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宏俠
[摘要] 目的 探討瑞舒伐他汀聯(lián)合普羅布考對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影響。 方法 選擇腦梗死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聯(lián)合組和對照組各30例。聯(lián)合組采用瑞舒伐他汀聯(lián)合普羅布考治療,對照組給予瑞舒伐他汀治療。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頸動脈內(nèi)膜厚度、斑塊聲學密度,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hs-CRP水平。結果 兩組治療后TC、TG、LDL-C、hs-CRP水平較治療前均顯著下降,而HDL-C水平顯著升高,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后,聯(lián)合組血脂水平改善程度、hs-CRP下降程度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1)。兩組治療后頸動脈IMT厚度較治療前均顯著下降(P<0.01),聯(lián)合組IMT厚度顯著低于對照組;治療后兩組低回聲斑塊聲學密度顯著升高(P<0.01);治療后聯(lián)合組高回聲斑塊聲學密度顯著升高(P<0.01),而對照組變化不明顯;治療后,聯(lián)合組低回聲斑塊、高回聲斑塊聲學密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 結論 腦梗死患者給予瑞舒伐他汀聯(lián)合普羅布考治療,能夠顯著改善血脂水平,穩(wěn)定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抑制炎癥反應。
[關鍵詞] 瑞舒伐他?。黄樟_布考;腦梗死;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中圖分類號] R743.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5)15-006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effect of rosuvastatin combined with probucol on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for infarction. Methods Selected 60 cases with infar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joint group (3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30 cases). Joi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suvastatin and probucol, and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suvastatin. IMT, plaque acoustic densitometry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lipid and hs-CRP levels were detect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C, TG, LDL-C, hs-CRP of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while HDL-C was higher(P<0.01). After treatment, TC, TG, LDL-C, hs-CRP of joint group were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and HDL-C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1). IMT of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lower than that in the before treatment(P<0.01) and IMT of joint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Low density acoustic echo plaques of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higher than before treatment(P<0.01); High density acoustic echo plaques of joint group after treatment was higher than before treatment(P<0.01)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not obviously; After treatment, acoustic echo plaques of jion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P<0.01). Conclusion Rosuvastatin associated with probucol for infarction 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blood lipid levels, stabilize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and inhibit inflammation effect.
[Key words] Rosuvastatin; Probucol; Infarction;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脫落是導致腦梗死的主要原因,穩(wěn)定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對預防腦梗死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血脂異常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獨立高危因素。瑞舒伐他汀是一種選擇性HMG-CoA還原酶抑制劑,降低VLDL和LDL微粒的總數(shù),改善血脂水平,普羅布考具有調血脂和抗脂質過氧化作用[1,2]。兩者均具有改善血脂水平的作用。本研究對腦梗死患者給予瑞舒伐他汀聯(lián)合普羅布考治療,評價其對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影響?,F(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治療的腦梗死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腦梗死的診斷標準,頭顱影像學證實為腦梗死,排除腦出血、TIA發(fā)作、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②首次發(fā)病,既往無腦卒中病史;③入組時距離發(fā)病1周內(nèi);④均伴有高脂血癥。排除標準:①年齡≥80歲,合并其他系統(tǒng)嚴重疾??;②對所使用的藥物過敏;③惡性腫瘤、急性炎癥、免疫系統(tǒng)疾病、使用免疫抑制劑者;④服用避孕藥、激素類藥物的女性;⑤孕期或哺乳期女性;⑥心源性腦栓塞。60例患者隨機分為聯(lián)合組和對照組各30例。聯(lián)合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齡(60.6±7.1)歲;對照組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齡(61.3±7.9)歲。兩組患者的性別比、平均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治療方法
兩組均根據(jù)患者病情給予控制血壓、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規(guī)治療。聯(lián)合組給予瑞舒伐他汀聯(lián)合普羅布考片治療。瑞舒伐他?。ò⑺估抵扑幱邢薰?,J20090091)每次10 mg口服,每天1次;普羅布考片(齊魯安替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80054)250 mg口服,每天2次。對照組給予瑞舒伐他汀口服,用法用量同聯(lián)合組。兩組患者均治療6個月。
1.3 評價方法
分別在治療前及治療1周后,采集空腹靜脈血檢測患者血清hs-CRP水平,采用膠體金法檢測;分別在治療前及治療6個月后,采集空腹靜脈血,用于檢測血脂水平。血脂指標包括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等。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所有操作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分別在治療前后檢測頸動脈內(nèi)中膜厚度(IMT),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為IMT≥1.0 mm。低回聲斑塊主要以脂質和纖維化沉積為主,高回聲斑塊主要以鈣鹽沉積為主,檢測不同回聲斑塊平均聲學密度值,每個部位測量3次,取平均值。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治療前后血脂、血清hs-CRP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后TC、TG、LDL-C、hs-CRP水平較治療前均顯著下降,而HDL-C水平顯著升高,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后,聯(lián)合組血脂水平改善程度、hs-CRP下降程度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1)。見表1。
2.2兩組兩組治療前后頸動脈IMT厚度、斑塊密度比較
兩組治療后頸動脈IMT厚度較治療前均顯著下降(P<0.01),聯(lián)合組IMT厚度顯著低于對照組;治療后兩組低回聲斑塊聲學密度顯著升高(P<0.01);治療后聯(lián)合組高回聲斑塊聲學密度顯著升高(P<0.01),而對照組變化不明顯;治療后,聯(lián)合組低回聲斑塊、高回聲斑塊聲學密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2。
3討論
腦梗死約占腦血管病的80%,而其中主要以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為主。腦血管病具有高發(fā)、易再發(fā)等特點,而再發(fā)后患者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和致殘率。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我國男性的死亡率更高,并且在35歲后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我國目前腦卒中發(fā)病有年輕化趨勢。腦卒中的高危因素包括可干預因素和不可干預因素。可干預因素可以通過飲食及藥物干預而得到控制,包括血脂異常、高血糖、高血壓等,而不可干預因素包括性別、年齡、遺傳因素等。其中,血脂異常是腦卒中發(fā)生的基礎及重要環(huán)節(jié)。血脂異常包括高膽固醇、高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漿膽固醇水平,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固醇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的首要脂質因素[3,4]。動脈粥樣硬化是腦梗死的病理基礎。因此積極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預防和降低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具有積極的意義。在臨床工作中,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是降脂治療的主要目的。
LDL-C含有較多的膽固醇及膽固醇酯,主要作用是攜帶膽固醇轉運到全身各個組織。體內(nèi)60%的LDL-C吸收入肝臟后被代謝清除掉,剩余約30%經(jīng)過非受體通路被清除,而在這個過程中,LDL-C在血管壁氧化為氧化型的低密度脂蛋白,其不能被低密度脂蛋白受體識別,但是可以被巨噬細胞及平滑肌細胞上的“清道夫”受體識別吞噬,導致大量的膽固醇聚集在巨噬細胞內(nèi),形成泡沫細胞,而泡沫細胞可促進血小板黏附聚集,促進血栓的形成。研究證實,炎癥反應在動脈粥樣硬化過程中具有始動作用,而刺激炎癥因子可加快動脈粥樣硬化的炎癥反應,降低斑塊穩(wěn)定性。其他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等及CRP均在動脈粥樣硬化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CRP是炎癥反應的重要標志性因子,其可通過增加粥樣斑塊內(nèi)脂質的沉積、增加纖維帽的厚度、加重炎癥反應等途徑影響斑塊的穩(wěn)定性[5,6]。
頸動脈斑塊形成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特征,可以反映粥樣硬化的嚴重程度,而頸動脈粥樣硬化的早期表示是IMT增厚,當出現(xiàn)IMT增厚時,說明大動脈的僵硬程度增加,隨后會出現(xiàn)斑塊形成,導致血管內(nèi)徑變小,斑塊破裂形成血栓,最終導致腦梗死的發(fā)生[7,8]。炎癥反應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始動因素,在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和發(fā)作過程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而hs-CRP是炎癥反應的重要指標之一,對其檢測可用于臨床療效的監(jiān)測。
瑞舒伐他汀是一種選擇性HMG-CoA還原酶抑制劑。HMG-CoA還原酶抑制劑是轉變3-羥基-3-甲基戊二酰輔酶A為甲戊酸鹽—膽固醇的前體的限速酶。瑞舒伐他汀的主要作用部位是肝—降低膽固醇的靶向器官。瑞舒伐他汀能增加肝LDL細胞表面受體數(shù)目,促進LDL的吸收和分解代謝,抑制VLDL的肝合成,由此降低VLDL和LDL微粒的總數(shù)[9,10]。瑞舒伐他汀具有延緩粥樣硬化進展、促進斑塊消退、抑制新的病變等作用,降低LDL同時,還能夠改善內(nèi)皮的功能等,促進斑塊穩(wěn)定。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給予瑞舒伐他汀治療,治療后血脂水平及hs-CRP水平顯著下降,而低回聲斑塊回聲密度顯著升高,說明在一定程度上其能夠達到穩(wěn)定斑塊的作用。
普羅布考片具有調血脂和抗脂質過氧化作用。普羅布考通過降低膽固醇合成、促進膽固醇分解使血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降低;通過改變高密度脂蛋白亞型的性質和功能,影響軟磷脂膽固醇酰基轉移酶和膽固醇脂轉移蛋白和載脂蛋白E的功能,使脂質化的膽固醇/總膽固醇比率恢復正常等作用加強血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逆轉運;通過抑制細胞間粘附因子-1和P-選擇素的表達抑制單核細胞粘附到內(nèi)皮細胞[11,12]。因此本品可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及其所引起的心腦血管疾病。普羅布考有顯著的抗脂質過氧化作用,可抑制致炎因子、致動脈粥樣硬化因子的基因表達和自由基介導的炎癥,改善內(nèi)皮舒張功能,從而抑制泡沫細胞和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消退或減少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因此本品可抗血管成形術后再狹窄,并有消黃瘤作用。研究未發(fā)現(xiàn)本品有致癌、致突變作用。普羅布考具有強大的抗氧化、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可以顯著降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從而對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發(fā)揮延緩或預防的作用,降低腦卒中發(fā)生率。在本次研究中,聯(lián)合組血脂、hs-CRP下降程度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后IMT厚度有顯著下降,低密度斑塊及高密度斑塊回聲密度均顯著升高,提示聯(lián)合瑞舒伐他汀和普羅布考能夠顯著降低腦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具有較明顯的抑制炎癥反應作用,并且對頸動脈內(nèi)中膜增厚具有一定的逆轉作用,具有穩(wěn)定粥樣斑塊的作用,能夠有效預防腦梗死的再發(fā)。
綜上所述,腦梗死患者給予瑞舒伐他汀聯(lián)合普羅布考治療,能夠顯著改善血脂水平,穩(wěn)定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抑制炎癥反應作用,從而達到預防腦梗死再發(f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周紀星. 瑞舒伐他汀對家兔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及其機制[J].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5,9(1):12-13.
[2] 吳樂,黎紅華,武強,等. 普羅布考對動脈粥樣硬化兔主動脈白三烯C4的影響[J]. 神經(jīng)損傷與功能重建,2014, 9(5):379-381.
[3] 閆海清,岳學靜,李晶,等. 阿托伐他汀鈣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的療效及對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和血脂水平的影響研究[J]. 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4, 14(20):3931-3934.
[4] 張俊湖,褚旭,彭友敬,等. 強化降脂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血脂及頸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J]. 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4,17(13):15-17.
[5] 林艷梅,羅東,李涵志,等. 中青年腦梗死患者血清UA、hs-CRP水平變化及與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關系[J]. 山東醫(yī)藥,2014,54(15):87-88.
[6] 劉威,呂娟,劉榮麗,等. 阿托伐他汀鈣對腦梗死并發(fā)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及C反應蛋白的影響[J]. 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4,17(12):42-43.
[7] 李玲玲,潘燕. 急性再發(fā)腦梗死患者頸動脈斑塊與高敏C反應蛋白的關系研究[J]. 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 37(8):1016-1018.
[8] 張紹剛,吳均超,符秋宗. 急性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與血清尿酸、高敏C反應蛋白及脂蛋白(a)的關系[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4,18(7):14-16.
[9] 王陽,王巖. 大劑量瑞舒伐他汀治療對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及hs-CRP的影響[J].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5,9(1):93-94.
[10] 劉繼烈. 瑞舒伐他汀對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C反應蛋白的影響[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5):774-775.
[11] 賀曦,王進平,張敏,等. 普羅布考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jīng)功能變化及血清S100β、NSE、hs-CRP的影響[J].重慶醫(yī)學,2014,43(30):4102-4104.
[12] 費志永,李振龍,董宏,等. 阿托伐他汀鈣與普羅布考口服對ACS患者血清Lp-PLA2及hs-CRP水平的影響[J]. 山東醫(yī)藥,2014,54(15):81-82.
(收稿日期:2015-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