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摘要】幽默是由語言的各種要素變異使用而產(chǎn)生的一種具有審美情趣的言語行為(竇川川,2007),它在人們的現(xiàn)實交際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英漢幽默語在形成、發(fā)展與使用過程中存在相似之處,但又不乏差異性。本文主要從英漢幽默語的語言因素,社會因素,人為因素三方面對英漢幽默語的理解障礙進行了分析,指出在跨文化交際中,英漢幽默語的差異是交際能否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
【關(guān)鍵詞】英漢幽默語;理解;障礙
幽默作為一種特殊的語用現(xiàn)象,是一國社會文化發(fā)展的產(chǎn)物。幽默語的使用在跨文化交際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幽默語的準確解讀是跨文化交際能否順利進行的一個重要因素。近年來,許多學(xué)者對英漢幽默語進行對比分析,探索研究了社會文化因素對解讀幽默語的影響,卻忽視了語言自身因素以及人為因素在幽默語解讀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幽默語的社會文化因素的同時,從語言因素和人為因素入手,分析幽默語的理解障礙,從而引導(dǎo)人們正確理解和使用幽默語。
一.語言因素
每一種語言都有其獨有的特點,英、漢語在語音、詞匯、句法結(jié)構(gòu)上都存在差異,這些差異直接導(dǎo)致幽默語的理解障礙。
例1:A:“Why cant a bike stand up by itself?”
B:“I dont know.”
A:“Because its two-tired!”
英語中的too 與 two 發(fā)音相同,而tired 作為形容詞既有“疲勞的”,又可作“裝有輪胎的”之意,一語雙關(guān),幽默盡顯,若對此毫無所知,那么幽默意味將會喪失殆盡。
例2:A:“Do you ever draw picture in the nude?”
B:“No,I usually wear a jacket!”
句中in the nude 既可以修飾主語you,又可以修飾謂語draw picture,聽話者會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做出回答而產(chǎn)生一定的幽默效果,這樣的現(xiàn)象在漢語中是十分少見的。
二.人為因素
(一)生理因素
人的智力狀況、年齡和性別不同,理解和使用幽默語也不同。兒童幽默語對成人來講可能笑料全無,而兒童對成人幽默語也是感知甚少。另外,一些在男性間流傳的幽默對于女士來講是有失體面,甚至是污穢不堪的;而對于一些女士之間觸及隱私的幽默,在男士看來更是不知所云,莫名其妙。
例3:A:“You are in love! Look at you! Make sure youll get her a big diamond.If you dont have a big diamond,you have to have something else,you know.”
這樣的幽默對兒童來講,毫無笑料。
(二)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分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幽默語的理解中,智力因素是基礎(chǔ)性的,非智力因素起起動、導(dǎo)向、維持與強化的作用。聽者必須在有限時間內(nèi),運用想象力、思維力將說者所要表達的幽默感內(nèi)容解析出來,才能體會幽默的妙處。
例4:父親:“你為什么從第二頁開始寫?”
兒子:“因為老師說‘萬事開頭難!”
如果例句中的父親行事古板,缺乏幽默感,很可能對孩子大發(fā)雷霆;相反,如果父親性情開朗,幽默風(fēng)趣就會為孩子的聰明伶俐,幽默可愛而感到欣慰和自豪。
(三)個人經(jīng)歷
成長經(jīng)歷和社會分工不同,對事物的看法也不同,影響幽默語的理解。
例5:“一年有幾季,分別叫什么名字?”
“一年有兩季,淡季和旺季?!?/p>
如果對商業(yè)活動一無所知,不知道買賣活動有淡、旺季之說,就很難體會例句中的幽默。
三.社會文化因素
(一)地理環(huán)境不同
地理環(huán)境不同,人們對世界的認識就不同,中國是內(nèi)陸國家,農(nóng)耕文明發(fā)達,小農(nóng)思想濃重;英國位于島嶼之上,航海業(yè)發(fā)達,英國人思想超前,勇于探索。所以會有例7這樣的幽默。
例6:黑土:“下一步我準備領(lǐng)她出去旅旅游,走一走比較大的城市。”
主持人:“好想法?!?/p>
黑土:“去趟鐵嶺,度度蜜月?!?/p>
(二)歷史文化不同
每一種語言都承載著不同的文化積淀,語言的理解要建立在特定的歷史文化基礎(chǔ)之上,幽默語的理解也不例外。如:
例7:B:“Lena,why dont you play something for our guest?”
C:“Because were not in the Jane Austens novel.”
簡奧斯汀的作品里多有溫柔嫻雅的女子,如果對此不知,就無法理解例7中的幽默效果。
(三)風(fēng)俗習(xí)慣不同
中西方風(fēng)俗習(xí)慣不同,這也是解讀英漢幽默語的障礙之一。
例8:A:“It seems that you and Selena find the mistletoe everywhere you go.”
B:“I think she has a kissable cheek.”
在歐美國家,圣誕節(jié)的時候,青年男女在槲寄生枝之下親吻,例句中就用了這樣的習(xí)俗,幽默的指出二人kiss all the time。
四.結(jié)語
幽默語是語言中的瑰寶,為語言的使用和發(fā)展提供了更廣泛的空間。英漢幽默語的形成和發(fā)展既有其相似之處,又在語言本身、語言使用者自身以及社會文化等方面存在著差異,而正是這些差異導(dǎo)致了人們在跨文化交易中對英漢幽默語的理解障礙。我們的研究表明,人們在理解和使用幽默語時,可以試著從語言因素、社會因素和人為因素三方面著手,深入分析和研究,以求減小英漢幽默語的理解障礙,為東西方跨文化交際開創(chuàng)新的篇章。
參考文獻:
[1]竇川川.英漢幽默語意義體現(xiàn)的異同[J].外語教學(xué)考試周刊,2007(53)
[2]朱雨竹.英漢幽默語言對比及翻譯策略[J].科技信息,20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