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
讀過莫言小說的人,都會被他高超的敘事技巧所吸引。談到小說的取材,他認為有兩個方向值得關(guān)注:一是以鄉(xiāng)村或城市為題材,描寫身邊妙趣橫生的生活;二是以歷史或傳說為題材,想象新穎奇特的故事。這兩類材料,雖然看似一“近”一“遠”,然而“新”是它們共有的亮點。寫作素有小說“排頭兵”之稱的小小說時,莫言先生的話可謂金玉良言。如何將大師的技巧用到我們的作文里呢?大家不妨試一試下面的兩種取材技巧。
一、精選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個點,反映“我”的思考
日常作文,尤其是考場作文,受時間及字數(shù)的限制,不可能長篇大論,選取的材料最好是生活中的一個“點”,或許是一個畫面,或許是一個瞬間,甚至是一句話。這樣的題材雖然細小,人生冷暖與世態(tài)炎涼卻蘊藏其中,能夠收到主題深刻的效果。如生活在農(nóng)村的同學(xué),可以通過一條路、一棟房、一身裝扮等,引出對新農(nóng)村建設(shè)的思考;活躍在城市里的中學(xué)生,則可以通過一部手機、一條微博、一條短信等,反映城市生活的某種病態(tài)。不過要提醒大家的是,文章要收到小中見大、一針見血的效果,不懂得欲揚先抑或波瀾迭起的構(gòu)思技巧,是難以實現(xiàn)的。莫言講過的一個故事,便堪稱小小說的經(jīng)典。話說有八個外出打工的泥瓦匠,為了避一場特大暴風(fēng)雨,躲進了一座搖搖欲墜的破廟。可小廟實在待不下那么多人,可誰也不愿相讓,最后他們決定用拋草帽的方式?jīng)Q定大家的去留。結(jié)果七個人的草帽刮回了廟內(nèi),只有一個人的草帽被卷了出去。那個人自然不愿意出去,于是眾人便抬起他扔出了廟門。就在大家將那個人扔出廟門后,那座破廟轟然坍塌。僅僅是一瞬間,作家將人性的自私展示得淋漓盡致。
二、重溫歷史長河中的一件事,反映“新”的現(xiàn)象
莫言之所以對歷史與傳說類題材格外感興趣,就在于這些材料經(jīng)歷了時間的檢驗,當(dāng)我們將自我智慧與時代情懷注入其中后,往往能夠在“以古為鏡”的材料中,收到推陳出新、借古諷今的效果。這種取材方式,類似于“故事新編”。這類小小說,借用的是歷史素材,折射的卻是時代情懷。值得注意的是,寫作此類文章,“史”是寫作基礎(chǔ),得保持原著神韻;“新”是成功的關(guān)鍵,得反映現(xiàn)實生活。高考小小說佳作《假如雷鋒回來》里就有這樣的片段:到站了,雷鋒茫然地隨著人流走上月臺。這時,一位少婦一手抱著孩子,一手拎著一只大皮箱艱難地迎面走過來。雷鋒不假思索地伸出手去:“大嫂,我?guī)湍闾釚|西吧!”“誰是你大嫂?你要干什么?”少婦驚恐萬狀,花容失色,孩子也抱緊媽媽的脖子哭了起來。雷鋒當(dāng)年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如果簡單地講述這些材料,定會讓人心生厭棄??煽忌棚w想象的翅膀,讓人物回到當(dāng)今時代,也就有了這一幕看似啼笑皆非卻又震撼人心的效果。巧妙的情節(jié),將現(xiàn)實社會中人與人缺少信任的不良現(xiàn)象刻畫得入木三分。由此看來,素材的新與舊,并不在于大家對它的熟知程度,關(guān)鍵是寫作者有沒有讓它出彩的能力。
下面就請大家欣賞學(xué)生佳作《閃光的防盜窗》。
隨著一聲“哐噠”的關(guān)門聲響過,小區(qū)變得熱鬧起來。樓梯間急促地傳來一陣“叮咚叮咚”的高跟鞋聲響后,樓下又傳來一陣尖銳的“女高音”。原來,樓上的美女小張把自己關(guān)在了門外。鑰匙放在了屋里,丈夫又出差在外,這可如何是好。
動靜鬧得真大,短短幾分鐘時間,樓下便聚滿了看熱鬧的人。三三兩兩,老老小小,黑壓壓的一片。慢慢地,有人開始幫著出主意了。各個窗口都裝著防護攔,怕是沒有辦法進去。有人建議請人來開鎖,可據(jù)說那門有十二道安全措施;有人建議撬門,可小張哪里樂意,這門可是花了大價錢的……小小的樓梯間擠滿了看熱鬧的鄰居,就是沒有一個人行動。終于有人恍然大悟地高喊:“報警啊!”
小張忙掏出錚亮的蘋果6S,撥通了110電話。警察來得很快,可幾個人圍著整棟樓看了幾圈,連連搖頭。小張家的防盜門,連公安的開鎖專家也是愛莫能助。陽臺及房子四周的窗子上全部裝上了結(jié)實的不銹鋼?!澳慵业姆雷o欄太牢固了,怕是只能請消防了!”一位警察滿臉無奈地說。小張一時慌了,帶著哭腔說:“你們可不能見死不救呀!”
“快看!”突然有人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一般,指著小張家的廁所喊了起來。人群頓時涌向樓房的后面。在廁所上面的小通風(fēng)口,竟然有一個布滿灰塵的小窗?!靶『@進去,應(yīng)該不成問題。”大家議論著。小張頓時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誰去呢?她回頭看了看鄰家的小孩,可剎那間,看熱鬧的小孩如同飛到了九霄云外般沒了蹤影,只剩下幾個閑聊的人,也裝作沒有聽見,還不時用眼角瞄瞄小張,誰希望自己的小孩成為“烈士”?
最終,小張以二十塊錢請了樓下看門人家的男孩。一根繩子從天而降,男孩站在樓頂不時向下望望,眼睛里流露出恐懼的神情,看得出,這男孩非常不愿意做這件事,可那二十塊錢誘惑著他,他仿佛已經(jīng)看到了用二十塊錢買來的東西。他小心翼翼地沿著繩子從樓上滑下來,好不容易到達了小張家的樓層。
終于到達了窗口,大伙兒也都松了一口氣。這是一扇很小的窗子,上面銹跡斑斑,角落結(jié)滿了蜘蛛網(wǎng),窗臺上布滿了灰塵。平常是沒有人注意它的。男孩好奇地打量著里面,遲遲沒有進去。小張有點不耐煩了,吼道:“你怎么不進去呀!”小孩向下看了一眼,落在窗臺上的腳有些發(fā)抖,瘦小的身體緩緩地鉆了進去。一陣陣撥弄鎖的聲音后,過了好久門才打開,小張用審視的眼光打量著男孩以及他的每一個口袋,然后才不情愿地把錢給了男孩。
第二天,男孩路過自己助人為樂的窗口,不由自主地朝上望去,卻發(fā)現(xiàn),窗口上多了一樣閃閃發(fā)光的東西——防盜窗。
作者選取的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當(dāng)他用小小說的形式來呈現(xiàn)時,文章便有了不一樣的深度。在這一突發(fā)事件中,鄰居的幸災(zāi)樂禍、小孩的恐懼神態(tài)以及小張換上的防盜窗,都逼真地反映出了人情冷漠、缺少誠信的生活現(xiàn)實。結(jié)尾宛如畫龍點睛,令文章頓然生色。這種出人意料的行文思路,正是這篇小小說出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