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風(fēng)
我喜歡讀歷史,特別愛琢磨過去那些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物。讀著、讀著我慢慢發(fā)現(xiàn),過去那些人身上都有那么一股子勁兒。那股勁兒到底是什么?我一時半會兒還說不清楚。而且這股勁兒不光中國人有,外國人也有。所以今天我就一中一外找了三對兒,讓他們在一起較較勁兒,咱們大家也一塊兒想想,我剛才說的那股勁兒到底是什么?
先說第一對,中方首先出場的是項羽。
大家都知道西楚霸王兵敗垓下,最后被困在烏江邊,在可以逃走的情況下,他覺得無顏見江東父老,選擇了自刎而死。于是后來各色人等就開始惋惜,基本觀點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有老革命家還給支招哪,別死啊,過了江繼續(xù)發(fā)動群眾跟劉邦接著打游擊呀。
最后還是一個叫李清照的小女子成了他的知音,她說了: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男子漢贏得起也輸?shù)闷?,贏要贏得蕩氣回腸,死也要死得轟轟烈烈,輸了就認(rèn)輸,我認(rèn)了。如果非要死皮賴臉才能當(dāng)什么破皇帝,爺還不稀罕呢!看到了嗎?認(rèn)輸,也了不起。
現(xiàn)在介紹外方選手出場,這位是來自美國的羅伯特·李。
在美國南北戰(zhàn)爭中,南方軍眼看敗局已定,這時有人提議化整為零分散到老百姓家里,進入山區(qū)打游擊戰(zhàn)。
但作為南軍最高統(tǒng)帥的羅伯特·李將軍卻不同意,他說:戰(zhàn)爭是軍人的職責(zé),我們要是這樣做,就等于把戰(zhàn)爭的責(zé)任推給了無辜的百姓。我雖然算不上是一個優(yōu)秀的軍人,但我絕不同意這樣做。如果能用我的生命換來南方百姓的安寧,我寧愿作為戰(zhàn)犯被處死。
當(dāng)然,這位同樣毅然認(rèn)輸?shù)睦顚④?,后來幸運地活了下來。他不但沒像項羽一樣被人亂刀砍了,人們反而視這位敗將為一代英雄豪杰。
下面我們有請第二對選手上場。這次中方上場的是子路。
子路是孔圣人的大弟子之一。一次出城辦事,回來的路上得知城里發(fā)生了叛亂。別人都勸,咱們也跑吧。子路不聽,毅然孤身進城,與叛匪拼殺。盡管他天生勇武,但那時他已經(jīng)62歲了,砍到后來他實在砍不動了。最后眼看就不行了,他擺手讓眾人稍停,然后把自己的帽冠重新戴正,渾身上下收拾整齊,這時,他平靜地對面前紅了眼的眾人說:來吧。
這一對中的外方選手同樣赫赫有名,世界上的很多城市都是以這個人的名字命名的。他就是英國大將威靈頓。
在那場與拿破侖的滑鐵盧大決戰(zhàn)中,身穿耀眼紅色將服的威靈頓就站在一座突出的小山上指揮。他的信念是: 他要讓全軍看到他們的統(tǒng)帥就站在那兒。法軍的彈雨不斷傾瀉,身邊不時有人倒下,參謀多次苦勸他下去,可威靈頓巋然不動。參謀只好問他萬一陣亡了有什么遺言,威靈頓頭也不回地說:告訴他們,我的遺言就是——像我一樣地站在這里。
好吧,我們請最后一對選手上場吧。首先出場的仍然是中方選手:宋襄公。
宋襄公是春秋時宋國的國君。一次楚國大軍來犯,宋襄公率軍迎敵。
本方列陣完畢,對面的楚軍剛剛開始渡河。這時有人建議,應(yīng)該趁楚軍渡半而擊之,必獲全勝。宋襄公一聽怒斥:呸!如果用這等不光彩的手段贏了,天下人會怎么看我?我還怎么做人?眼看楚軍全軍過河,開始布陣。這時又有人緊急建議,我們現(xiàn)在應(yīng)該趁亂而擊之,必勝。老宋這回連鞭子都上去了,你竟讓我使這種下流手段,你是在侮辱你的國君。
最后兩陣對抗。一、二、三,開打,宋軍輸了。
有人一定說了,這人也太死心眼兒了。您別著急呀,還有更死心眼的呢。下面有請外方選手上場,不過這回不是一位,是倆。
公元1135年, 英國國王亨利一世去世了,于是就出事了。
他的外甥斯蒂芬和他的外孫亨利二世都認(rèn)為自己有王位的繼承權(quán)。身在英國的表叔斯蒂芬腿快,捷足先登先搶了王位。當(dāng)時還在歐洲大陸的亨利二世得知后就急了,便花錢組織了一支雇傭軍前來攻打表叔。當(dāng)軍隊登陸英倫三島時,亨利二世忽然發(fā)現(xiàn)由于事先沒算計好,錢花光了。
怎么辦呢?那幫雇傭軍沒錢他們不干哪,于是令人震驚的一幕出現(xiàn)了。
亨利二世竟然理直氣壯地給對手表叔斯蒂 芬寫了封信,說,出征準(zhǔn)備不周糧草沒了,讓表叔接濟他一些,好把這幫雇傭軍大爺遣散回歐洲。按一般人的想法,亨利二世這回腦子病得不輕,怎么把這都告訴對手了?那人家表叔還不一舉趁亂把他收拾了?但更令人不可思議的一幕又上演了,表叔斯蒂芬不但沒收拾他,而是慷慨解囊,給了亨利二世一大筆錢,讓他回去了。
后來亨利二世又有錢了,又照樣發(fā)動戰(zhàn)爭來爭奪王位。這回錢帶足了,兩軍擺開陣勢開打,一、二、三,您猜怎么著?表叔輸了。
現(xiàn)在您知道我說的那股勁兒是什么了嗎?在國外他們管這股勁兒叫貴族精神、騎士精神,在中國過去把這稱作君子之風(fēng)。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成語。這個成語來自孔夫子在《論語·顏淵》中說的一句話:君子之德風(fēng),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fēng),必偃。白話的意思是:君子之德就像是風(fēng),小人之德就像是草,草一遇到風(fēng),一定會趴下。
何謂君子之風(fēng)?君子之風(fēng)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堅持、原則和底限;是“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的超邁;是“我自橫刀立馬”、“舍我其誰”的豪氣;是“曲高和寡、陽春白雪”的孤傲。
現(xiàn)在說到君子這種高級動物,已經(jīng)是遙遠的傳說了。過去兩個人決斗,兩個人背向各走20步,然后轉(zhuǎn)身互射,誰倒下算誰的?,F(xiàn)在行么?走不了五步就轉(zhuǎn)身向人背后招呼了。
君子沒了,但君子之風(fēng)不應(yīng)該成為絕響。有這股勁兒在,這個社會就是有精神、有道義、有規(guī)矩的社會;沒了這股勁兒,這個社會就會變成流氓無賴橫行、痞子暴發(fā)戶霸道的社會。
我們現(xiàn)在還有這股勁兒嗎?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又是個怎樣的社會呢?這就是我今天要請教您的問題。
河?xùn)|獅吼
宋朝大文豪蘇軾,又叫蘇東坡。擅長詩詞,文章也寫得極好,是朝中重臣,連皇帝對他都非常敬重。
但蘇軾也有缺點,就是看不清人,不會交朋友。沈括跟他說了幾句好話,他就把自己的詩稿都給人家了。結(jié)果新黨的這幫人可逮著材料了,徹夜研究,一通圈圈點點,掐去兩頭就取中間,整理好了送給皇帝?;实垡豢淳图绷?,這不是侮辱皇帝,攻擊朝廷嗎?這個當(dāng)時幾乎和謀逆差不多的潑天大案,就是著名的“烏臺詩案”。
后來經(jīng)一大幫人求情,連老太后都出來說話,加上宋朝有不殺士大夫的誓約,蘇軾這條命總算是保了下來。那好,殺不了你就發(fā)你,給發(fā)哪去了?蘇軾被貶到黃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北黃岡,當(dāng)團練副使。
團練是個什么官呢?我查了一下,相當(dāng)于當(dāng)?shù)氐拿癖犻L,連品級都沒有,蘇軾還是個副的。放在今天形象點比喻,就是縣城管大隊副隊長。一個文曲星下凡的翰林大學(xué)士,發(fā)到下面來當(dāng)副隊長,這里面就有故意折辱的意思了。
從朝廷廟堂,一下給發(fā)到千里之外,話都聽不懂,你說蘇副隊長心里能好受嗎?但高人到哪兒都有上天庇護,在黃州,蘇副隊碰到了一個粉絲。
此人名叫陳慥,號季常。是粉絲里最好的那種了。陳季常是當(dāng)?shù)氐母粦?,家里有的是地,有的是錢。難得的是,此人的文學(xué)造詣還很高,論寫詩作賦也不是凡品,平時喜歡研究佛理。
趕上這么一個追隨你的粉絲那真是太幸福了。首先是文友,而且東坡本人就是在家修行的居士,倆人還都好喝兩口。這回行了,全都對的上。倆人天天游山玩水,談古論今,沉浸在江南秀麗的山水里。當(dāng)隊長的正不知該拿這個大名鼎鼎的副隊長怎么辦,一看找著伴兒了,得,你就玩去吧。
老陳認(rèn)為,偶像是來自京城的大才子,文名滿天下。咱一小地方的土豪一定要招待出點檔次來,一定要有品味。反正他有的是錢,于是在下一次招待蘇東坡時,找了兩個地方歌舞團水平的小歌星給演唱助興,還有一班舞女給伴舞。
眼前有聲色,手里又有酒,倆人都挺高興。正臭美著呢,忽聽外面有呼喝之聲,老陳當(dāng)時一下就站起來,臉色慘白不敢動了。這時只見一婦人闖了進來,手里拿著棍子,照著那幫描眉畫眼的小妖精身上就打。眾人紛紛躲避,東坡一拉傻站著的老陳,這人誰呀?老陳嘴角里小聲擠出三個字:我老婆。
把人都打跑了,陳太太這時轉(zhuǎn)過身怒斥二人,喝酒就好好喝酒,會文就好好會文,弄這些女孩子來,這是正經(jīng)人所為嗎?把蘇軾弄了一個大紅臉。
知道老陳家里管得嚴(yán),外面喝就不合適了,于是老陳就請?zhí)K軾到家里。東坡自打知道老陳老婆厲害,家教森嚴(yán),也就一直加著小心。
一天,兩個人又整了一大桌子菜,一邊喝著酒,一邊談佛論道。知道老婆就在旁邊屋里聽著,倆人言語間都非常講究。眼看時間太晚了,東坡怕給老陳惹事要走,老陳做英勇狀拍胸脯說沒事。
兩個人說著說著,就說到了佛家的“空”。蘇軾嘆了口氣,官場是空。老陳也感慨,萬貫家財也是空。蘇軾又嘆,名聲是空。老陳挺動感情,傷感地說,女人也是空。正說到這兒,只聽旁邊屋里一聲斷喝,你說什么哪你?老陳嚇得“噌”的一下站起來,臉色慘白,手里的手杖掉到地上都渾然不知。
過兩天,東坡前來慰問老陳,送給老陳一首詩。偶像給我寫詩!老陳激動地打開一看,是這么寫的: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xùn)|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老陳是又感動又慚愧。慚愧的是,你看我在家里這地位;感動的是,理解萬歲啊。
詩里面說的河?xùn)|,那時候泛指山西。老陳這位叱咤風(fēng)云的山西媳婦姓柳,因為有了蘇軾這首詩,河?xùn)|柳氏一下成了中國歷史上“女漢子”的代表。
不是說歷史上婦女沒地位嗎?確實,宋朝以后婦女連名字都沒有了;沒有社會地位,那時候只有男的休女的,沒聽說過女的休男的,只能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湊活著過吧。
社會地位沒有,家里就不一定了。關(guān)上門,女的通過個人努力還是可以改變命運的。外有國法,內(nèi)有家法,這也算是一國兩制吧。受了那么多年壓迫,現(xiàn)在聽我們柳大姐替姐妹們吼一嗓子,還是挺過癮、挺解氣的。
歷史上怕老婆的那是數(shù)不勝數(shù),職務(wù)最高的要數(shù)劉邦和楊堅。別看這倆都是開國皇帝,要是老婆一瞪眼,那表現(xiàn)比上邊那位老陳也強不到哪兒去。下面再給大家講兩個極端的,講兩位怕老婆都怕出花樣來的。
唐朝唐太宗手下有一位房玄齡先生,是一個公認(rèn)的聰明人,無論是軍國大計還是日常政務(wù),房先生無不神機妙算智謀百出。歷史上,這是一個可以和張良、諸葛亮相提并論的人物。
一天,散了早朝,大家都回去了,只有房先生沒走, 在門口探頭探腦地向殿里張望。李世民一看肯定有事,就出來問怎么回事。沒想到房玄齡一下跪地上了,一邊哭一邊說:陛下,您要為老臣做主啊,老臣被老婆打了,老婆不讓我回家。陛下求您發(fā)道圣旨,讓老婆準(zhǔn)許我回家吧,不然老臣沒法活了,老臣這就死在您面前。
李世民一下就懵了,這是家暴啊,這在家里是遭受了怎樣的欺辱和蹂躪啊。這可是堂堂的貞觀宰相啊,這也太不像話了。李世民的脾氣當(dāng)時就上來了,你個惡婆娘,還反了你了?我就不信治不了你。他親自寫圣旨,讓太監(jiān)送老房回家。然后,就開始琢磨怎么整治老房家的那個河?xùn)|獅吼了。
幾天后,李世民親自選了兩個美女,鄭重下旨,命令房玄齡納妾。結(jié)果房玄齡一路小跑來了,說老婆不但不奉旨,還要扒他的皮,求李世民收回成命。
李世民壓著火,行,敢抗旨,算你厲害,我跟你先禮后兵。他讓長孫皇后上門去勸,皇后回來說房太太還是不干。李世民火往上涌,可還沒等他急呢,人家房太太還打上門來了,要金殿問君,為什么非要逼著我們家老房娶妾?
金殿之上,當(dāng)著眾人。一邊站著倆美女,一邊擺著一個小壇子,倒出一碗來說是毒酒。李世民問房太太,要么你同意老房納妾,從此不許家暴;要么你就喝了這碗毒酒,你挑一個吧。
沒想到房太太昂然不懼,沒有絲毫猶豫,徑直走到那碗毒酒面前,端起一飲而盡,不但如此,還抄起旁邊的小壇子,又是一飲而盡。之后把壇子往地上一摔,凄聲說道:我寧可死也不許房玄齡納妾。
李世民一看,當(dāng)時就趴桌子上了,沖房玄齡一拱手,您自己多保重吧,你們家的事我管不了。
那壇子所謂毒酒其實是醋。房太太這一決然舉動,為后世姐妹留下了一系列像醋壇子、吃醋等形象詞匯。
有人一定說了,房玄齡是書生,書生一般都比較面。那好,咱們再介紹一位武將。說起這位來,可以說到今天都是很多人心中的大英雄。明朝除了開國的那幾位,往后數(shù),第一名將就是這位了,這位大將軍就是戚繼光。
要說戚繼光怕老婆,很多人都不相信。這么一個讓日本鬼子聞風(fēng)喪膽的大將軍,怎么可能會怕老婆呢?但事實確實如此,戚繼光的老婆比日本鬼子要可怕的多。
因為老婆實在太兇,有一次,戚大將軍忍無可忍,從家里搬了出來,住進了軍營。惹不起你,我躲著你總行了吧。
戚繼光手下的那幫弟兄們看不下去了,我們堂堂威震天下的戚家軍的老大,被一個女流欺負(fù)成這樣,傳出去我們都跟著沒臉見人。
大伙開始對戚繼光煽風(fēng)點火:不如這樣,咱們點起軍馬,到時候大伙操家伙并肩子上,亂刀砍死那個女人,然后我們再給大帥找個年輕貌美的怎么樣?戚繼光很認(rèn)真地想了想,言之有理,她也太不把我當(dāng)人了,今兒我跟她拼了。于是便點起戰(zhàn)無不勝的戚家軍,埋伏在軍營里,派人去請老婆前來對話,準(zhǔn)備到時亂刀砍死悍婦,好生出一口鳥氣。
戚夫人如約而至,看見滿營手持兵刃殺氣沖天的軍士,一下就惱了,朝里面一聲大喝,戚繼光,你讓老娘來干嘛?這時,中國名將史上最令人泄氣的一幕上演了,只見戚大將軍突然“噗通”一聲雙膝跪下,朗聲說道:末將整隊完畢,請老婆大人閱兵!旁邊大伙一看差點集體暈倒,鼻子都氣歪了。
有人說了,這也就是家里厲害,窩里橫。誰說的?有一次,戚繼光中了倭寇的調(diào)虎離山計,主力追敵撲空。大股倭寇這時偷襲戚家軍的老營新河縣城。大伙一聽都傻了,倒是戚繼光不慌不忙,樂著說:有老婆大人在,諸位莫慌。
倭寇兵臨城下,城內(nèi)危在旦夕人心惶惶。這時只見戚夫人孤身一人來到軍械庫,讓軍械庫官員給老百姓發(fā)兵器一塊兒守城。官員膽小,說沒有大帥命令不敢,戚夫人一聽暴脾氣就上來了,雙眼一瞪,一聲河?xùn)|獅吼:戚繼光回來讓他來找我算賬!官員當(dāng)即被嚇破了膽,急忙打開庫門。
城中只有一百多兵士,戚夫人帶領(lǐng)丫環(huán)仆人和眾多百姓登城作戰(zhàn)。殺聲震天,倭寇被這股氣勢所震懾,不知虛實,嚇得不敢動彈。就這樣僵持了幾日,戚繼光率大軍趕回,戚夫人里應(yīng)外合,再次痛殲倭寇。戚夫人的悍勇震動了朝廷,皇帝親自降旨表彰。
今天借“河?xùn)|獅吼”這個成語,給大家講了幾個在封建男權(quán)社會里的幾位“女中豪杰”。但話說回來,男的壓迫女的不對,女的欺負(fù)男的也不好,最理想的是男女平等。
最后還是那句話:自古英雄多壯志,誰說女子不如男。
一衣帶水
那一年,江南的皇帝陳叔寶在長江邊,蓋了一座亭子。
“其實那根本不是一座亭子,而是一座三重的樓閣。那里面住著陳叔寶的十個美妃,其中最受寵愛也是最漂亮的一個叫張麗華。那樓閣的材料用的全是最名貴的檀香木,那個香啊,美人加上木材的香味,隨風(fēng)飄到十里以外都聞得到?!迸扇ソ系募氉骰貋砻硷w色舞、繪聲繪色地說。
江北的皇帝楊堅半天才回過神來,沖著旁邊的宰相高熲苦笑:“人家可真會玩啊。”
聽皇帝說話了,大臣們紛紛從對十個美眉、張麗華和檀香木的神往中清醒過來,急忙做氣憤狀:
“他那是荒淫無恥!”
“那都是民脂民膏!”
“老百姓一定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對,討伐他!”
“對,我們要替天行道!”
于是,從這天起,那座香香的亭子就一直糾纏、牽掛著楊堅君臣的心。直到有一天楊堅開始擔(dān)心,經(jīng)過這么長時間,那個張麗華是不是已經(jīng)老了?
不行,這事得抓緊!憂心忡忡的楊堅對大臣們說他決定討伐江南。大臣們激動地表示贊同,但也有人悄聲說:那長江天險怎么辦呢?
一刻也等不了的楊堅很生氣:“我是天下百姓的父母,難道就因為一條像衣服帶子寬的長江的阻隔,而不去拯救那里的老百姓嗎?”
衣帶,是古人用的腰帶,大概也就一兩寸寬。用一條褲腰帶來形容號稱天險的世界第三大河——長江,這個人一定是個牛人,而楊堅就是這樣一個牛人。
其實比楊堅早二百年,有一個叫苻堅的莽撞人面對大河抒情時說了句類似的狠話,叫:投鞭斷流。這兩個人名字都帶一個“堅”字,都夠橫的。但相比而言,還是老楊這個氣魄更大。當(dāng)年老符說完那句狠話后沒能過去,最后是風(fēng)聲鶴唳,草木皆兵,倉皇敗逃;那老楊過去了嗎?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如果列舉中國歷史上十個最有作為的帝王,隋文帝楊堅一定名列其中。唐朝后來推倒大隋,把華夏文明帶向巔峰,但它所沿用的國家制度,基本源自大隋,源自這位楊堅。楊堅可不是個說大話的主兒。
當(dāng)時北方連年戰(zhàn)亂,民生凋敝,國力衰弱;而位于江南富庶之地的陳朝,歌舞升平,順風(fēng)順?biāo)?,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所以楊堅要去找張麗華也沒那么容易。但楊堅有辦法,他對南陳上演了國家恐怖主義。
具體辦法主要是兩個:一是佯攻,北方的糧食收割季節(jié)比南方早一兩個月,等收完了自己的糧食,楊堅就調(diào)集大軍,陳兵長江,作勢要大舉進攻;而南方此刻正在收割的時候,聽到敵人大軍來犯,急忙召集全國所有壯丁,到江邊迎敵。一來二去,就耽誤了農(nóng)時,嚴(yán)重影響了收成;第二招更狠,楊堅派出特種部隊也就是特務(wù),潛入江南。任務(wù)只有一個,放火。每到天干風(fēng)大之際,江南的糧囤、叢林到處都是烽煙四起,救都無從救起。
像這樣的搞法,老楊一共搞了七年。這七年間,北方拼命發(fā)展生產(chǎn),國力大增;而南方經(jīng)過這樣沒完沒了的折騰,已經(jīng)是奄奄一息了。更要命的是,那會兒人迷信,眼見到處都是大火,大家不去抓特務(wù),反而認(rèn)為是自己的皇帝天天不務(wù)正業(yè),遭了天譴,民心徹底散了。
時候到了,隋文帝楊堅派五十萬大軍討伐江南的陳朝,很快就攻下了陳朝的都城建康,終于占領(lǐng)了那座亭子,找到了張麗華,也順便統(tǒng)一了全國。
一衣帶水,說來是個挺奇怪的成語。這幾天,我碰到了好幾個講漢語的人,他們每個人都聽說過這個成語,甚至還會用。但誰也說不上來這個成語的具體意思,至于那個“水”指的是什么,就更沒人知道了。
很多人知道這個成語是因為日本。三四十年前,當(dāng)時中日正友好,作家冰心一激動,在好幾篇文章中,把中日兩國形容成一衣帶水的友好鄰邦,這個說法從此流傳開來。
其實中日之間隔著黃海、東海,相距好幾百海里,飛機飛都要兩三個小時。把浩瀚汪洋形容成一衣帶水,實在是一種誤用,夸張得都沒邊了。當(dāng)時只能說形容的是一種心情,那時候的人都有萬丈豪情,什么詞兒都敢使,那會兒不是講嘛,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地球都是小小寰球,更何況那一小片海了。
今天我們了解了這個成語的出處和原意,也算是我的一個呼吁,今后再形容中日兩國的地理關(guān)系,繼續(xù)誤用一衣帶水就不合適了。其實用隔海相望、隔海相鄰、一海相隔大概更恰當(dāng)。
歷史上可考的,國家之間第一次正式使用這個成語的是朝鮮。跟大家漫談幾句。
在元朝的時候,當(dāng)時的高麗是大元的一個行省。通過和親,后來的高麗王室都有蒙古的血統(tǒng)。
朱元璋開始橫掃天下,其中一路大軍一直打到了遼東,結(jié)果高麗國王不干了,他要替元朝報仇,他決定調(diào)集各路軍隊討伐大明。
這支遠征大軍有多少人呢?連廚子都算上只有四萬人。當(dāng)國王的糊涂,當(dāng)大將的可不傻,大將李成桂知道自己沒有以一當(dāng)十的戰(zhàn)斗力,此行完全是送死。走了幾天,越走道越黑,最后一咬牙,他帶著軍隊打回了老家,廢了高麗國王,建立了自己的李氏王朝。
李成桂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明朝稱臣,他向朱元璋遞交了國書,其中有這么幾句:兩國相近,比鄰而居,一衣帶水,永做藩臣。并請求朱元璋給他的新王朝取個名字。
這個莊嚴(yán)的歷史使命就落在了朱元璋身上,經(jīng)過慎重考慮,他為這個王朝確定了新的名字——朝鮮,意思是:朝日鮮明之國。并親自下令,朝鮮為永不征伐之國。
朱元璋和李成桂從此確定了明王朝和朝鮮一衣帶水的友好關(guān)系,也立下了雙方守望相助的諾言,后來的歷史證明,他們以及后代子孫都遵守了自己的承諾。
以人為鏡
唐朝貞觀十七年,秋。長夜,有微雨。
唐太宗李世民疲倦地合上手里的書。這幾天他心里好像有什么事,總是睡不踏實。他剛躺下,就聽見外面急匆匆的腳步飛奔而來,踏碎了深夜的寂靜。他心里立刻知道,這幾天所擔(dān)心的事終于變成了現(xiàn)實。
他迎向來人,內(nèi)侍低聲對他說著什么。他腳不停步,大聲吩咐備馬;他越走越快,最后竟然奔跑起來;內(nèi)侍拉著駿馬拳毛拼命追上他,他一躍而起上馬,竟孤身馳出了玄武門,單人獨騎在長安的街道上狂奔。
到了鄭國公府,他馬踏石階,直破中門,奔向后庭。但到了后院寢室,他反而慢了下來,他壓住自己急促的呼吸,輕輕走了進去。
昏暗的燈光下,一個枯瘦老者閉目躺著,胸口上下起伏還在呼吸。李世民松了一口氣,他總算沒有來晚!他打量著眼前這個人,不禁嘆了口氣。
這個人的一生不容易呀。原本出身豪門,但隨著連年的戰(zhàn)爭動蕩,豪門變成了寒門。年幼衣食無著,無奈出家成了一名道士。出道江湖,每一次押寶又都押錯了地方,先投靠舉兵反隋的武陽郡丞元寶藏;接著輔佐瓦崗寨的首領(lǐng)李密;后隨李密降唐效力于李淵;不久因被俘又開始效命于另一個義軍首領(lǐng)竇建德;竇兵敗后,他再次被俘,又轉(zhuǎn)而作為主要謀士奔走于太子李建成的鞍前馬后。在此期間,他曾為李建成獻出了及早動手除掉李世民的毒計。
直到那一天,他碰到了自己。那一天,李世民剛剛在玄武門殺了自己的大哥和弟弟,他還殺了他們的全家。他已經(jīng)殺紅了眼,他手握血刀昂然而坐。這個人被帶了上來,這個傳說中太子府里深藏不露的最高的高人被帶到了他的面前。
他紅著眼問:你為什么離間我們兄弟,你為什么讓我大哥殺我?沒想到這個人昂然無畏,冷笑著說:如果你大哥真想殺你,你就不會坐在這兒了。李世民一愣,大哥的血還在從長刀滴下,他問著自己,大哥真的是要殺自己嗎?他沉吟著,慢慢從魔鬼回到了人間。
他看著滿地的鮮血,長刀落地,哭了。
于是這個叫魏征的人被留了下來。不久,朝廷全體上下就見識了這個人的脾氣,于是一出震爍古今的君是明君、臣是忠臣的雙簧大戲上演了。直諫,直諫,天下就好像沒有魏征不敢說的事;包容,納諫,李世民好像有著比天還大的胸懷。于是,貞觀之治出現(xiàn)了。君臣二人成了千秋后代模仿的樣板。
李世民抹了一把眼淚,發(fā)現(xiàn)魏征已經(jīng)醒了,正在靜靜地看著他。兩個人默默對視,良久,魏征氣若游絲般地說了一句話:嫠不恤緯,而憂宗周之亡啊。
這話什么意思?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就是,寡婦的心思不在自己所織的布上,而是在擔(dān)憂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啊。此話出自左傳,因為其中洋溢著強烈的憂國憂民的情感,這句話經(jīng)常被后來的大儒引用。
魏征臨終前的這一句話讓唐太宗聲淚俱下,百感交集。之前,唐太宗就將自己的二女兒衡山公主許配給了魏征的兒子魏叔玉,只是尚未正式舉行大婚儀式。當(dāng)唐太宗聽到魏征這句話后,他馬上將自己的女兒,也就是魏征尚未過門的兒媳婦衡山公主,召到魏征的病榻前。唐太宗傷感地對魏征說:親家翁,請你最后看一眼你未來的兒媳婦吧!但此時的魏征已經(jīng)連點頭的力氣都沒有了。
魏征死了。李世民精神恍惚地走到庭間,對著簇?fù)砩蟻淼谋娙?,說了一段流傳千古的話,“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嘗寶此三鏡,用防己過。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鏡矣?!毖粤T痛哭失聲。
我相信很多人的歷史知識到此處,在一陣感動和嘆息聲中,也就到此為止了。但很可惜,事情還在繼續(xù),讓我把這個故事完整地給大家講完。
此后不久,國家出了一件大事。 太子李承乾密謀造反敗露,其中牽扯到了兩位朝廷重要的官員杜正倫和侯君集,事后他們一個被流放,一個下獄被殺。
李世民憤懣之余,忽然想起這兩個人正是魏征生前極力推薦的,認(rèn)為他們有宰相之才。李世民頓生狐疑,便讓史官褚遂良找來當(dāng)時的奏章求證。
中國是一個非常重視記載歷史的國家。歷代君王一直有個規(guī)矩,就是不能翻看本朝包括關(guān)于自己的歷史記錄,以保證史官的客觀公正。但唐太宗有個臭名聲,他不但看,而且還改;特別是有關(guān)隋煬帝的很多謠言,都是他親自編造的。當(dāng)然他沒想到,他的這些行為,也被膽大的史官偷偷記了下來。
李世民翻著翻著,忽然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
他問褚遂良,這上面記載的有些魏征犯顏直諫,李世民虛心改過的事跡,當(dāng)時只有魏征和李世民兩人,并無他人在場,請問你是怎么知道的?褚遂良回答: 都是魏征事后把原委經(jīng)過告訴他的;就是奏章,也是魏征事先寫好副本,事后交給他的。李世民聽后一愣,一會兒臉色慘白,轉(zhuǎn)身走了。
歷史記載,此后幾天李世民不問政事,躲在后宮猛喝悶酒。他想什么沒人知道,我替他說了吧:以前魏征每次在朝堂上不要命的出言頂撞、犯顏直言,原來都是表演,事先都經(jīng)過設(shè)計;要的就是驚心動魄,要的就是忠臣死諫的形象,以留名千古。而自己每次還都稀里糊涂地配合演出。這要對自己了解到什么程度?這要有多深的心機?
有人一定說這都是你個人的想象,有證據(jù)嗎?好吧,咱們繼續(xù)。我想李世民一定想過無數(shù)遍,算了吧,就讓這段明君忠臣的佳話演下去吧。但書上記載,李世民終于還是沒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氣。幾天后,盛怒之下的唐太宗不但令人毀掉了自己給魏征題寫的碑文,而且還取消了衡山公主和魏叔玉的婚約。這段君臣佳話雖然依然被后人傳頌,但在唐朝當(dāng)時卻沒有人再提起了。
有人說大忠大直背后,必是大奸大偽。真的是這樣嗎?
故事的最后,李世民是真?zhèn)星榱?,真?zhèn)宰鹆?。而李世民這么生氣,這么動感情,其實是他自己對人情世故沒有看開。他在評價魏征時無意間用的那個“鏡”字,特別傳神。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面鏡子,都和鏡子一樣,有兩面性。
展現(xiàn)給世人的一面,當(dāng)然要努力做到晶瑩剔透,光彩照人;但您就別到鏡子后面看去了,這背后的一面實在不怎么好看。大家都一樣,彼此彼此,這是人之常情。
如果你癡情地認(rèn)為別人展現(xiàn)給你的一面,就是他的全部了,這是你的問題,不是人家的問題。圣人這種稀有動物早就滅絕了,或者根本就沒存在過。像那些著名的榜樣:關(guān)羽、岳飛、文天祥,王杰、雷鋒、焦裕祿,別細追究,其實都有自己不堪、不雅的一面,大家只要記住人家正面的光輝形象就行了。
我想說到這兒,大家就應(yīng)該釋然了。以魏征展現(xiàn)給世人的一面,確實說得上是一個名臣形象,還是配得上“以人為鏡”這四個字的。還是讓他以一個正面人物形象,留在大家的記憶里吧。
責(zé)任編輯 ? 楊麗秀
大康,1963年生。1985年大學(xué)畢業(yè)之后在大型國企從事技術(shù)和管理工作。2001年移民新西蘭,現(xiàn)居奧克蘭。2003年起,為奧克蘭中文《先驅(qū)報》寫專欄,2005年兼職奧克蘭當(dāng)?shù)仉娕_《海闊天空》節(jié)目主持人。大學(xué)畢業(yè)開始從事文學(xué)創(chuàng)作,涉獵小說、散文、時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