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冬紅 張瑞鵬
摘 要:地質勘查是建筑施工領域的重點內容,只有充分了解施工地的地質特點,才能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科學的施工方案,從而保證建筑結構質量。文章針對當前地質勘查技術在我國建筑施工領域中的應用狀況進行了簡要分析,并結合實際的施工經驗,針對我國高層建筑地質勘查中常見的幾點問題進行了論述,繼而闡釋在高層建筑施工中,各個施工階段勘查工作的重點內容,從而為提高我國高層建筑質量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地質勘查;高層建筑;技術;問題;措施
1 常見問題分析
1.1 場地變形
在高程建筑工程項目中常常會出現場地變形問題,這是由于在施工地地層中存在基巖風化帶或者地層土松軟所致。若施工場地發(fā)生變形問題,則對高層建筑地基會造成影響,主要的影響幾種在持力層以及軟弱下臥層的影響。基底層的巖性、水文條件、土體結構、場地同地層活動地帶的距離以及抗震條件等會引發(fā)高層建筑物場地變形問題,結合城市地震基本烈度進行綜合考量,需要對高層建筑建筑場地進行嚴格規(guī)劃。通過準確的地質勘探能夠了解建筑場地地質結構特點,在此基礎上設計施工方才能確定最佳的施工場地。
1.2 工程地質論證由基礎形式予以確定
高層建筑基礎結構質量要求相對較高,目前我國高層建筑所使用的基礎形式主要有三種,即箱式、樁形以及復合等基礎形式。在不均勻地基以及軟弱地基中,常使用箱式基礎,該種基礎具有較高的抗彎剛度且底面積大,整體強度高。且該種基礎的中空部分還可以作為停車場使用。筏板基礎能夠避免由于地基不均勻而出現沉降。施工所使用的樁基礎能夠現場灌注也可以進行預制或直接使用鋼管樁,該種基礎適用于軟土層地基,由于樁基承載水平相對較高,且沉降量相對較小,能夠依照實際的施工條件以及施工地質特征進行確定,因此適應性相對較高,而符合基礎則是依照實際的施工場地狀況混合使用樁基、箱基兩種基礎,從而避免使用單獨的基礎形式致使承載力過小的問題,也有效避免了基礎形變過大的狀況。另外采用復合基礎還能夠提高土體的密實度,提高地基的承載力,減少沉降量。壓板荷載試驗是在基礎完工后必須進行的一項試驗,試驗結果符合驗收標準后方可驗收,由于高層建筑施工環(huán)節(jié)相對復雜,施工成本相對較高,因而施工前勘查人員必須依照建筑的實際需求勘查施工所在地地理情況,從而保證施工方案的制定合理、科學。
2 地質勘查過程分析
2.1 劃分勘探區(qū)域
依照現有的報告以及勘查經驗,對施工場地的穩(wěn)定性進行鑒定,同時對施工地區(qū)地質狀況進行初期分析。
2.2 統(tǒng)籌規(guī)劃
施工場地劃分區(qū)域后需要針對建筑工程條件進行分析,并制定出地質報告,便于建筑功能帶以及建筑特性的規(guī)劃。這一環(huán)節(jié)中,主要對地質勘查工作進行總體規(guī)劃,尤其在地質測繪中,需要結合施工地區(qū)實際的水文地質條件以及地質結構、地貌特征等,并且需要注意,勘測的序曲應當大于實際的施工區(qū)域,必要時還應當進行實驗室研究,并派駐勘探人員對施工場地進行長期觀測。
2.3 詳細規(guī)劃
完成統(tǒng)籌規(guī)劃后應當進行具體的地質勘查工作安排,主要針對施工區(qū)域地質條件、結構以及活動層分布、水文狀況等進行勘查。以建筑地質資料為基礎,針對建筑及其配置條件進行確認。該階段的工程地質勘查內容主要包括實驗勘探、研究、外部條件試驗、地形測繪與觀測等內容。
2.4 局部設計
地質勘查工作在進行局部設計時主要是向結構設計人員提供必要的巖土勘查報告以及基礎的地質資料。從而確定建筑施工項目所需要的基礎深度以及建筑形式,并初步對工程造價以及工期進行評估。這一階段,勘查人員需針對基坑埋深以及測點間距進行測量,記錄相關數據,并選取大面積勘查區(qū)域,因此勘查量相對較大。
2.5 針對局部建筑物設計勘查報告
高層建筑地質勘查工作需要為施工提供有效準確的地質數據,在設計地基結構以及地基的加固和地質條件的改善中,地質勘查數據資料作為基礎要件,具有重要意義。另外在局部建筑勘查報告中還應當針對地質條件進行綜合評價,主要包括對坑孔深度的判定、各層物理指標的確認,依照實際需要還需要進行抽水以及載荷試驗。
3 地質勘查質量保證措施
3.1 明確規(guī)章制度
在勘查過程中需要將施工所需要的各類地質勘查規(guī)范予以明確,在開展勘查工作錢詳細掌握施工所需要的各項巖土勘測內容,從而明確勘查內容。勘查過程中以書面形式將工程結構體系、用途以及使用荷載表述出來。同事結合施工實際環(huán)境針對勘查工作制定相應的規(guī)范制度,并依照實際的勘查狀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時間表,對地質勘查工作進行統(tǒng)籌安排。依照資料整理→土工測試→結果報告的步驟推進勘查工作,勘查標準中應明確規(guī)定取樣試驗指標、原位測試指標以及鉆探施工指標等。在勘查中一旦出現同規(guī)范要求不統(tǒng)一的問題,應及時對資料技術進行調整。
3.2 加強現查監(jiān)管,提高勘查質量,保證勘查結果符合施工標準
在開始勘測前,要對建設方給出的前期測繪圖紙做好現場情況的復測工作,確保其有效性。同時還要核對鉆機設備的鉆桿長度與尺寸,保證其各部分技術參數滿足設計要求,在進行巖土勘測過程中,對應原位測試要符合《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9等制度規(guī)范的要求,采取科學的鉆井方式,在進行巖層鉆井時,需要按照巖層強度來判定鉆進速率,在鉆井深入地下水位下部的砂土、粉土以及軟弱土層時,可采取泥漿護壁鉆井法,并嚴格控制鉆井速率,除此以外加強取樣管理,在進行土體取樣時,勘察人員應控制鉆桿尺寸,嚴禁通過切取巖芯管方法來獲取原狀土樣,對原狀土樣需要及時貼定標簽并妥善保管,在測量水位和高程的時候,其中確定高程時首先確定黃海高程,如果在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可選擇假定高程,尤其是把基準點埋置在不易受破壞的區(qū)域,應在完成工程施工后統(tǒng)一測量地下水位,工程師需要對外界資料保持核對與溝通,并做好驗收準備工作,確保持力層取樣與原位測試兩者的個數符合要求,除此以外,還要重視強化持力層的控制與起伏工作,對可能出現的異常區(qū)域進行小范圍鉆探,同時探明實際情況。
3.3 工作人員加強勘測數據方面的提取,重視地勘報告數據與有效性
做完地質勘查工作,得到勘查數據之后,還應在結合項目情況及周圍情形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數據整理和分析,從而確保土層劃分合理性與數據測量準確性,并加強與結構設計人員互相溝通,詳細說明差異較大參數,確保設計人員能夠熟悉掌握地質情況。
3.4 勘查成果歸檔,重視勘查復核
在進行地質勘查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將施工場地土層層位狀況進行仔細核查,準確掌握施工所在地附近是否存在暗涌、防空洞等地質狀況。為了確保地基質量符合施工標準,通過對地基質量進行檢測,指定相應的施工方案。另外,勘查人員還應當針對已經竣工的高層建筑定期進行地質復查,在施工過程中一旦發(fā)現同地址勘查報告不一致的地方應當明確記錄并進行分析。依照勘查報告對施工場所地質勘查結果進行總結,從而保證勘查質量。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地質勘查工作在我國高層建筑施工中具有基礎性的決定作用,是保證施工質量的基礎環(huán)節(jié)。所以必須對建筑工程地質勘查工作予以保證,確保勘查內容沒有遺漏,并確?;A結果方案以及處理科學可行,同實際需要相適應,從而保證后期的施工中,建筑主體結構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田之旭.高層建筑工程地質勘查技術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7).
[2]梁國勛,梁亞蕊.高層建筑工程地質勘查技術分析[J].商品與質量·建筑與發(fā)展,2014(10):307.
[3]浦敏,居勝明.高層建筑工程地質勘查技術分析[J].科技資訊,2011(2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