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
孕婦分娩后,什么時候可以同房呢?民間一般都認為滿月即可同房。然而,有些夫妻按照此法行事卻闖下大禍,比較常見的是引起女性生殖器感染。不要小看這產褥期女性生殖器感染,在歷史上,它曾奪去許多產婦的生命,是以往產婦死亡的首要原因。
醫(yī)學上把產后42天內女子生殖器所發(fā)生的細菌性感染性疾病稱為產褥熱。資料顯示,解放前我國每年約有15萬產婦死于產褥熱。新中國成立后,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抗生素的不斷上市、新法接生的推廣、以及產褥期保健知識的普及,產褥熱已大為減少。但是與其他婦產科疾病相比,發(fā)病率仍然很高,特別在缺乏產褥期保健常識的人群中尤為多見。
一旦發(fā)生產褥熱,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小腹隱痛、惡露持續(xù)不凈伴臭味,甚至陰道出血。治療若不徹底,常常轉為慢性盆腔炎,日后時常發(fā)生小腹疼痛,有的還繼發(fā)不孕、宮外孕等后遺癥,后果十分嚴重。
產后同房惹的禍
為什么產后剛滿月夫妻同房容易發(fā)生產褥熱呢?這是因為產后剛滿月時,子宮腔內壁的創(chuàng)面尚未完全修復,房事時很容易將致病菌引入創(chuàng)面。致病菌進入創(chuàng)面后即大肆繁殖,造成子宮內膜炎;并進一步向子宮深部和輸卵管擴散,引起整個內生殖器的炎癥乃至盆腔腹膜炎。不少人在房事后出現(xiàn)血性惡露,就是炎癥的最早表現(xiàn)。
不僅如此,產后剛滿月的夫妻同房,還容易造成陰道撕裂傷。因為在分娩期,陰道可能會有程度不等的撕裂,尤其是初產婦,大多行會陰側切術,傷口較深,過早同房可使傷口裂開、出血。
此外,產后剛滿月夫妻合房,偶爾還可引起陰道頂端穿通傷。這主要是由于產后雌激素水平低下,陰道變得短而狹,陰道壁薄而脆,缺乏伸展性,容易撕裂;加之禁欲日久,初次同房過于沖動,動作粗暴,插入過深。陰道頂端穿通以后,陰道與腹腔相通,長期出血、流膿,甚至腸段由穿透傷口處突入陰道,引起腸梗阻,嚴重威脅產婦的生命。
注意預防產褥熱
避免產褥熱及其他并發(fā)癥,行之有效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四條。
1.選擇適宜安全的同房期:一般主張產后同房日期最好在產后42天以后。因為此時胎盤植入部的子宮創(chuàng)面已全部修復,即使精子將致病菌帶入子宮腔,也翻不起多大風浪,不至于引起炎癥。如果產后42天仍有血性惡露,則提示創(chuàng)面還未修復,初次同房日期還得延后,直至惡露全部干凈后2~3天才可同房。在這一時期,產婦可服用抗生素和益母草沖劑,以促使惡露排凈。倘若初次合房后,血性惡露再現(xiàn),應預防性服用抗生素,防止感染。
2.動作宜輕柔:在產褥期行房事,陰莖抽送宜緩和,不宜深插。同時要隨時關注女方的感覺,如有不適,節(jié)奏還得減慢,抽動幅度減小,甚至暫停性生活。
3.徹底治療:一旦發(fā)生產褥熱,產婦應立即就醫(yī),合理用藥。治療要徹底,當熱退以及婦科癥狀消失后,還應使用有效抗生素5~7天。不少產婦熱退以后不愿意繼續(xù)用藥。這樣病灶沒有徹底被清除,很容易轉為慢性炎癥,或者引起輸卵管疤痕性粘連,日后容易誘發(fā)宮外孕。
4.落實避孕措施:一般來說,非哺乳產婦多于產后6~8周月經復潮,而哺乳產婦的月經復潮大多延期。研究發(fā)現(xiàn),哺乳產婦在產后4~6月恢復排卵,非哺乳產婦均在產后10周恢復排卵。但是也有例外,有的產婦初次排卵發(fā)生于產后40天左右,有的發(fā)生于首次月經來潮前。有些婦女自認為月經未復潮是不會受孕的,因而不采取避孕措施。實際上,不少產婦由此暗月受孕,甚至懷上葡萄胎而招致大禍。因此,產后同房應落實避孕措施,建議使用避孕套,產后3個月可以放置避孕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