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玉 紀良龍 王孝華
藍莓栽培在20世紀初始于美國,我國藍莓栽培歷史較短,目前正處于快速發(fā)展期,藍莓是功能型高檔保健果品,具有增強免疫、延緩衰老等多種保健功效。除鮮食外,在食品和制藥等行業(yè)被廣泛應用,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寬甸縣位于遼東半島,土壤偏酸性,適宜藍莓種植,目前已有藍莓栽植,但沒有栽培規(guī)范,且品種雜、亂,無公害種植和有機種植更無從談起,盲目生產會造成藍莓鮮果農藥殘留超標,果實品質低劣。因此,探討寬甸地區(qū)藍莓種植技術,加快藍莓產業(yè)的健康快速發(fā)展,生產有機產品,滿足市場需求,促進農民增收、企業(yè)增效十分必要。
1 選地
宜選擇疏松、濕潤、較肥沃的、pH4.2~6.0的酸性土壤建園。保持土壤較高的有機質含量是藍莓生長必不可少的條件。土壤有機質的主要功能是改善土壤結構、疏松土壤、促進根系發(fā)育、保持土壤中水分和養(yǎng)分。種植藍莓要求土壤中有機質含量大于5%,最適宜為10%左右。土壤有機質含量過低(小于5%),就會表現出通透性、保水性差,土壤易板結,影響根系發(fā)育,導致藍莓樹體長勢不佳,直接影響產量和植株成活率。
2 改土
為創(chuàng)建高產、穩(wěn)產藍莓園,因地制宜的改良土壤是必要的,通過增施有機肥、草炭、秸稈、腐殖土、枯枝落葉等對藍莓園進行種植前改良及種植穴改良等等。種植穴規(guī)格為長、寬均0.8米、深0.5米,挖好種植穴后,將取出的泥土摻入農家肥和草炭或松林下的腐殖土等,混合均勻后回填入穴內,回填土要高出地面20~30厘米,在土壤酸度不夠的情況下,可摻入適量硫磺粉。
3 定植
3.1 品種搭配
異花授粉是提高產量和增大果粒的重要因素之一,定植時,至少要配置兩個以上品種相互授粉,以提高產量和品質。
3.2 定植時間
定植適宜時間為早春萌動前,以2~3年生苗木定植為宜,定植深度為15~20厘米,而且要扶正踩緊壓實,做到“一扶二踩三提苗”。定植深度為莖基部比地表低1~2厘米,密度8000~10000株/667平方米。定植后及時澆水提高成活率,一般成活率在95%以上。春夏季節(jié)注意除草,不能使用除草劑。
4 肥水管理
4.1 合理施肥
藍莓對肥料要求量很低,喜有機肥、喜氨態(tài)氮,忌氯、忌硝態(tài)氮。發(fā)酵餅肥、發(fā)酵雞糞、豬糞等是有利于土壤菌根及藍莓根系發(fā)育的最佳肥料。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底肥為主,追肥、葉肥為輔的施肥原則。春秋兩季要進行施肥,春季(5月中旬)選用復合肥,每株用量10~20克淺溝施入,后覆土澆水;秋季選用腐熟好的農家肥,施入量2000~3000公斤/667平方米,上凍前澆一次水。
4.2 增加土壤保水能力
在保證土壤條件良好的前提下,土壤水分充足而穩(wěn)定是提高藍莓產量、品質的關鍵。因地制宜的增加土壤保水能力,合理控制栽培床高度(排水差的澇地作高床),或無床栽植(排水好及滲水強的地塊),合理選擇床面覆蓋物:地膜、鋸末、樹皮、秸稈等,特別是果實膨大期遇干旱會降低產量,合理人工補水和建立灌溉設備系統也必不可少。
5 防寒
在氣候好和冬春積雪多的地方,可以露地自然越冬。反之則需要在封凍前簡易埋土越冬,并與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撤去防寒土,過早撤土春季易造成植株抽條。
6 收果期管理
當果實顏色加重時,即到收獲期。寬甸地區(qū)7月上中旬進入采收果實的時期,采收前兩周少澆水,保證果實的口感和耐貯性。
7 修剪
7.1 幼樹修剪
果實采收后,在7月中下旬修剪幼樹,保留5~8個主枝。修剪以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實現高產、優(yōu)質、高效為目的。定植后1~2年,修剪主要以去花芽為主,目的是促進根系生長、擴大樹冠、增加枝量。第3年修剪主要疏去基部弱小枝、病蟲枝,保持樹冠直立,以使結果后果實離開地面,一般植株在成齡前修剪量不大。
7.2 成齡樹修剪
疏除樹冠中心部的枝使樹冠張開,同時疏除細弱枝,保留強旺枝,短截坐果枝,根據枝條強弱來保留花芽,每個結果枝要有足夠的葉片,以滿足果實生長發(fā)育所需要的營養(yǎng)和保證果實品質,花量大時及時疏花疏果,甚至疏除整個花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