集體的溫暖,而自己又是這集體中的一分子,集體的榮與辱直接與自己相關.要把班集體營造成一個充滿信心,富有理想,積極進取,頑強向上的大家庭.我認為班會,校內集體活動,公益勞動等都是相當好的教育渠道.比如說:組織樹立自信心等方面的主題班會等,讓學生共同探討,自由發(fā)言,啟發(fā)調動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參與意識,特別是對那些學習差的同學要求他主動參與,大膽的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可以看到這些學生的自信心在不斷的提高,收到明顯的效果.另外,多次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和公益勞動,由于班中許多學生是獨生子女,集體意識很淡薄,部分學生"惟我獨尊",不把家長,老師和學校紀律放在眼里,我行我素,強調自己,維護自己,當自己的位置體現(xiàn)不出來時,對他們是很大的打擊,會感到強烈的不適,感到不如別人,導致自卑心理,挫傷自信心.因此,在平時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不斷地教育學生要多參與集體活動,培養(yǎng)學生群體意識和與人合作的能力,以適應社會的需要。
總之,小學期間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特別需要班主任和其他教師傾注更多的愛,這樣學生才能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中學會信任和尊重師長和他人,才能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長,提高學校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許秀聰. 淺析小學班主任工作[J];中國校外教育;2010年11期
[2]劉旭編.經(jīng)營班級――小學班主任工作藝術;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7年4月第一版
[3]陳市.讓愛的種子播種在留守學生的心田[J].新課程教學案例,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