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becca Fabrizi
自習近平當選中國國家主席以來,中國的外交令人耳目一新。中國不僅強調主動謀劃,更強調積極進取,主動“挑起”一些問題。
為了能推進這些外交戰(zhàn)略,并在全球事務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中國在國際上必然需要朋友的支持。比如它曾經的“老朋友”俄羅斯。
對于俄羅斯,也許中俄之間在外交戰(zhàn)略上有很大的差異,但這并不妨礙中俄之間成為“朋友”。首先,這是一個美國依舊占據主導的世界,普京將美國看作是他的頭號公敵,北京也不懼怕批評美國,但相較于俄羅斯,中國更需要一個穩(wěn)定的中美關系。
因此,在烏克蘭問題上,中國態(tài)度十分微妙。一方面中國反對任何分離主義行徑,但另一方面,中國卻并未跟隨西方抨擊俄羅斯。
“中國是俄羅斯的外交盟友?!薄督洕鷮W人》曾如此評價。
也因此,中國現在能繼續(xù)得到俄羅斯的軍事技術。據2014年11月14日俄羅斯新聞社報道,俄羅斯準備向中國提供蘇—35戰(zhàn)斗機——事實上,因為中國“偷學”了俄羅斯的噴氣技術,在幾年前俄羅斯已經停止向中國出口高技術武器。
2014年11月,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庫茹蓋托維奇·紹伊古訪問北京,提出俄羅斯和中國2015年將在地中海海域和太平洋地區(qū)舉行聯(lián)合演習。
對于軍事演習,俄羅斯世界武器貿易分析中心經理伊戈爾·科羅特琴科認為,俄羅斯和中國有著共同目標,且兩國在評價當今國際形勢時在很大程度上持有一致觀點?!澳箍坪捅本┯密娧菹蛎绹C明,有些國家能夠在美國擴張的道路上設置障礙。”
但中國國防部則小心地對外稱這是一個“非對抗,不結盟”的政策,并未應和俄羅斯單方面的說辭。
事實上,中俄之間在外交上并非鐵板一塊。即使是2015年中俄聯(lián)合軍演也被很多媒體認為俄羅斯在針對美國的同時也將中國作為假想敵。
同時,在2015年普京的國情咨文中,普京提到了亞太地區(qū),并多次提及“歐亞經濟聯(lián)盟”這個詞匯,也聲稱“有人在俄周邊打造新鐵幕”,意在指中國。因為在中亞,無論是經濟還是政治,中國的影響力在不斷擴大。
盡管“新絲綢之路”也將莫斯科包含在內,俄羅斯也會從中獲益,但是這種利益關系很難讓中俄之間達成戰(zhàn)略互信。
中國的積極外交必將會阻礙俄羅斯的某些利益,普京的外交戰(zhàn)略也必將會增加中國實施外交戰(zhàn)略的成本,但不可否認的是,至少在目前,在外交上,俄羅斯還是中國所需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