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New Criteria for Brand
Conversations
博客主人:Mark Di Somma
http://www.brandingstrategyinsider.com/
阿迪達斯品牌運動
阿迪達斯運動讓品牌意識到:必須轉變以往的做法,將聚焦點放在產品或是客戶上,而且這些內容都要和客戶息息相關。在這個案例中,阿迪達斯讓已退役的西班牙職業(yè)足球運動員路易斯·蘇亞雷斯(Luis Suarez)打頭陣,并以此機會激起了一場討論?!皭叟c恨(therewillbehaters)”,這是阿迪達斯為2015年球鞋發(fā)起的一項全新的活動,按照阿迪達斯全球品牌戰(zhàn)略負責人斯特法妮·柯農倫(Stefanie Knoren)的說法:“如果你被貼上了‘愛與恨這樣的標簽……人們都期待能和你建立起對話?!?/p>
越來越多的品牌在投放產品或是傳播品牌價值和信仰時,會放到一個更廣泛的內容背景下做討論。這樣做法的不好之處在哪?在于這種對話內容的影響力會超過產品本身,最終消費者的興趣點和注意力會被轉移,不能實現(xiàn)最初的傳播目標?;蛘呤窍M者對于傳播信息和產品態(tài)度非常冷淡。這種做法的機會點在哪?能夠找到吸引人們的興趣點,從而幫助提升消費者的品牌尊敬度,將人們對話題的喜愛度轉為品牌的青睞度。
當然,這并不一定奏效??纯葱前涂耍袝r候,星巴克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話題營銷有點嘩眾取寵。但是一旦和話題建立相關度,并能詳細地闡述好品牌的故事,或是說明品牌的一項特殊事件,那么這種‘更廣泛的對話方式能夠為品牌帶來機會,企及目標消費者。
因此,如果你想通過這種方式進行互動,如何確保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對話,讓對話按照目標方向如期進行,不會讓人感覺十分笨拙?
必須了解人們真正想談論的話題,充分了解受眾,知道如何能夠真正引起受眾的興趣。清楚知道能和他們成功產生互動的原因,以及能引起他們關注的原因。
選擇你希望進行互動的方式。對此,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即那些能夠鼓勵人們迅速建立對話的談話,以及那些目的在于探討出深度觀點或是評論的談話,兩者有什么區(qū)別。比較而言,前者不會顯得太正式,也更隨意,能快速反應,即時感強。而評論顯得更正式,更深思熟慮,更個人化,通常還能反映出一些深刻的見解。因此,對于一些會讓人們產生強烈反應的問題,不要采取第一種討論形式——因為這種討論本身會讓人覺得輕率,幾乎有點令人覺得不屑一顧。同樣的,如果對一些不重要問題采取第二種討論方式,那么人們可能覺得你有點夸大(目的在于獲得自己的利益),或者覺得你在無謂地困擾一些瑣事,有點游手好閑。
擁有自己的觀點。有自己的觀點,并清楚知道自己為什么支持這個觀點,做好準備,一旦被提問隨時分享見解。如果品牌和進行的話題沒有任何聯(lián)系,那么沒有任何嘗試的意義,因為這會很快被人看穿。同時,在宣傳自己的立場時不要太具有攻擊性,這會讓人們覺得你在說教。要打造最有力的品牌主張,必須讓品牌信仰和品牌定位的思維足夠開放,這樣才能成功鼓勵人們不斷參與互動,并能讓雙方有所收獲。
目標明確。知道事件發(fā)展的最終目標。你希望這個對話最終能帶來什么結果?如何評定它是否成功?很顯然,阿迪達斯找到一個機會,能夠將自己的品牌和一個關于成功和羨慕嫉妒的話題建立起聯(lián)系。
可以肯定的是,不是所有人都對這個答案感到信服。美國市場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 的內特·埃利奧特(Forrester Research)甚至指出,這種愿望純屬“妄想”。
對比之下,我有點過于寬容了。我認為在品牌和客戶間,要實現(xiàn)有效的數字化交流仍然有許多工作要做。我更樂意將阿迪達斯的努力當做是一種征兆而不是一種戰(zhàn)術:這是一種受歡迎的征兆,表明越來越多的營銷者了解到自己必須做出更多的努力,不能僅僅采用付費媒體系統(tǒng),干等結果。他們在這方向上已經邁出了步子,我相信這是很好的一個開端。
但這是否是市場的一個引爆點?可以肯定的說:不是。
為什么?因為至今我認為這種做法還不夠徹底激烈。我認為這些做法還沒能起到數字化顛覆性效果。仍然讓人感覺就是對原有方式進行延伸運用。
因此,讓我們設想另一種可能性,以便實現(xiàn)互動時間最大化。在互聯(lián)網時代,能夠實現(xiàn)廣泛的覆蓋率,但也意味著會持續(xù)不斷帶來噪音?;蛟S品牌要做的下一件事,讓自己做到不需要創(chuàng)建任何對話?;蛟S在于創(chuàng)建一個小圈子對話、一個私密的對話。
但作為一個營銷者,我們是否在拼命地尋找一些事實上是錯誤的營銷方式?我們是否想過能否讓互動不要變得那么刺耳、那么讓人難以接受?要放大數字化傳播的互動正效應,而不是擴大它的負效應?;蛟S在不久的未來,世界會變得更加微妙……更加個人化,而不僅僅是個性化,謹慎對待要和人們對話的內容,關注他們希望得到哪些回應。
這些信息必定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品牌和消費者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