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涵
“43,44,45……”媽媽看著我做俯臥撐,笑了:“你這樣做有多大效果?。俊卑礃藴实膩?,我只能做二十來個。這一刻,已是大汗淋漓,用上了腰臀之力。
我們做什么事都會想技巧,所謂斗智不斗力。有些水準,確實通過一些技巧就能達到。大凡技術(shù)活,廚、匠、棋、畫、戲、醫(yī)等,都各有秘譜。我幼年時,見過很多大男孩為了學到手藝,就在老木匠家做雜活,倒馬桶都肯干。
陳巨來被譽為篆刻“三百年來第一人”。他回憶過向老師吳昌碩請教治印的刀法的事,吳昌碩說:“我只曉得用勁刻,種種刀法方式,沒有的?!?/p>
大藝無巧,用的是“拙功”。有人就練一拳,打死了老虎,反而是深諳搏斗技巧的人,卻因氣力不足,倒成了老虎的美餐。巧,拿不下核心的東西。醉心于玩弄技巧,不可久遠。
中考的時候,有一項一千米的體育長跑測試,我當時練習的時候,小腿上綁了沙袋,跑起來倍感吃力??膳芰税朐拢ブ?,效果又是明顯的。
四兩撥千斤——信不信他本身就至少有一千斤以上的力量?
技巧、絕招,只在練到了一定的水平,才會事半功倍;也只有對實力相當?shù)膶κ植趴赡茏嘈В駝t派不上多大的用場。
寧緩不速——我們往往相反,先琢磨技巧,而不肯直接訓練實力,使得實勁胎死腹中。
取巧,當然也可以,巧法,覓之不易,于實戰(zhàn),更不可小覷。然而,只是勝在一時;常勝,長勝,終歸實力派,縱橫千秋的唯一。大成,往往掌握在不怎么聰明的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