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芹
教學目標 :
1. 運用綜合識字的方法,認識本課生字。
2. 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詩中情感,落實感情朗讀,練習背誦課文。
3. 續(xù)編小詩,初步感知風的特性,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chuàng)編能力。
4. 激發(fā)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麗神奇,培養(yǎng)學生感悟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
1. 會認本課生字詞。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
1. 讓學生了解風雖然看不到,卻能通過身邊的事物感受到風的存在。
2. 激發(fā)學生寫詩欲望,仿寫詩歌。
教具準備:感知風的圖片、課件
教學流程:
一、導(dǎo)入新課,揭示課題
1.同學們,喜歡猜謎嗎?老師為大家?guī)砹艘粋€謎語:來無影,去無蹤,來時樹動花搖,去時水平浪靜。這個新朋友是誰?和新朋友打個招呼吧!懂禮貌的孩子們和老師把新朋友的名字寫在黑板上。(板書課題)大家有沒有問題想問問它?
2. 師(扇扇子):聞到了嗎,抓到了嗎?
風就在你我身邊,可是,我們看不見,摸不著,也抓不住。
3.這節(jié)課讓我們一同走進葉圣陶爺爺?shù)囊皇仔≡姡ふ绎L的足跡。
請按金鑰匙提示閱讀小詩:
讓我們自由讀詩歌,尋找“風娃娃”!畫出感覺風來了的句子。
把課文中不認識的“生字寶寶”找出來, 多拼讀幾遍。
二、初讀詩歌 ,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
下面讓我們跟葉圣陶爺爺一起走進詩中,我們就會知道答案。請同學們小耳朵認真聽,小眼睛認真看,找一找風在哪兒。(課件播放風吹葉動的情景,并配有風聲的悠揚音樂。要求學生看畫面傾聽)。
想自己走入文中去了解風嗎?(請按金鑰匙提示閱讀小詩)。
2.檢查字詞。(顫動、起波紋、游戲……)
書中的字寶寶和我們捉迷藏,被風吹到了大屏幕中,誰有勇氣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真棒!老師贈給你們一份珍貴的禮物,那就是寶貴的一分鐘,想風吹起來的時候,周圍的景物是怎么變化的?
3.這些字詞又回到小事中,誰有勇氣起來讀讀課文?(指名3人接讀詩歌。)表揚讀得好的同學,糾正存在的讀音問題。
出示讀書要求:讀小詩,讀準音,不丟字,不加字,頭要正,腳放平,讀詩姿勢要端正。
4.在詩人眼里,風是富有靈性的。跟同桌交流你畫出詩中感覺有風的句子。
生交流,師板書。畫畫(葉、水、花) 書寫(樹動、起波紋、點頭) 順次寫(走、在、來)。
生交流, 風就在我們的身邊很好玩,一會兒樹葉間,一會兒花叢中,一會兒又跑到小河里去了。
師:說得真好!雖然風看不見,摸不著,但是當我們看到樹葉顫動,河水起波紋,花兒點頭的時候,我們就知道風來和我們游戲了。
三、細讀課文,體會詩意
1.這首晴朗明快的小詩,知道作者是誰嗎?他為孩子寫過很多小詩、童話。他愛孩子,懂孩子,有一顆愛心,才能寫出純潔充滿趣味的小詩。師生合作讀,師讀前兩行,然后再交換來讀。找風。
(評議:輕重、長短、兒化音等。)
2.這樣的詩行,讀著讀著,你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開頭兩行一樣)你有詩人的眼睛,發(fā)現(xiàn)了詩歌的小秘密。這里運用了反復(fù)的手法,讓小詩讀起來一唱三嘆,很有節(jié)奏,像唱歌一般,請你找小伙伴來合作讀讀小詩。(生合作讀。)
3.老師讀時覺得這風似曾相識,想起了我很多淘氣而又可愛的學生,相信你會讀出心中的感覺。3節(jié)小詩中,你最喜歡哪一處的風?先美美地讀一讀,再說說你為什么喜歡。
(生自選讀詩。)
學生匯報,相機指導(dǎo)。
第一節(jié):
(1)我喜歡讓樹葉顫動的風,樹葉顫動的時候,我們知道風走過來了。
(2)學生質(zhì)疑(預(yù)設(shè):什么叫顫動?)
換詞法:抖動
做動作:快伸出你樹葉般的小手,這就是一片一片的小樹葉,風來了,你看到小樹葉在枝頭怎樣動?(學生的小手動了起來),一片片樹葉在風中微微地、不停地動起來了,而不是大幅度地搖擺,這就是顫動。此時,你仿佛聽到了……你仿佛聽到了……你仿佛聽到了……
(3)風把嫩綠的樹葉吹得翩翩起舞,是呀,風就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舞動著衣裙輕撫過樹葉。誰能讀出來? (指多名讀。)
(4)每個人讀得都不錯,讀出了自己的不同的感受,所以朗讀的味兒也各不相同。請大家?guī)е约旱母惺苊烂赖刈x一遍。
第二節(jié):
(1)我從這泛著波紋的水面感受到了風(投影:平靜的水面,微微泛起了波紋。)這就是我們書上說的——河水泛起波紋。
小手動一動,扮演風兒隨著老師的敘述跟河水做游戲。
風兒風兒輕輕吹…… 風兒風兒悄悄地來了……你覺得波紋像什么?
(2)我可以看出風不急,是微風。所以我要讀得舒緩、柔美。大家聽我讀得怎么樣?(匯報學生讀、指名讀、示范讀、跟著讀)。
同學們,風會和我們玩快樂的游戲,所以我們讀這句的時候,心情是快樂的。大家?guī)е鴼g快的心情來齊讀最后一句。
第三節(jié):
(1)師:風還會去哪兒?請接著匯報。
生:我喜歡讓花兒點頭的風,花兒點頭的時候,我們知道風來做游戲了。
(2)孩子們喜歡游戲,花兒也能點頭會做游戲,把花兒寫活了,太有趣了,風太神奇了。(出示課件)想象一下它們在做什么游戲呢?
(3)你真會動腦,大家看,花兒正在向你們微微點頭(放課件),就好像 ?請發(fā)揮你神奇的想象力,說一說。(出示課件:花兒微微點頭的時候,就好像 。)
(4)花兒太美了,我想讀一讀。(個別讀、同桌互相讀、生推薦讀。)
4. 細讀品味,風的形象便出現(xiàn)在我們的腦海中,有的頑皮可愛,有的充滿神奇的力量。喜歡嗎?為什么?(擬人。)
5. 風娃娃送來了動聽的音樂,大家一起美讀吧!
6. 觀賞:本來毫無生氣的畫面,由于風的到來,一下子歡快起來了,作者多么喜愛這生機勃勃的景象??!此時,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生描述美景。)
7.因此有了“詩情畫意”這個詞,看圖分節(jié)讀,女生讀第一節(jié),男生讀第二節(jié),大力士讀第三節(jié),顯出力量來。
8.大家從文中感受到了怎樣的風?能讀出那份奇妙的感覺嗎?(自由讀、齊讀、指名讀。)
學生律動:《小雨沙沙》。
四、帶著羨慕和向往自由背誦。(看提示背誦)。
五、激發(fā)想象,續(xù)編小詩
1.風又和我們捉迷藏了。它看不見,摸不到,柳條見它舞蹈,白云見它讓路,氣球見它就跑,只有細心感覺的小朋友才會發(fā)現(xiàn)它。
2.閉眼想一想,風來時,周圍的景物是怎樣變化的?放飛想象的翅膀,自己接著續(xù)編小詩。(課件出示一幅動態(tài)圖蒲公英。)
誰也沒有見過風,不要說你和我了。
但是( )的時候,我們知道風( )。
3.范讀例文:
當五星紅旗飄揚時,
我們知道風來敬禮了;
當柳條跳舞時,
我們知道風來玩耍了;
當蒲公英的種子飄向遠方時,
我們知道風在默默地給它們送行了。
4.請你也來當回小詩人,選擇圖上的內(nèi)容或者發(fā)揮你的想象和同桌練習說一說。(課件出示“風車轉(zhuǎn)動、紅旗飄動”圖及句子)突然發(fā)現(xiàn),你們都成小詩人了!
六、拓展延伸
1.風似乎無影無蹤,卻清晰地留在長長短短的詩行里。古詩拓展《風》,出示《風》,生讀。
2.你還搜集哪些關(guān)于風的古詩?除了古詩文我們在許多詩歌和生活中也能找尋到風的足跡,請大家說說 你感受到的風。
七、選做作業(yè)
1.寫風----繼續(xù)當小詩人,寫一寫風。
2.誦風----有感情地朗誦描寫風的好詩,好文章。
3.畫風。
八、總結(jié)
聽你們寫的小詩有一種美好的感覺,這個世界有很多我們不能抵達的地方,但是心存向往,用美麗的詩歌編織夢想,借著風的翅膀,我們可以飛向每一個地方。最后把我寫的小詩作為課的結(jié)束,也作為送給你們的小禮物,快去讀讀吧!
板書設(shè)計:
葉 顫動 風走過來了
河 水泛波 風在哪兒了
花兒 點頭 風來做游戲了
反思 :
《風》這首小詩是教科版一年級下冊的一篇主體課文。詩歌以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描述大自然風的特征。這是一首清新、優(yōu)美的詩歌,描寫的風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使得樹葉顫動,河水起波紋,花兒點頭,詩歌想象力十分豐富,將孩子們經(jīng)??吹降木拔锩鑼懙镁哂性娗楫嬕?。教學中本著簡簡單單學語文,完完全全求發(fā)展的理念實施教學。上完這一課,覺得既令人滿意又略有遺憾,值得進一步探討。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 激發(fā)興趣
上課時,我先編了一個謎語給大家猜,學生的情緒一下子被調(diào)動起來,爭先恐后地說出謎底。為下面學生順利理解詩意、進入詩的意境做了有力的鋪墊。這首小詩,意境優(yōu)美,適于培養(yǎng)語感??紤]到一年級學生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教學中,讓學生聽配樂朗誦,看有聲有色的多媒體畫面,恰到好處的導(dǎo)語,不知不覺把學生帶入情境中,可以讓學生自主閱讀,讀出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邊讀邊想象,感受風的存在。既錘煉語言又培養(yǎng)語感。
2.自主學習 合作交流
新課程倡導(dǎo)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diào)讓學生通過自己切身的體驗來認識世界,感悟自然萬物,力求體現(xiàn)“大語文”教學觀和教育教學的開放性原則。課堂中,讓學生按金鑰匙的導(dǎo)學提綱自主閱讀,自由讀、同桌讀、指名讀確保了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了課文并整體把握了課文的層次及主要內(nèi)容,初步感知了風。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生的主人,并感受到學習的無窮樂趣。
教師緊緊抓住詩中描寫感受到風的3個小節(jié):樹葉顫動,河水起波紋,花兒點頭來重點體悟風。讓學生自主匯報喜歡的小節(jié),教師隨機出示畫面,調(diào)動學生的聽覺、視覺和觸覺等多種感官,看樹葉怎樣顫動,仿佛聽到了什么樣的聲音,手觸波紋會是怎樣的感覺,風和花做了哪些游戲,分別感受到什么樣的風。激發(fā)學生的想象思維,讀出了感情,讀出了意境,讀出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屏幕遞減式的背誦提示,激發(fā)興趣,提高背的速度。讓學生感受詩歌的韻律美,結(jié)構(gòu)相似,運用反復(fù)的手法,讀起來一唱三嘆,使教學更具實效。
整個教學過程,教師緊緊抓住學生的匯報,調(diào)控教學內(nèi)容,充分突出學本式的教學特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通過讀、悟、議、賞等一系列活動解決了本課的重點,突破了難點,是課堂中的一處閃光點。
3.拓展延伸 激發(fā)想象力
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尋找風的足跡。借助仿寫句式和優(yōu)美意境的圖片的引導(dǎo),使學生體會到寫作的樂趣,觀察想象能力得到提高,如:當胸前的紅領(lǐng)巾飄動的時候,知道風來和我說話了。學生就像小詩人,編的小詩清新活潑,具有童真童趣。仿佛涼爽的風正從眼前掠過,表達出自己心中的可愛風或厭惡的沙塵暴。這個過程不僅讓孩子發(fā)揮想象力,更激發(fā)了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應(yīng)盡量爭取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生的主人,并感受到學習的無窮樂趣。課后讓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查找有關(guān)描寫“風”的古詩或詩歌,進行誦風、畫風或?qū)戯L,使課堂與生活相融,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享受語文。讓學生對風的情感在觀察中激發(fā),在誦讀中升華,在筆墨中沉淀。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拓展性,注重情感體驗和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課堂中時間的安排也不盡合理,學生的朗讀還須加強。教學機智也有待于提高。今后,要注意改進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