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這是一個學生的日記。他的日記本里充滿了正能量,帶給我們許多快樂和啟迪。日記的作者童言,小學期間每次期末考試總是年級第一,進入初中后,他的學習成績也一直保持在年級前三名,后來考取了省重點高中、進入重點大學。難能可貴的是,他從小有堅持寫日記的習慣,從小學開始到他大學畢業(yè)參加工作,已寫完了20多本,疊起來有厚厚的一摞,達百萬字。有一點讓人非常驚異:如果你翻看他從2000年9月到2002年6月的日記本,也就是他讀小學五年級、六年級時的日記,你會發(fā)現(xiàn)他的日記沒有一天間斷,滿滿的紙頁上沒有一行空行,整個本子沒有半頁浪費。這樣浩大的工程,真是不容易。
童言的日記,是良好的兒童讀物,它會帶給我們許多的夢想與歡笑,教給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激發(fā)起每一個孩子學習文化知識的動力,激發(fā)起讀者們的寫作熱情。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童言的日記吧!以下日記均是童言在讀書期間寫的日記,來源于真實生活,適合小學階段的孩子閱讀。
開篇座右銘:小小日記天天記,一天一記莫忘記。請您別看我日記,因為日記有秘密。
2000年11月12日 星期日 晴
今天,天氣格外晴朗,蔚藍色的天空飄著朵朵白云,我和媽媽、妹妹一起到姥姥家去。
姥姥家門前有一塊空地,那里種了胡蘿卜,現(xiàn)在,胡蘿卜該豐收了。
我覺得收蘿卜很有趣,便和妹妹一塊去收蘿卜。我拿著鐵鍬,妹妹拿著一把小鐵鏟,我們?nèi)讲⒆鲀刹絹淼搅颂}卜地前。
勞動開始了,我手持鐵鍬,扎進離一棵胡蘿卜不遠的土地里,扎深后,用力把鐵鍬一壓,胡蘿卜連土一起翻了出來,我蹲下身子,撿起胡蘿卜,捏掉上面的土,扔進了筐子里。就這樣,我干呀干呀,不多一會兒,就把一畦的胡蘿卜挖完了。再看妹妹,雖然她用小鐵鏟挖,可挖的胡蘿卜也不少。
我們低頭苦干,收了一筐又一筐,真是熱火朝天,不亦樂乎。這次收蘿卜真棒呀,它使我們得到了鍛煉!
2000年11月13日 星期一 晴
今天上午的周會課上,老師給我們講了游戲機的危害,有許多同學都因到游戲廳打游戲機,學習成績下降,有些同學玩得上癮了,便偷家里的錢,甚至造成家破人亡……
老師說:“對于游戲機,千萬不要沾上一點,因為一旦接觸了它,想停下來,會非常非常困難……”
這些事例給我們一個啟示:小學生就要踏踏實實地學習,不能沉迷游戲,無論什么時候都要禁得住誘惑。
2000年11月14日 星期二 晴
《孤兒淚》是一部電影,今天上午,全班同學在電影院觀看了這部電影,真是感人肺腑!
電影主要講的是:一個剛生下來的孩子被親生父親拋棄在一戶人家的大門前,戶主看到后,送到了孤兒院。原來孩子的腳有毛病。孤兒院喂不到奶,便把他送到了鄉(xiāng)下。收養(yǎng)孩子的人叫曹翠芳,她和全家人把孩子一天天喂大,還到北京為孩子治病,可是沒治好。每天晚上,哥哥為這個收養(yǎng)來的弟弟挑水,爸爸為這個收養(yǎng)來的兒子燒水,媽媽為這個孩子用手揉腳。日日夜夜,風風雨雨!后來,孩子的親生父親有了錢,來到曹翠芬家要接回自己的孩子,全家人戀戀不舍,失聲哭泣,孩子不想走,全家人更不舍得。最終,孩子還是沒走。除夕之夜,父親又來了,他送來了“領養(yǎng)證”,從此孩子就是曹翠芬家的人了!這時孩子慢慢地下了床,竟神奇般地能走路了。孩子含著淚對養(yǎng)育他的父母說:“別人說過,一生只給兩個人磕頭,那就是爹、娘,現(xiàn)在,我給你們磕頭了!”說完跪下雙膝,向父母磕頭……
這部電影多么感人啊,曹翠芬全家對一個養(yǎng)子的關懷竟是如此無微不至,尤其這個孩子還是一個殘疾兒。如果在資本主義社會里,這樣的孤兒恐怕就不會得到大家的同情。我們?nèi)巳硕家獙W會幫助別人,讓那些弱勢群體同樣感受到祖國大家庭的溫暖!
2000年11月19日 星期日 晴
我有一本《采蜜集》,上面摘抄了許多好詞佳句。最多的要數(shù)成語,這些成語都是我通過看書看報,差成語詞典學到的。我想,除了把成語用到作文上之外,還要用在日常生活的說話上,這樣會顯得很有學問。
可是,我學得太多了,腦子里模模糊糊,都記不清了。我多想能把這些成語深深印在腦海里啊,這畢竟是我日積月累,歷盡千辛萬苦才學到的成語。今天下午,我說話時,想用上某個成語,可只記得一點意思,根本想不起那個成語?;氐郊?,我翻看著《采蜜集》,努力尋找,可是沒有找到。
我多想把這些成語記得清清楚楚啊!我要發(fā)奮圖強。
2000年12月8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對妹妹昨天弄回來的刺球產(chǎn)生了興趣。刺球全身呈赤褐色,上面長滿密密麻麻的小刺兒,又硬又尖,我用手輕輕拿起一個刺球,還覺得有點扎手,要是用力攥這些堅硬的刺球,會把手扎破。
我把一個刺球往衣服上一扔,它像磁鐵一樣,緊緊貼住衣服,用手拔刺球時,還有些費力。
刺球多么勇敢,它們?yōu)榱朔纻鋭e人的襲擊,全身布滿嚇人的硬刺來保護自己,它為了自己的安全是這樣嚴陣以待。
我們要像刺球一樣,學習它那堅毅的品格,不被各種困難嚇到,而是挺胸抬頭,勇敢面對。我想起曾經(jīng)學過的詩歌:
苦難像彈簧,
看你強不強。
你強它就弱,
你弱它就強。
的確,困難并不可怕,只要你擁有頑強的毅力,擁有強大的內(nèi)心,就能打敗它,戰(zhàn)勝它。
童言是知名新生代兒童文學作家,本名張宇飛,80年代生于河北,出版有小說《琴鳥》《印象河北》,長篇童話《阿木,阿木,請你回答我》、繪本《童言科普童話系列》等。他從小酷愛文學,自10歲時就開始在全國各大報刊雜志發(fā)表文章,《少年文藝》《萌芽》《少年時代》《兒童文學》《東方少年》《意林》《小說界》《人民文學》《江南》《北京文學》《廣西文學》《歲月》等雜志都是他的常駐刊物。他的作品具有藝術性、思想性和可讀性相結合的特點,是很好的營養(yǎng)讀物,其讀者不局限于少年兒童,更有廣大的90后、80后甚至中老年讀者。童言的創(chuàng)作不僅為出版界帶來了大量優(yōu)秀的紙質(zhì)作品,也為影視界提供了唯美、豐富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