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陽
在中東呼吸癥MERS剛剛開始在中國引起公眾注意的時候,突然出現(xiàn)了這樣一條新聞,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帶領的研究團隊在2013年已經(jīng)開始研究疫苗,并且已經(jīng)準備進入臨床實驗。這快速到來的“定心丸”使得高福再次進入公眾的視野。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2014年第19屆日經(jīng)亞洲(科技)獎獲得者……高福一路走來,成就不斷。在這眾多光環(huán)籠罩下的高福,既是風度翩翩的學者,也是隨時可以出征前線的戰(zhàn)士。
科學家要勇于上前線
2014年9月,埃博拉疫情在非洲爆發(fā),作為中國疾控中心移動實驗室檢測隊負責人,高福帶領中國援助塞拉利昂的醫(yī)療團隊參與抗擊埃博拉疫情。在近幾年發(fā)生的禽流感、人感染豬鏈球菌、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等公共衛(wèi)生突發(fā)事件中,高福和他的科研團隊屢次身臨一線,大展身手。
在塞拉利昂的兩個月里,他們的工作不僅極大地幫助了塞拉利昂人民,也為控制埃博拉疫情的蔓延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高福說:“我們這么做,一方面是為了承擔國際責任,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實現(xiàn)‘傳染病關口前移?!彼麄冊诜侵薏活檪€人安危地奮戰(zhàn),也是在守護著遠方的祖國和同胞。
談起自己的工作,高福有一種自豪感和使命感。他說:“科學家不能僅僅依照興趣來做研究,必須根據(jù)需要,為困擾公眾的現(xiàn)實難題尋找解決方案??茖W家不僅要在先進的實驗室里做科研,也要到前線去,勇敢地抗擊致死性病毒?!?/p>
懷抱科學理想,自主改寫命運
我們這一代人,往往都懷有一份‘科學理想?!背錾谏鲜兰o60年代的高福如是說?!拔覀冞@批人幸運多了,既受到了教育,又沒有過重的學業(yè)負擔,整個童年既充實又自由。到我們考大學的時候,恰逢改革開放,國家提出了‘向科學進軍的口號,這種全社會對科學的崇尚,影響了整整一代人?!?/p>
高福從小就有做科研的夢想,高考過后,高福的成績雖然還不錯,但還是跟自己的第一志愿擦肩而過。那一年當時的省教育廳廳長決定將一批第一志愿落榜的高分考生全部作為新生的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的第一批學生錄取,這就是后來被稱作“傳奇一代”的“79級”,然而,他卻被分配到了自己并不感興趣的“獸醫(yī)”專業(yè)。
“79級”是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大多是些成績出眾,心氣很高的學生。新學校導致了心理上的落差,“我們這批學生,有的破罐子破摔;有的只想著混個文憑;但還有為數(shù)不多的第三類人,更加發(fā)奮地學習,要‘較個勁?!倍吒?,無疑就是這第三類人。
高福是個不信邪的人,雖然命運的陰差陽錯讓他進了獸醫(yī)學專業(yè),但是他心里一直知道
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么。從大一下學期開始,高福就給自己定下目標:改投傳染病學專業(yè)。在完成本專業(yè)學業(yè)任務的前提下,他節(jié)省出大量的時間學習英語、傳染病學和微生物學。高福18歲前都沒有接觸過英語。為了提高詞匯量,他甚至背過詞典。通過刻苦努力,高福的英文基礎都打得非常扎實。他還大量閱讀課外書籍,路易.巴斯德等微生物界知名學者的傳記給了他很大的啟迪和激勵。
功夫不負有心人,大學畢業(yè)那年,他如愿考上了北京農(nóng)業(yè)大學(現(xiàn)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的研究生。就這樣,他在命運的銅墻鐵壁上,敲開了一扇嶄新的大門。
追求妥協(xié)和銳氣的平衡
高福的一些朋友戲稱他為“完美先生”。無論是外表還是內(nèi)在,高福都很符合“完美主義者”的特征。有趣的是,這樣一位完美主義者,卻聲稱自己很看重“妥協(xié)的藝術(shù)”。他說:“人可以追求完美,但現(xiàn)實卻不可能是完美的。有時候,實際存在的種種問題需要你適時、適當?shù)刈龀鲆稽c妥協(xié)。”高福解釋道:“科學是要‘求真,但是‘求真不等于‘較真。科學是發(fā)展的、動態(tài)的、永無止境的,不能認為自己掌握的觀點就是絕對的真理?!?/p>
這樣的高福,似乎很矛盾。但一個人真正的成熟就在于學會掌握“度”和火候。只講究“妥協(xié)”,難免淪于圓滑;只知道“堅持”,也難逃無路可走的困窘。只有二者兼顧,拿捏得宜,分寸掌握得當,才能做成事、成大事。就像高福自己總結(jié)的那樣:要在銳氣和妥協(xié)之間,尋求一種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