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瑞鋒
位于河北省唐縣齊家佐鄉(xiāng)的全勝峽,因全勝莊大峽谷而得名。傳說丘處機在青虛山修全真教時住此,故名全真莊。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八路軍與日寇激戰(zhàn)取得勝利,故改為全勝莊。
沿著水泥路前行,兩側(cè)翠綠盈盈,轉(zhuǎn)過一道彎,映入眼簾的是兩山之間形成的一座天然石門,當?shù)厝朔Q之為自來門,這是進入全勝峽谷的第二道天然石門,故也稱“內(nèi)門”或“北龍門”。這處寬不過6米的自來門,端莊大方,兩側(cè)峰立百仞,險秀峭拔。穿過一線洞開的石門,便進入峽谷內(nèi),里面有很多當?shù)厝私匈u土特產(chǎn)或小吃,人煙氣十足。
大石門的旁邊有一座鼎立的長峰,由此處上攀可到龍門臺,據(jù)說站在龍門臺俯視此峰,峰頂平整方正,宛如一個大硯臺,這就是傳說中的風水硯,當?shù)厝艘卜Q之為“風水鼎硯”。
前行不遠便到了峽谷“銀河三維澗”,只見進峽的山口用石條壘砌了十來米高的壩,將上流的溪水截住形成了一座小型水庫。如果在豐水期,水面漫過壩頂再跌落至10米深的谷底,形成一條壯觀的瀑布,與66步臺階相襯托,又是一道靚麗的美景。
我們沿著回廊式水中棧道進入峽谷銀河段,只見大約150米長的峽谷銀河兩側(cè)的山壁上,林蔭遮天蔽日。當?shù)厝苏f這里就是當年鵲橋渡雙星的所在地,每年農(nóng)歷七月七日駐足懸崖下和小河旁凝神靜聽,耳邊會響起牛郎織女雙星幽會密語。因此,當?shù)厝擞职堰@里喚作“一線牽”和“愛情河”。
走出“銀河三維澗”就是“牽手灣”,情人們牽著手漫步在懸崖棧道,觀賞一池綠水是何等的甜蜜愜意!沿著“牽手灣”棧道走到盡頭,看見右面的山體上有一條“白練”從天而降,大有“誰持白練當空舞,疑是銀河落九天”之意境。人們把這條落差達三四十米的懸瀑稱之為“天長瀑”。
“天長瀑”旁邊是全真七子七峽潭美景之一的馬鈺潭。相傳,全真七子修行于全真莊時各據(jù)一潭。這里潭水碧綠,環(huán)境優(yōu)雅,還真是一處修行勝地。
過了馬鈺潭,沿著夾于兩山之間的步行小道前行,此時全勝峽的面紗漸漸被揭開。呈西北——東南走向的全勝峽全長僅5公里,雖不如野三坡號稱“百里峽”的景點那么壯觀、深長,但寬不足丈余的峽谷卻有著獨到的韻味。
沒有多遠就到了二峽潭,因此潭屬全真七子之一的丘處機所據(jù),故也稱丘處潭。此潭水面平滑如鏡,清澈見底,水質(zhì)上乘,峽谷兩壁的鐘乳怪巖和來來往往的人影倒映其中,構(gòu)成了一幅山水畫。陣陣山風吹起,潭水叮咚,激流喧嘩,五色魚在水中游來游去,水草隨波搖曳,真想脫下鞋子踏入其中摸魚摸蝦,感受一下天籟圣水的情趣。
沿著二峽潭鋪就的鵝卵石小道走出形如兩扇山門的峽谷,有一酷似老龜?shù)木奘?,龜頭對著順石而下的溪水,似乎在飲水。傳說古時全勝峽谷有一年洪水肆虐,為保護百姓遏制水患,遠在通天河內(nèi)的萬年老龜跋山涉水來到此地,奮然跳入水中用身軀阻擋、分流洪水,當?shù)匕傩赵诟兄x老龜?shù)耐瑫r,誠懇地挽留老龜永住此地。
乳巖壁畫也是這里的一大特色,全勝峽的十里長峽中兩壁皆為乳巖畫。相傳當年文曲星下凡描繪山川時,將剩墨潑濺于此,于是山石脫落,巖漿滾流,形成千姿百態(tài)的巨幅乳巖壁畫,像一條長長的畫廊,盡展飛禽走獸、山川林木等,都栩栩如生,猶如一幅幅立體畫。
去往龍蝠洞時,在洞前先看到有一圓形水池,這就是龍泉。傳說為龍王的三太子在龍蝠洞潛心修煉時,對自己的過錯幡然悔悟,為保一方百姓不受旱澇之災,親自在洞口造了龍泉,使當?shù)匕傩毡M沐其惠。繞過龍泉拾級而上,階梯兩側(cè)的山體之間夾有一塊巨石,當?shù)厝朔Q它為警安石或警醒石。
上至龍蝠洞,沿著1米左右的縫隙前行,進入洞內(nèi)頓覺空氣涼爽,濕潤透體。這條大狹縫狀的通道平均高度10米左右,偶見天光透亮。溶洞內(nèi)可見鐘乳石遍布,形狀有石幔、龍爪、龍角、龍身、龍尾、海螺、蓮花、靈芝、菜花、珠簾、石鐘、虎頭、虎身等,這些千奇百怪的鐘乳石在燈光里,仿佛仙境。龍蝠溶洞,龍健福祉;警安石,懸而不落,既警亦安;龍泉,常年不斷,甘沁心田。
(責編:劉建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