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堯
文學判斷永遠是唯心的,尤其是一個故事,一篇小說。隨著物質(zhì)文明的發(fā)展,哲學思考的演進,小說從形式和內(nèi)容上都有巨大的變化,但小說的立足點是不動的,它只能以揭露人性作為基本出發(fā)點。推而言之,這也是整個文學的必然歸宿,對文學本身來說,并不存在著任何超越性,所能超越的只是我們將文學本身作為材料來運用時的主觀意念,如弗洛伊德以哈姆萊特來驗證他的泛性的心理分析理論;如從倫理觀念來禁毀《金瓶梅》或《查泰萊夫人的情人》,質(zhì)言之,這并非文學層面上的事。
這也如同我們對《小城風云》一書的態(tài)度。這本小說,我們可以將它歸入通俗小說的范疇。先進的總是通俗的,因為無論從人物的形象上還是從語言風格上,它都不具有典范意義,但作為通俗小說本身來說,它還是一部相當不錯的作品,其戲劇性的場面也相當多,因而倘若制成影片,也是一部相當好的素材。
小說中的三個主要人物基思·蘭德里、安妮·普倫蒂斯、克利夫·巴克斯特,關(guān)系很清楚,各自的性格也非常鮮明?;迹绹醒肭閳缶滞艘凵闲?,他和安妮是舊情人,感情相當篤厚,可惜在中學和大學的六年甜蜜光陰之后,基思奔赴了越南前線,安妮出于失望和無奈嫁給了警長克利夫。他們?nèi)齻€人年輕時都生活在一個小城里,并且在同一個中學里讀過書。而二十五年之后,基思退役歸來,與安妮重燃舊情,故事于是展開。基思性格沉穩(wěn)寬厚,感情專一,一直獨身;安妮熱情浪漫,富于冒險精神;克利夫卻貪婪粗暴,殘忍好色。
小說的線索簡潔明晰,使整部小說的布局很嚴密,讀者不必要費力去思考一些過分節(jié)外生枝的事,值得注意的是小說的前幾章在結(jié)構(gòu)上的戲劇化是很明顯的。譬如,第一章描寫基思的回鄉(xiāng)和他的感慨,第二章?lián)Q了一景,寫到安妮的思考,第三章仍然落在基思的主題上,這與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中戲劇場景在威尼斯和貝爾蒙之間的變化相似。另外,作為一部長篇小說,整個故事的發(fā)生只在短短幾個月內(nèi)完成,實質(zhì)上是“三一律”的延續(xù)。但戲劇的五幕是有限的,而小說在長度遠遠超過戲劇的情況下使用戲劇化的手法,這樣的緊縮必然導致情節(jié)結(jié)構(gòu)的緊湊和激烈。
因而我們更可以進一步對情節(jié)本身做分析。讀者完全有可能不費力地一口氣將小說讀完,因為其中每個情節(jié)幾乎都是生動的,而且語言通俗,不存在任何理解上的障礙。例如安妮用槍威脅克利夫的一個場景,其中不免有適當?shù)目鋸垼ㄟ@是使情節(jié)生動化的基本手段之一),把安妮許多年來默默忍受的壓抑以及克利夫色厲內(nèi)茬、恃強凌弱的本性暴露無疑。安妮往天花板上的一槍巨響,將克利夫嚇出尿來,這在一定程度上隱喻了壓抑既久所爆發(fā)出的力量,另一方面也預示了克利夫死于安妮之手的命運。
小說中也不乏性描寫,這是二十世紀以來最突出的藝術(shù)現(xiàn)象之一。事實上,對小說、電影、繪畫之中這類性的描寫,我們并沒有充足的理由去反對或提倡它?!缎〕秋L云》中的描寫,除了刻意表現(xiàn)克利夫的好色和變態(tài)外,在手法運用上多少損害了作者的原意,因為其中的描述仍然屬于淺層的,遠遠沒有達到勞倫斯的深度,有些甚至是不必要的。
然而,作者在刻畫人性上著了不少力。即使感情深厚如基思對安妮——二十五年來基思念念不忘安妮,但從他們的談話內(nèi)容來看,他們之間的愛意在二十五年來并沒有得到提升,盡管安妮曾經(jīng)攻讀博士學位,而他們倆都曾是優(yōu)秀的大學畢業(yè)生。作者以此體現(xiàn)出知識對人的本性來講,其作用并非如何巨大,基思和安妮之間的愛始終只是一種性愛;而克利夫需要的是征服的快意,所以每每顯得壓抑;對安妮來講,她是不愿屈服的,所以基思對她更適合一些。作者并非要把基思作為英雄來歌頌,而最后一節(jié)中安妮對克利夫的殘忍似乎也足以與克利夫的壓迫相當。在這一點上,作者故意淡化了善與惡的界限,進一步揭示出人性的善惡并非如表面上那么簡單。
除此之外,作者插入了鄉(xiāng)村與國際都市的物質(zhì)文明的發(fā)展及兩種環(huán)境中觀念的對比,對華盛頓,基思是既愛又恨,因為骨子里他是一個鄉(xiāng)村里的人,安妮則對它并不十分感興趣,克利夫卻滿足于狹窄的斯潘塞城及他的有限的權(quán)威。作者一方面反對美國政府的專橫,一方面又表現(xiàn)出部分人(例如基思的上司查理)對高度發(fā)展的都市文明已不可割舍。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還創(chuàng)造了其他一系列形形色色的人物。例如比利·馬隆,基思的中學同學,他是一位退伍老兵,妻子被克利夫奸污了,于是每天縱酒度日,還常受克利夫及其下屬的欺凌,他自愿幫助基思對付克利夫,卻慘死在克利夫的槍下。作者著墨并不多,卻極盡了比利的慘狀,更烘托出社會的日漸冷漠和人情的逐步消逝,甚至基思,除了對安妮以外,其人生的態(tài)度也是冷漠的。又如威爾克斯牧師,仍然保持了舊時代的溫情。
一部小說,其價值的大小可以說完全在讀者。一部成功的作品固然有多方面的價值,而讀者的取舍則完全不同?!缎〕秋L云》這部作品,對大部分人來說大約也只是一部通俗小說的價值,戀情、暴力、變態(tài),完全是流行的主題,必須承認,對通俗小說進行深入的思考是困難的,它沒有驚人的語言,沒有充滿哲理的句子,甚至沒有任何值得記憶的東西。
然而我覺得如同許多描寫現(xiàn)代社會的較成功的小說一樣,我們可以窺見現(xiàn)代美國社會及我們的正在發(fā)生巨大變化的社會的一些真面目。光輝理想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各種觀念都在急劇崩潰,人的價值漸漸縮小,有的甚至只是一個代碼、一個符號而已。就像《小城風云》這部小說里,對克利夫來說,基思、安妮有價值,而他的下屬,或者像比利這樣的人,其價值為零。反省到我們自己身上,我們在許多情況下只是毫無價值的,我們在所有人眼中的價值總和也小得可憐。
因此,冷漠的小說自有其冷漠的作用,它對我們進一步的教誨意義在于我們對自己的定位。一旦人人都能確定自己的價值,準確定好自己的地位,也必然是社會安定的一個最重要的前提。
《小城風云》的全部意義略如上述,我想,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倘能積極思考,會有更多意義的取舍。
我們將不停地探索
而我們一切探索的終局
將是到達我們的出發(fā)地
并第一次認識這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