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曉
內容摘要:語言是交際的產物,帶有時代的烙印。隨著經濟的告訴發(fā)展,人們的語言也無時無刻不再變化。近年來,紛繁多樣的網絡流行語已經成為人們交際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章選取了以“男閨蜜”為代表的網絡流行語進行多角度分析。
關鍵詞:“男閨蜜” 原型 標記
“男閨蜜”、“女漢子”等詞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性別的雜糅?!澳虚|蜜”由“男”+“閨蜜”構成的,“閨蜜”也是一個在21世紀新產生詞,在南方與“閨蜜”意思相近一個民間詞語——“老同”。成為“老同”需要在神的面前發(fā)誓而且還要有見證人,或因為這種儀式的莊嚴性這種稱呼并沒有廣泛流傳。但“閨蜜”并不需要什么特定儀式,顧名思義“閨蜜”就是“閨中密友”,“閨”一般指女子的房間,古時候稱為“閨房”,古代封建社會未婚女子社交困難,因此朋友很少,能夠彼此進入閨房的也就說明兩人的關系很親密?!懊堋迸c“蜜”字音同,且“蜜”還有甜蜜溫馨的意思,能夠體現(xiàn)朋友之間的相互幫助、安慰的作用,因此,在書寫形式上也寫作“閨蜜”,嚴格來講“閨蜜”是新造的。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六版中收錄了“閨密”和“閨蜜”,都已屬于規(guī)范的用詞了。
“閨蜜”本身是一個女性對于女性朋友的稱呼,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女性交的朋友由女性也擴展到了男性,男性也可以進入女性的閨房成為密友,同閨蜜的作用是一樣的,只不過生理特征不一樣。為了以示區(qū)別,所以稱為“男閨蜜”。
原型理論認為:同一范疇內的成員地位不平等,有較好成員和較壞成員之分,其中最好的成員往往具有原型性,而這種原型性來自社會、生活經驗及文化信息的輸入和積累,從而與人們的認知活動相關[1]。“閨蜜”在這一范疇中就屬于“較好成員”,具有原型性;“男閨蜜”則屬于相對較壞的地位。因此“閨蜜”的女性特征無需多言,很容易被喚醒,而男性則需添加性別詞來凸顯。
標記理論[2]也為“男閨蜜”的組合方式和詞義理解提供了可行性。語言中的標記現(xiàn)象是指一個范疇內部存在的某種不對稱現(xiàn)象。標記理論認為,一對語言特征通常包括兩個對立體:有標記的和無標記的。無標記成分指那些常見的、表達一般意義的語言成分;而有標記成分則指那些不常見的、意義特殊的語言成分。例如,人稱代詞“你”表示單數(shù),是無標記的。加上“們”用“你們”這種有標記形式表示復數(shù),以區(qū)別于單數(shù)形式。同樣道理,“閨蜜”用于女性是無標記的,只要提到“閨蜜”,就很容易激活該詞所攜帶的社會成員預設的一系列附加意義和聯(lián)想,如親切、友好、無話不談等等。
從邏輯學角度看,這屬于一種基于默認的前提和常識為基礎的缺省推理。當我們需要表達和女性“閨蜜”一樣溫馨、甜蜜、體貼關心的男性時,就會在前面加上一個標記從而構成“男閨蜜”這樣的有標記形式。實際上,語言中類似有標記的表達很多,特別是前加性別指示詞“男”“女”的表達更是比比皆是,如“男妹子”、“女漢子”、“女屌絲”“女漢子”、“女光棍”等。這些表達折射出新時期男性和女性在社會生活中所扮演角色出現(xiàn)的新變化,是運用標記手段而衍生出的一些有標記形式。性別指示詞“男”“女”在詞性上都屬于區(qū)別詞,區(qū)別詞最主要的語法功能就是用在名詞前起到區(qū)別事物類別和范疇的作用?!澳虚|蜜”正是把“男”作為一個形式標記來區(qū)別于“閨蜜”內涵意義默認為男性的一種手段,也正是社會的發(fā)展變化引起語言做出調節(jié)的結果。
參考文獻
[1]楊小茜.漢語人稱詞語的性別區(qū)分與認知淺析[J].廣西師范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S5
[2]沈家煊.不對稱和標記理論[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單位:華中師范大學語言與語言教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