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泳龍
1月5日 晴
森林里住著出了名的小豬弟弟,因為他懶惰,大家都叫他“懶蟲”。
陽光明媚的春天來了,動物公民都忙著春種,希望有好收成,為冬天儲存糧食。一天早晨,大家都紛紛播種、澆水、施肥,一直忙到夜幕降臨。而懶蟲卻只想著玩,從早上高高興興地玩到傍晚,一事也不干。傍晚,小豬玩餓了,到樹旁邊想摘蜂蜜吃,可是還沒有摘到蜂蜜,幾個峰王突然飛來,蜇得小豬往家跑,最后挨餓睡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豐收的季節(jié)來了,大家都興高采烈地忙著收割勞動果實。猴爺爺挑著剛摘的果子路過小豬門前,小豬見了心想:我多天沒吃東西了,向猴爺爺要點吃的吧!還沒等小豬回過神來,猴爺爺已經(jīng)不見蹤影了。小豬很生氣,自言自語:“不就是個果子嗎?跑什么跑?我也要種好吃的,呸!”忙了一會兒,小豬覺得很累,小豬一邊休息一邊美滋滋地想:不用幾天,我種的果子也一定會開花結果的,到時我就可以吃到美味的果子。到了冬天,懶蟲來到耕地一看,看到的是堅硬的黑土地。
從這個故事中,我明白了做人要勤勞。
廣東省湛江市太平中心小學三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