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鏘
摘 要:教學難點是指學生不易理解的知識,有些難點是重點,但有些難點不是重點,只是不弄清楚會為理解以后的新知識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難。本文對農(nóng)村學生的特點、農(nóng)村學生心理和農(nóng)村學生環(huán)境等方面進行探索,探討了多種方法在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及課后反思。實踐表明: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充分利用學生的興奮點可突破教學難點。
關鍵詞:教學難點;興奮點;情感;懸念;幽默的語言
什么是教學難點?教學難點是學生聽不懂的知識,或有的時候是學生聽不下去的內(nèi)容。教學難點是相對的,學生的水平不同,學生的實際生活環(huán)境不同,某個知識點對一些同學來說是難點,但對另一些同學來說可能就不是難點。如生長在海邊的同學和生長在山里的同學,對山里學生說海星,不懂;對海邊學生說野豬也不懂;同一個問題在不同班級里不同學生中,也不一定都是難點。有些知識要繞過幾層才能聽懂,特別對一些農(nóng)村的學生或由于自身身體原因聽不下去,就成了教學難點。
有些難點是重點,但有些難點不是重點,只是不懂會為理解以后的新知識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難。在教學過程中會出現(xiàn)一些知識點大多數(shù)學生感到困難,教師就要想出各種有效教學手段加以突破,讓學生聽懂學會。
突破教學難點我們可以用道具、模型,采用圖解的方式,也可通過一些演示實驗等方法 [1 ]。但有些內(nèi)容沒有道具、模型,也不能演示實驗,或者做了但效果沒有預想的那么好,怎么辦呢?利用學生的興奮點,來突破。要在課堂上挖掘學生的興奮點,在學生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時,使學生的神經(jīng)處于興奮狀態(tài),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輕松、愉快地突破教學難點。基于這樣的認識,在生物教學新教材的過程中,經(jīng)常遇到一些難點,我就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充分利用學生的興奮點突破教學難點。
1 學生豐富的情感是突破難點的基礎
“人之初,性本善”,每個學生都有愛國情感、關心他人的情感,特別是農(nóng)村學生更注重情感,不要看一些我們以為調皮、學習困難生,其實他們在情感方面甚至比其他一些同學更豐富,只是由于一些原因沒有暴露出來。我們可利用學生的情感挖掘學生的興奮點,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突破教學難點 [2 ]。利用學生的愛國情感,結合教材的具體內(nèi)容,通過給學生介紹我國在生物研究領域時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以及一些愛國科學家的秩事趣聞,我國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等,種種跡象表明,學生似乎對課本以外的知識表現(xiàn)出更大的興趣與關注。這樣,在不動聲色之中勾出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出現(xiàn)興奮點,由此而產(chǎn)生的教學效果也更為顯著。如在講到高中生必修二第一章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時:
“同學們,大家知道誰是現(xiàn)在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同學們肯定會這樣回答。“比爾·蓋茨1995-2007年連續(xù)13年成為《福布斯》全球富翁榜首富 ,連續(xù)20年成為《福布斯》美國富翁榜首富。那為什么他會那么有錢呢?”“蓋茨發(fā)明了Windows操作系統(tǒng)。1983年11月10日,Windows操作系統(tǒng)開始登臺銷售,收取專利費?,F(xiàn)在全世界的電腦都在使用Windows操作系統(tǒng),全世界不知道有多少電腦都在有償使用Windows操作系統(tǒng)。其實當今最有錢的應該是中國人,大家猜猜會是誰呢?”“袁隆平,對,是他!為什么他可以成為世界首富呢?袁隆平發(fā)明的雜交水稻技術,使中國整個水稻的產(chǎn)量提高了20%,增產(chǎn)的糧食每年可以解決7000萬人的吃飯問題;雜交水稻技術在全國推廣10億多畝,增產(chǎn)1000多億公斤,每年可增效1000多億元,十年可是一萬億元。你說他該不該為世界首富呢?可是現(xiàn)在不是他,為什么不是他呢?因為他把這些技術無償獻給全世界人民,沒有收取一分專利費!”就這樣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挖掘學生的興奮點,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突破教學難點。再如上高中生物第一節(jié)《緒論》課時,先給同學們介紹“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國是參與該項目六個國家中的唯一的發(fā)展中國家。介紹了我國近年來在生物領域取的成就,學生最愛聽這些內(nèi)容,可以看到學生在聽的時候臉上洋溢著興奮的表情,不用說,一種作為中國人的豪情已從他們的心底油然而生。
2 設置懸念,巧指核心
相聲小品人人愛看愛聽,為什么呢?“吊胃口,甩包袱”這是相聲小品常用的伎倆,設置懸念,恰當?shù)牡踝銓W生的胃口,而后甩包袱、解決難點問題。使學生的興奮點集中在教學的關鍵處,把教學難點、學生的思路以及學生的興趣、需要、情緒,通過巧妙的懸念有機地聚焦到一個點上,使它們聚合、撞擊,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激活學生的思維,突破教學難點,提高教學的效率。
如遺傳和變異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之一。遺傳保證了物種的相對穩(wěn)定性,而變異才會有生物的多樣性,為生物進化提供了源泉?!叭旧w畸變”是高中生物變異第二課時的教學內(nèi)容。本課時內(nèi)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染色體結構的變化和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化,其中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化是本課時教學的重點。本節(jié)課教學概念多,學生感性認識少,知識抽象,尤其是染色體組、單倍體、多倍體等概念,以及單倍體和多倍體的育種,對高二學生來說又是一個難點。因此,必須根椐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教材的內(nèi)容來設計教學的程序,同時還應力求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引發(fā)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探究的動機,使課堂教學真正落實二期課改所提出的“以人為本”教育理念,同時也使課堂教學體現(xiàn)出師生的互動、情感的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這堂課一開始,我在大屏幕上出示了“唐氏綜合癥”特長人物舟舟的照片,請學生猜猜這是誰?有何特長?因為學生對舟舟非常熟悉,自告奮勇站起來介紹舟舟是一位無師自通的指揮家。這時我告訴學生,其實舟舟的智力相當于三四歲的孩子,但在音樂指揮上有特殊的天賦,只要音樂響起,他就能指揮自如,學生們既驚訝,又興奮。教師接著出示了一組照片,有雜技表演的,有舞蹈的等等,這時我先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他會這樣呢?在座的各位不論是男同學還是女同學,其實體細胞中染色體的數(shù)目是一樣的,都是有幾條染色體組成?由于這一問題學生在前面學習遺傳的時候已涉及到,因此學生非常輕松解答了這一問題。
設置懸念,通過學生自己探索,喚起學生對“觀察”的興趣,主動探究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多了一條的有關知識。通過“唐氏綜合癥”典型事例的介紹,不僅讓學生了解“唐氏綜合癥”的病癥、病因,更重要的是讓學生了解染色體數(shù)目非整倍體變化對人本身的影響。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到其他生物多了一條或少了一條染色體對生物的影響,最后歸納出當染色體畸變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中的非整倍體變化 [3 ]。整個講解過程中注意開掘和捕捉學生對教材的興奮點和疑惑點,突破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由課內(nèi)向課外進一步拓展。有位教育專家說過“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產(chǎn)生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并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有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接著,我順勢追問:如果某人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多了一條,變成47條,那么情況會怎樣呢?這時學生情緒高漲,有的說:肯定不是正常人;有的人說:肯定有病;也有的說:不可能是人等等。我讓同學們尋找這一問題的答案,這時教室里一片忙碌,學生們非常投入。過了一會,同學們查到相關資料,如體細胞中21號染色體多了一條,變成47條,就不是正常人,而是“唐氏綜合癥”病人。教師繼續(xù)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唐氏綜合癥”病人的照片,并要求學生從照片的觀察中,總結出其病癥,學生爭先恐后介紹自己從照片上觀察到的癥狀。在這基礎上,啟發(fā)學生利用學過的減數(shù)分裂、受精作用等知識,一起分析討論交流病因。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感悟到染色體數(shù)目增加一條,對人是不利的,而且無法醫(yī)治。
3 幽默的語言是突破難點的味精
幽默的語言就好像課堂的“味精”一樣,恰當?shù)膱龊?,恰當?shù)臅r機,巧妙地運用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消除緊張和疲勞,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事物的理解和感受程度,使學生在輕松活潑、充滿歡聲笑語的課堂中學到知識、突破難點。教育家斯維特洛夫:“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备咧猩镏杏性S多知識點內(nèi)容很抽象,學生聽起來很枯燥,對于農(nóng)村學校的高中學生,有時看著同學們在認真地聽,可是注意觀察他們的表情是那么的茫然,沒什么反應,說明他們不懂。怎么辦呢?首先要鼓勵他們放松心情,接著運用具有幽默感,風趣的語言,打開學生緊繃著的思維,讓課堂輕松起來,活躍起來。如在講課過程中“肚子餓,吃餅嗎?”這樣的突然間具有幽默感,風趣的語言,打開學生緊繃著的思維。接著把葉綠體基粒的“囊狀結構薄膜”比作“一個大餅”,而把“基?!北茸鳌耙化B大餅”等等,這樣讓生物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世界聯(lián)系起來,這種熟悉幽默的語言既讓學生領會理解了生物學知識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學生,提高學生的興奮點。
4 多變的形式和教學手段激起學生的好奇心
中學生由于生理上的迅速發(fā)育成熟,以及心理上的迅速發(fā)展, 這是心理成熟動蕩不穩(wěn)的時期。精力充沛,血氣方剛,反應敏捷,上進心強,不安于現(xiàn)狀,富于進取,頗具“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易受外界環(huán)境和伙伴的影響,可塑性大。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只會讓學生厭倦,如天天都在電教室里上課,天天都是故事笑話,第一次還可以,第二次、第三次、多次以后學生會失去興奮點, 因此要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變換多種形式,提高學生的興奮點,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效率。
4.1 以喻化難 [4 ]
“大家有沒有吃過花生糕”,“有”、“沒有”聽到花生糕同學們有點興奮,“那你們說花生糕是怎么樣的呢?”“主要原料是爆米花,中間是花生米以不同的深度覆蓋、鑲嵌或貫穿于其中。”“它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細胞膜結構。”一下子就提起學生的興奮,把這節(jié)課的難解決了。
4.2 理論知識實際化[5 ]
高中必修一講到主動運輸,被動運輸時,許多同學常常要花很長的時間才把它搞懂,甚至有些農(nóng)村學生到高三的時候還對這些知識不熟悉?!巴瑢W們,那邊擠很多人,他們在干什么呢?你想不想也擠過去看個究竟?當你擠過去的時候,那邊已經(jīng)有很多人了,你要花些力氣才能擠進去?!薄斑€有大家看到早上擠地鐵擠公交,車上已經(jīng)有那么多人了,擠上去要花力氣的?,F(xiàn)在我們來看書本材料2:甲狀腺細胞中已經(jīng)有了很多碘而且是細胞外面的20多倍。外面的碘進入細胞應該是主動還是被動呢?” “當然是主動了,而且要花力氣才能完成?!?“所以主動運輸是從濃度低的到濃度高的逆濃度梯度運輸,而且需要消耗能量?!弊屚瑢W們清楚了什么是主動運輸,什么是被動運輸后,再告訴同學,在主動運輸過程中還需要載體的幫助。最后對主動運輸?shù)母拍钸M行整理總結。
4.3 多媒體教學
在多媒體的應用過程中不要忘記它的輔助作用,多媒體可以播放視頻,多媒體可以把一些抽象的東西展現(xiàn)在同學們面前,但要用在該用的地方。如必修二《生物》“細胞的有絲分裂”一節(jié),給學生演示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形態(tài)、數(shù)目變化過程,使課本上一個個平面圖變成一個連續(xù)進行的生理過程,然后由學生自己概括出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規(guī)律。必修一細胞滲透吸水,同樣利用多媒體播放動畫,把半透膜兩邊水分子的運動演示出來。一邊溶液濃度低,水分子多,另一邊溶液濃度高水分子少,這時水分子多的會流向水分子少的區(qū)域,這樣一邊的液面升高,一邊的液面降低,也可以直接的觀察到半透膜兩邊水分子在不停地做運動??赐曛螅瑢W生自己就可以得出:半透膜兩邊的水分子都在運動,水分子從高濃度一邊向低濃度一邊,也就是水分子多的流向水分子少的區(qū)域,所以漏斗內(nèi)的液面會上升,這是一個動態(tài)的平衡。把教學的重點、難點變得容易、有趣。很多中學生對生物課感興趣是因為生物課講述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或是與自己息息相關的生理過程。如果我們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魅力,把枯燥的理論變析為真正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就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帶領他們遨游在生物學的海洋中。
參考文獻:
[1] 李希明.建構生物模型,突破教學難點[EB/OL].http://www.pep.com.cn/gzsw/jshzhx/jxyj/kchjc/201109/t20110901_1067128.htm.
[2] 全國十二所重點師范大學聯(lián)合編寫.教育學基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3] 周亞平.談“生物的變異”一節(jié)的教學設計[J].生物學教學,2003,28(4):39-40.
[4]靳篤平.讓高中生物學課生動有趣的實例[J].生物學教學,2005(12).
[5]黃志立.緊密聯(lián)系實際加強實踐教育[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2(3):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