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慧慧
[摘 要] 育雛技術的好壞,不僅影響著雛雞的成活率,還與以后雞的生產(chǎn)性能的高低和和體質健康狀況有著密切的關系,必須做好周密的育雛計劃、做好育雛前的準備工作、選擇合適育雛的方式、做好雛雞的飼養(yǎng)管理和做好雛雞的疾病和預防方面工作,才能育雛成功。
[關鍵詞] 阿勒泰土雞 育雛 技術
[中圖分類號] S83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5)09-0275-01
阿勒泰土雞的育雛階段一般是指從小雞出殼到脫溫前需要人工給溫的階段,一般為0~6周齡。育雛是雞群生產(chǎn)周期的關鍵階段,只有體質健壯、發(fā)育良好的雛雞,才能充分發(fā)揮生產(chǎn)性能。
1 制定合理的育雛計劃
育雛一般按照“全進全出”的原則實行,育雛批次和每批次的飼養(yǎng)數(shù)量由年育雛量來確定,選擇合適的育雛季節(jié)。在阿勒泰地區(qū),春季和秋季對育雛來說,較其他季節(jié)適宜一些,對育雛舍和育雛設備要盡量合理利用。育雛數(shù)量一般要比成年雞數(shù)量大概多出10%,避免進雛過多,飼養(yǎng)的密度過大,相應地引起死亡率的增大;如果進雛數(shù)量太少,就會引起設備和人員的浪費,造成經(jīng)濟效益降低。合理計算飼料需要量,根據(jù)是否自配料,在什么階段自配料,計算飼料原料需要量,特別是蛋白質飼料需要量。飼料、藥品的準備育雛前必須按雛雞飼養(yǎng)標準擬訂的日糧配方預先備好飼料,藥品。
2 準備育雛前的工作
2.1 育雛設備的清潔與消毒
雛雞放進雞舍前,先把雞舍的門窗等處進行全面的檢查和修理,要將育雛室徹底打掃干凈,然后用高壓水槍進行沖洗,沖洗后用2%火堿水沖刷地面、墻壁,再用福爾馬林熏蒸消毒,用高錳酸鉀14g/m3、福爾馬林28mL比例進行混合熏蒸消毒,密閉1~2天后備用。飼槽和飲水器要用1%苛性鈉溶液進行清洗消毒,再用水沖洗干凈,曬干備用。
2.2 育雛舍的溫度控制
在進雛前2~3d要做好育雛舍預熱試溫工作,雞舍內溫度最好達到33~34℃。并且恒溫,如果用爐火燒煤取暖,應該特別注意預防煤氣中毒。
2.3 育雛方式
阿勒泰土雞育雛方式一般采用網(wǎng)上育雛。網(wǎng)上育雛是利用網(wǎng)面代替地面,可以采用鐵絲網(wǎng)、塑料網(wǎng)、木板條等制作網(wǎng)面。網(wǎng)上育雛的優(yōu)點能大幅節(jié)約場地,提高房舍的使用效率,一般網(wǎng)面距離地面高度為50~60cm即可,網(wǎng)眼可取1.25cm×1.25cm。網(wǎng)上育雛時,糞便可以通過網(wǎng)眼漏下,所以雛雞不在與糞便直接接觸,從而減少了病原再污染的機會,能有效控制球蟲病和雞白痢的發(fā)生,但對飼料營養(yǎng)的成分要求較為全面,否則雛雞易患營養(yǎng)缺乏等病癥。
3 雛雞飼養(yǎng)的管理
3.1 雛雞的飼養(yǎng)
雛雞進入雞舍后,休息片刻即可喂水,初飲的水中可加1%葡萄糖或復合維生素,以補充營養(yǎng),水溫以18~24℃為宜。雛雞的開食,一般在出殼后24~36h進行。開食飼料要新鮮,最好為顆粒飼料,營養(yǎng)豐富且易消化。一般采用全價配合料,也可采用碎玉米粒。為了便于雛雞采食飼料,可把開飼料直接撒于塑料布上,以后再慢慢過渡為雛雞專用飼槽。飼喂應據(jù)“少給勤添”的原則,一般15日齡前每3h飼喂1次,以后每4.0h飼喂1次。飼料最好采用濕拌料,也可采用顆粒料,一般不采用干粉料。每次喂飼的飼料量不宜過多,以免在高溫條件下殘剩料變味、變質。
3.2 雛雞的管理
3.2.1溫度 育雛期間成功的關鍵是要有適宜的溫度,它將直接影響到雛雞對體溫的調節(jié)、采食、飲水等一些環(huán)節(jié)。育雛溫度分為育雛器內溫度和室溫。在飼養(yǎng)中強調的是育雛器內的溫度。育雛器的溫度1周齡35~32℃,前三天一定要保持在35℃,以后每周降低3℃。育雛室溫度在雛雞1周齡時,要以32~35℃為宜,以后每個星期降低2~3℃,直到與室溫20℃相符。育雛溫度切忌忽高忽低,一般飼養(yǎng)人員要做到會“看雞施溫”,正確地控制育雛的溫度。
3.2.2濕度 前10d,要避免育雛室干燥,可在舍內放置水盤,往地面灑水,最好是直接在爐子上燒水,保持開水狀態(tài),使相對濕度控制在60%~65%,防止雛雞體內水分散發(fā)過多而脫水。10日齡以后,如果舍內過于潮濕,雛雞易患球蟲病,因此要保持育雛舍的干燥,相對濕度控制在50%~60%。
3.2.3 通風換氣 育雛舍在室內高溫、高濕條件下,易產(chǎn)生大量的氨氣和硫化氫,使雛雞患呼吸系統(tǒng)等疾病,會影響到雛雞生長發(fā)育,甚至可能會造成雛雞量死亡。保持雛雞舍空氣清新要進行適當?shù)耐L,這樣有利于雛雞健康生長,在通風的同時要保持舍溫, 雛雞要避開冷風吹向。
3.2.4光照 在白天時,對雞舍要盡可能的采用自然光照,夜晚在采用人工對光照,人工光照度不宜過強,否則會影響雛雞休息,還可能引起雛雞啄癖的發(fā)生。
4 雛雞疾病的預防
雛雞抗病力差,飼養(yǎng)密度高,一旦發(fā)生疾病,死亡率高,損失較大。堅持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防重于治”的原則,育雛期間必須嚴格執(zhí)行消毒防疫制度。雛雞的飼料存放時間不易過長,應避免飼料受潮后,引起雛雞食用發(fā)霉的飼料后中毒。育雛期間要嚴格遵守本地免疫程序,有些病毒會引起比較嚴重的傳染病,適應對雛雞的定期免疫接種特別關鍵。對15日齡以下的雛雞,以預防雞白痢為主,飼料中可以添加一些氟苯尼考、恩諾沙星等藥物,15日齡以上的雛雞要以預防球蟲病,可以選用氨丙啉、地克珠利和氯羥吡啶等交替使用。
參考文獻
[1]琚杰龍,桂碩,桂昌勝,等.雛禽共育技術[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上半月),2006(10):129.
[2]朱永飛,王飛,賀文清.春季雛雞培育的技術要點[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9,30(2):59.
[3]侯英,高林梅.雛雞飼養(yǎng)中應注意的問題[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9,3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