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堯
濟南周邊山間近日出現了一支特殊的隊伍,6個人加上19匹騾子組成的“馬幫”每天馱著沙石來來回回穿梭在山間。6個人全部是來自廣西隆林各族自治縣的漢人,擁有19匹騾子。
“馬幫”是民間對趕馬人及其騾馬隊的稱呼,它是中國西南、西北地區(qū)特有的一種古老的交通運輸方式?!榜R幫”的存在和運作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也構成了一個極為特殊的社會群體。 趕馬人中年紀最大的謝先平說,像他們一樣把利用騾子運送貨物上山當做一種職業(yè)的人在他們老家的寨子里還有很多,寨子里有100多戶人家,大半以此為生。自己干“馬幫”將近10年了,一家人走南闖北,足跡幾乎踏遍了全國?!袄霞疫€有人把生意做到了國外,在緬甸、越南這些地方干工程,基本上也都是在崇山峻嶺間架設電網、運送建材?!?/p>
“馬幫”掙的就是個辛苦錢,光是每天的上馱下馱對趕馬人來說就是一項艱巨的工作。一匹騾子一次運送貨物300多斤,一天要山上山下往返五六趟,19匹騾子一天下來要運送1噸多的貨物。而每個人要把十多匹騾馬所馱的上萬斤貨物抬上抬下,消耗的體力可想而知。 但凡需要“馬幫”工作的地方都是山高路遠,有的地方甚至連路都沒有。架設電網,修建景區(qū),山上建廟這些工程都少不了“馬幫”的身影。于是,風餐露宿,起早貪黑便成了“馬幫”的家常便飯。由于絕大部分的時間生活在野外,毒草毒水,野獸毒蟲,瘟疫疾病,隨時隨地都可能置馬幫于死地。
馬幫的各項工作完全靠趕馬人分工合作,所以每個趕馬人不僅要懂得四時節(jié)令、天氣變化,還要會辨別方位道路,識得騾馬的性情,要懂得馬幫所需的各種技能,諸如算賬識貨,支帳做飯,砍柴生火,識別野菜野果,上馱下馱,釘掌修掌,找草喂料,乃至醫(yī)人醫(yī)畜。
中午休息時,謝先平先給騾子們喂上草料才去吃飯?!榜R幫”的規(guī)矩,每天不管多苦多累,首先要服侍好騾馬,一日三餐,趕馬人都要先讓騾馬吃好,最后才輪到打發(fā)自己?!拔覀冊缟?點半就開始從山下往山上運石子等材料,現在得讓騾子休息下,下午再干,我們可全都指望著它們生活呢?!敝x先平憐惜地看著自己身邊的“老伙計”。
一天的工作干完,人馬都累得不輕。喂完騾子后的謝先平吃晚飯時已是晚上的8點多了。夜里9點,大家都準備休息,“馬幫”成員冉華明還在混合草料,“這是明天早上4點鐘要喂給騾子的,馬無夜草不肥,讓它們吃飽了才好干活啊?!迸c“馬幫”揮手告別,身后他們租住的小屋里的燈光在大山里影影綽綽,不管現代科技多么發(fā)達,在機械化設備根本上不去的崇山峻嶺間運送貨物還得依靠這些騾馬和趕馬人,“馬幫”這個營生也將一直延續(xù)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