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松陽
摘 要:建筑防水的作用是防止雨水,地下水,工業(yè)與民用給排水等,對建筑物某些部位的滲透侵入,而從建筑材料上和構造上所采取的措施。文章就地下室結構防水防治辦法進行簡談。
關鍵詞:滲漏部位;滲漏治理;變形縫治理;孔洞滲漏治;塔吊基礎;后澆帶
前言
隨著我國經(jīng)濟建設的發(fā)展,基礎建設與高層建筑的地下工程不斷增多。如人防、地下商場、車庫、過江隧道等都面臨著水患滲漏的侵害。由于各地的地質(zhì)結構、水壓、建筑設施不同,長期以來,還找不到一種規(guī)律性的、行之有效的防治辦法。這是我國,仍至世界,至今仍是不能有效解決的一大難題。因水患無形,又從四面八方包圍著地下建筑設施,真是無孔不入,防不勝防,給人民生活和財產(chǎn)所造成的損失不計其數(shù)。
以某項目為例,該項目總建筑面積30余萬平方米,地下結構建筑面積就達7萬多平方米。該建設項目2009年立項,2010年實施,2013年進戶。但是,地下結構未能投入使用。理論上2012年該項就應投入使用,超期一年地下結構依然不能使用,其原因是地下室結構防水工程失敗,負二層地板和外墻側壁大面積漏水,致使負二層電力、消防設備和自動泊車系統(tǒng)無法安裝使用。經(jīng)過專家論證,根據(jù)地勘報告,該地是第四紀松散層孔隙潛水,地下水賦存于中,粗砂層中,地下水位埋深8.70m-10.60m(大連高程系120.52m-122.35m)。而底部為2層地下車庫結構,埋入地下約12.2m,處于地下水位密集區(qū)域。地下水將對地下室產(chǎn)生浮托力和高擠壓力,穿透結構層和原防水層,加之場地內(nèi)由于上下水管線滲漏造成局部上層滯水,且涉及設計,施工、材料、維護等多方面不足因素,而造成大面積,多點漏水,嚴重影響著建筑物使用功能。
目前國外已部分采用CMC靜水壓力釋放層技術來改變土層動態(tài)滲流壓,使基底水壓保持固定值,控制地下水浮力對結構體的影響和保持地下室干燥功能的工藝方法,但是被否定了。本著“堵排結合,因地制宜、剛柔相濟、綜合治理”的原則,決定由江蘇具有國家二級防水資質(zhì)證書的專業(yè)施工隊伍來承擔治理任務,操作人員必須經(jīng)過專業(yè)培訓、考核合格、持證上崗方可施工。通過調(diào)查、研究、攻關,我們會同專家、設計、監(jiān)理、施工方,制定了一套將水患無形變有形的治理方案并治理成功,現(xiàn)供大家探討或借鑒。
1 滲漏部位的確定
混凝土結構滲漏水一般在施工縫、柱根、后澆帶、交界處,不同材質(zhì)接縫處,柱網(wǎng)中部墻板、底板、塔吊基,隆起板管線孔等部位,滲漏點大小一般有點、線、面三種。
2 滲漏治理方案
2.1 變形縫治理方案
變形縫是防水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存有“十縫九漏”之說,因此變形縫的滲漏已成為地下工程的通病之一,究其原因,除變形縫施工難度較大外,原來設計的防水措施只考慮一道可卸式鋼板伸縮片防水線過于單薄,應考慮多道防水線,剛柔結合的復合防水構造形式,才能適應變形縫密封的要求。將變形縫內(nèi)的原嵌縫材料清除鑿槽,深度約10cm,在漏水較大部位埋設引水管,把縫內(nèi)主要漏水引出縫外。然后打注槳眼,采用高壓分子雙液化學注漿,當兩種化學液體混和后即發(fā)生聚合反應,30秒鐘初凝,3分鐘終凝成膠體。注漿可注入0.1mm以下的裂縫,漿液可在潮濕,水速大,水量多條件下凝膠,具有抗?jié)B性好,遇水膨脹,耐侵蝕等特點,膠體抗壓強度0.01-0.06mPA,抗拉強度為0.02-0.04mPA。以封閉水流通道及裂縫、變形縫。再用雙洋高分子納米材料做5-10mm防水層,粉刷2-3mm JS型聚合物一水泥基晶復合防水涂料即可。
2.2 后澆帶、柱根、電梯井、集水坑滲漏治理方案
后澆帶是整個墻體防水中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由于不能立即同步澆筑,必須等主體封頂后才能進行混凝土的澆筑工作,期間可能經(jīng)過很長時間,在澆筑后磚墻混凝土與底層防水層相隔不能起到多道設防的作用,一般滲漏呈線狀。凡呈線狀流水部位采用槽型注漿法,做法為沿出水部位鑿槽4-5cm深,槽寬度為3-4cm,進行槽內(nèi)清理后,預埋橡膠管,管的直徑根據(jù)水的流量而配置,每隔1-1.5m埋一只出水管頭,然后抹上高強度封口料,立即抽出橡膠管,待槽上面封口料干燥達到強度后,進行高壓高分子注漿,使?jié){液通過壓力進入砼的孔洞及縫隙,可達到立即止水的效果,再將剔鑿處重新分層抹兩遍防水素漿和砂漿即可。
2.3 底板,墻面及其它孔洞滲漏治理方案
采用鉆孔注漿法,其優(yōu)點是止水部位較深,可更接近水源頭部位,滲透范圍廣,每眼輻射可達1m左右,如果遇鋼筋部位更能沿保護層深入,同時形成包襄鋼筋保護膜。做法為沿出水點鉆孔,直徑16mm,孔深根據(jù)出水情況10-25cm不等,再進行高壓注漿,使?jié){液滲透至孔深范圍內(nèi)的各個滲漏層面,從而形成立體式全方位防水堵漏。在注漿完成后用快凝水泥漿將鉆孔封閉抹平,然后在車庫底板(含主樓底板)后澆帶、墻根、柱根以內(nèi)區(qū)域約2m*2m間距進行平行鉆孔注漿施工,使整個防水底板,地下剪力墻受高分子滲透材料均勻保護,徹底阻斷四面八方水源,以免堵住A點,水又尋找新的薄弱B點,C點滲出,達到大面積最終治水堵漏目的。
2.4 穿墻管線滲漏治理方案
將穿墻管四周松動的混凝土鑿開,在清理干凈后,用防水嵌縫油膏熱灌注冷凝作防水層,經(jīng)檢查無滲漏后,在表面分層抹壓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或抗壓密封劑15mm左右與基面齊平即可。
2.5 原塔吊基礎明顯漏水治理方案
先將原塔吊基礎部位的砼構筑物進行破拆至底板層,均勻安插3個導流管,使涌水自導流管自然引流至附近集水坑抽排出地下。在塔吊基礎及隆起板范圍內(nèi)進行鉆孔注漿,注漿材料選用P.0425水泥漿料,內(nèi)摻水泥快速膨脹劑,配比為1:0.5:0.015,至少用兩臺高壓注漿設備同時快速注漿。然后在原防水底板頂面刷涂2遍K11防水漿,使之達到隔離阻水目的。再澆筑抗?jié)B鋼筋砼二次底板,待砼達到強度后進行導流管高壓高分子注漿,使?jié){液沿導流管注入素沙土墊層和底板部位,形成防水保護膜,同時撤除引流管,進行鉆孔封堵工藝流程,從而完成全面防水堵漏施工。
3 總結該案例經(jīng)驗教訓
(1)抗浮設計應給予足夠重視,盡量增加底板剛度,抵抗變形。
(2)材料選型要適合地域條件特點,可以更好地發(fā)揮材料性能。
(3)細部結構不應大意,合理的選型往往會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4)施工措施應在經(jīng)濟與安全兩方面慎重選擇,偏重于安全考慮,就長遠看更為合理。
4 結束語
水患無形,補救措施再好也是無奈之舉,拖延項目投入使用,成本提高。因此還是要從項目設計調(diào)研入手,選擇適合的設計方案,適合的地下防水材料,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地下防水問題。
參考文獻
[1]楊勝,等.建筑防水材料[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7,7.
[2]李戰(zhàn)雄.房屋建筑中防滲漏的監(jiān)理[J].大眾科技,2005(10).
[3]俞磊,高艷.建筑防水與堵漏技術[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