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琳 羅剛淮
教室是學生在校學習和生活的最主要的場所,教室有無文化或者有怎樣的文化,實際上投射著這所學校的影子,濃縮著這所學校的思想理念和文化精華。所以,考察一所學校,有經(jīng)驗的專家、校長都喜歡鉆教室,看過這間到那間,連續(xù)看了不同年級的幾間教室,對這所學校的情況也就大致了解了。那么,教室到底隱藏著什么秘密,我們不妨走進教室,走近學生。
一、生言生語
走進某校8年2班的教室,教室大小適度,室內4套桌椅擺放整齊,教室前后兩塊黑板,前黑板旁邊墻上貼著中學生守則和學校禮儀常規(guī),下面還貼著課程表、作息時間表、班務分工表和值日安排表。后黑板是一期關于“五四”青年節(jié)的主題板報,黑板左邊貼著一張考試卷,上面有紅筆學生答卷和教師批改的痕跡,估計是一張優(yōu)秀學生的試卷,另一邊則貼著剛剛測試后的分數(shù)單,沒有排名,但是孰高孰低一目了然。我們隨機訪問了幾名同學,問問他們對教室應該怎樣布置,他們略作思索,便紛紛發(fā)言了:
A同學:教室布置應該活潑一些,適當帶些娛樂性質的內容,因為我們學習太緊張了,壓得氣都喘不過來了,教室里多一些娛樂,可以調節(jié)我們的身心,課間休息時可以看看畫報、笑話,放松放松,還可以貼一些歌星球星,大家聊起來心情愉快,這多好啊。
T同學:教室是學習的地方,不適宜太花哨,那樣容易分散注意力,影響學習。我覺得教室就應該主題集中,專門談學習,可以介紹優(yōu)秀學生的學習事跡和經(jīng)驗,布置一些名言警句提醒我們立志、珍惜時間。古人不是有座右銘嗎?其實不也是起這個提醒作用么?
H同學:教室布置最應該有書,有書才有文化,有書可以讓人放松,也可以給人激勵。所以,學校應該在每個教室設立一個圖書角,有書架圖書,有好書推介,有讀書評論和讀后心得,也可以介紹一些讀書的方法、古人讀書的趣事等等。最好還可以有杯咖啡,一邊喝咖啡一邊閱讀,那感覺太美了。
走進某校3年3班教室,教室寬敞明亮,五十套桌椅布列其中居然還有活動空間。教室前面專門有張貼欄,里面貼著班規(guī)校紀以及各種圖表。教室兩邊貼著幾張名人偉人頭像格言,教室后墻上面是黑板,是一期關于環(huán)保綠化的黑板報,下面則是五花八門的東西,有的是手工作品,有的是繪畫,有的寫了幾句像詩一樣分行的話,有的卻是剪報,還有一件作品很雷人,是一只死老鼠。聽一位學生介紹說,這是他爸爸跟他一起做的鼴鼠標本。小學生很熱情大方,于是,我們就攀談起來:
B同學:我很喜歡我們的教室,很漂亮,也很有趣。我們的教室都是我們自己布置的,你看這墻壁上的東西都是我們自己做成的,老師說,那塊地方送給我們了,我的地盤我作主。有一個人負責的,他是主編。也不是想貼什么都行的,必須在晨會上把作品展示給大家看,還要說明它的好處,然后大家贊成的就舉手,主編說超過半數(shù) 25人,他就可以把東西貼上去了。
S同學:我喜歡這個學校,但是我不喜歡后面的墻。因為這個墻太亂了,不美觀。有的人還在上面寫字,有些臟兮兮的。我是這學期才轉過來的,我們以前的學校老師都是自己布置,不要同學們做,她布置的很漂亮,上面有很多的卡通漫畫,還有笑話故事。她還會寫詩呢,把自己寫的詩貼在上面,說是班歌。后來,她還請音樂老師譜曲,教我們唱呢。
G同學:我也是這學期轉過來讀書的。我以前的學校教室都是老師布置,很簡單,沒有這么多東西。他說小孩子要專心學習,不能盡想著玩的東西,所以,教室的墻壁都是空空的,最多貼幾張獎狀和古詩。我還是喜歡這里的教室。自己有作品發(fā)表在上面很開心。別的小朋友都夸我用紙折的蜻蜓很有趣,都讓我教他們。他們很快就學會了。我們班的唐熙會玩魔方,老師讓他把魔方掛在墻上,大家下課就纏著他教怎么玩魔方,后來他就教了。我學會了,有的同學學不會。
二、子曰師云
我們訪問學生時一并采訪了幾位老師,他們對教室文化布置各有不同的看法,整理如下:
文老師:教室布置搞那么復雜華麗有什么用?。坑植皇怯變簣@。教室里有一塊黑板報就足夠了,學生需要寫啊畫啊盡可以得到鍛煉,為什么非要搞那么個欄目才行?。繘]那個必要。最多貼些班規(guī)公約和課程表。教室布置應該本著簡潔、大方、適用為原則,不需要太繁復,也不能用太艷麗的、容易引起學生頻頻關注的色彩、造型,以免學生分神。低年級的教室可以適當布置漂亮一些,但也不要花費太多的時間精力,畢竟教學是主要的。
秦老師:教室文化布置應該多讓學生參與,可以讓他們準備作品,還可以讓他們參與設計張貼,以及日常維護。因為學校里的每一件事其實都富有教育意義,都是教育的資源,加以開發(fā)利用,就可以鍛煉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有的老師嫌學生做不好,評比得不到獎,所以喜歡自己親自做,我覺得這些都太功利了,學生得不到鍛煉和成長,好好的教育資源給浪費了,自己還累得要命。
鄧老師:學校是供學生學習的場所,每一處都應該富含教育的意義。當然其呈現(xiàn)的方式可以多樣化,顯性的隱性的都可以,但不能沒有。教室是學生在校時間最長的場所,大部分的學習、生活都在這里,如果徒有四壁而無內容,豈不可惜?所以,我覺得教室文化布置非常重要。一個真心從學生發(fā)展成長著想的班主任都一定會將教室布置得很有文化,很富個性特色。比如,有的老師根據(jù)節(jié)日時序,收集各種節(jié)日的風俗民情,張貼墻上,形成一個傳統(tǒng)文化序列;有的老師設立一個名人偉人專欄,收集他們的照片、事跡、格言,定期更換;有的老師根據(jù)小孩子喜歡畫畫寫字的特點,專門開辟一個涂鴉墻,讓學生在上面創(chuàng)作作品;還有的老師發(fā)動學生自己布置其中一部分或者全部內容,提出布置要求,教給他們方法,鍛煉了學生,內容又貼近學生的生活,很受學生的歡迎。
三、筆者思考
杜威曾經(jīng)說過:“要想改變一個人,必先改變他的環(huán)境;環(huán)境改變了,他就被改變了。”這里說的環(huán)境包括硬件環(huán)境和軟環(huán)境(人際關系和氛圍等),而教室的文化氛圍自然包括其中了。每到開學初,有經(jīng)驗的老師總是首先進行教室的環(huán)境布置,從黑板報到學習園地到名人名言到歡迎標語等等,努力營造出一種溫馨快樂積極上進的氛圍。因為,一個好的教室布置,最能體現(xiàn)出班級的建設、文化,還能讓學生產生環(huán)境的認同感、歸屬感,于潛移默化之中達到育人之目的。
但是,現(xiàn)實生活中也有不重視或反對教室文化布置的現(xiàn)象,認為干擾學習;有敷衍的,布置儉省內容單調甚;有理念落后的,應試思想功利思想嚴重影響其思維方式;有觀念陳舊的,布置內容成人化,缺少童心童趣,追求的旨趣與學生存在著鮮明的代溝……諸如此類,使得教室僅僅只是幾堵墻壁搭起來的東西,根本沒有形成文化。
那么,如何布置教室,建設特有的教室文化呢?筆者以為:1、教室布置的基本要求是熱情撲實、美觀大方、整齊清潔,應力求墻白地平,幾凈窗明,內容引人,形式生動,物有定處,別類分明。我們要從實際出發(fā),著眼于教育作用,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使他們能從這環(huán)境中,受到激勵,更愛學習,更愛班集體。2、張貼、陳列物應主要擺在教室的后方(如學習園地、競賽圖表、課程表、圖書角、衛(wèi)生角等),正面墻壁、黑板四周,切勿張貼、陳列一些太顯眼的東西,以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座位兩側墻壁也不應該張貼過多的東西,少而精方能顯得簡潔大方。3、教室布置盡量以學生為主并逐步過渡到由學生全權負責。教師要克服功利思想和教師權威的觀念,必須建立以學生需要為基礎的教室氣氛,尊重學生文化。唯有學生當家作主,教室文化才會生動起來,也才適用有效。教師可以作為顧問提供良好的建議,倡導健康上進的文化,讓自由、民主、平等等普世的價值觀從教室開始,逐步滲入學生的思想心靈。例如,教室里張貼作品,不只是好學生作品,中下學生的作品也應張貼,就體現(xiàn)出平等的價值意義;作品掛在學生看得清便于欣賞的位置,而不是過高或者過低,或者不夠安全等等,就體現(xiàn)出以生為本的人性化的教育理念;教室后面或者后墻開辟一塊可供學生自由揮灑的角落如涂鴉區(qū),放置一白板和幾只彩筆在教室后面,供學生任意彩繪圖案,或者放置一心情小站,讓熱愛寫心得的同學與大家分享一天的快樂和煩惱,等等。4、內容要多元、多變,操作要簡單便捷,作品要經(jīng)濟。對新鮮事物敏感性強是學生心理的一個特點。教室布置如果長時間不變,學生就會對其熟視無睹,如果適時變換形式和內容,就會不斷引起學生注意,使學生時時刻刻有一種新鮮感,從而使教室布置不間斷地起到較好的熏陶作用。教室布置由于要經(jīng)常更換,所需材料和經(jīng)費自應考慮其經(jīng)濟性,原則上以廢物利用最好,師生共同設計,減少成品購置,以達經(jīng)濟實用之效果。用不完的墻報紙和圖畫紙等可統(tǒng)一收藏,下次布置教室時便可再拿來使用。
總之,教室是文化場所,科學的布置可以使教室成為孩子們知識的學園、心靈的家園和成長的樂園。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師應“努力使學校的墻壁也會說話”。這充分體現(xiàn)了老教育家對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視。而學校文化建設首先應該從教室文化建設起步,逐步讓文化的芳香溢滿校園。
(作者單位: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江寧分校)
責任編輯 黃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