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孩子小,別以為他們一派天真,其實小小孩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情緒,而這些情緒,會通過一些小動作間接表現(xiàn)出來。
咬指甲
咬指甲是兒童時期很常見的不良行為,程度輕重不一,重者可引起局部出血,甚至甲溝炎。愛咬指甲的孩子常伴有睡眠不安和抽動。
吮吸手指
吮吸手指在嬰兒期是一種常見的現(xiàn)象,到2-3歲以后,這種現(xiàn)象會明顯減少并慢慢消失。如不消失,則是一種不良的行為偏差。
選擇性緘默癥
是指已獲得語言能力的孩子,因為精神因素的影響,在某些特定場合保持沉默不語。如在學校里不講話,但在家里講話。這種心理問題多在3-5歲時起病。
抽動癥
指局限于身體某一部位的一組肌肉或兩組肌肉出現(xiàn)抽動。表現(xiàn)為眨眼、擠眉、皺額、咂嘴、伸脖、搖頭、咬唇和模仿怪相等,多見于5歲以上的兒童,男孩多于女孩。
入睡困難
是指兒童在睡眠時間不愿上床,即使是躺在床上,也不容易入睡,在床上不停地翻動,或反復地要求父母給他講故事,直到很晚才能勉強入睡。
夜驚
指在睡眠中突然驚醒,瞪眼坐起,驚惶失措,表情痛苦,常伴有哭喊、氣急、出汗等癥狀,多半發(fā)生在入睡后2小時內(nèi),醒后不能回憶。以5-7歲的兒童最為常見。
攻擊行為
兒童攻擊行為常表現(xiàn)為打人、罵人、推人、踢人、搶別人的物品,一般在3-6歲出現(xiàn)第一個高峰,10-11歲出現(xiàn)第二個高峰??傮w來說,攻擊方式可分暴力攻擊和語言攻擊兩大類,男孩以暴力攻擊居多,女孩以語言攻擊居多。
退縮行為
是指過度膽小、害羞、孤獨,不敢到陌生環(huán)境中去,不愿與小朋友們玩耍等等;對新事物不感興趣,缺乏好奇心。
分離性焦慮
是指6歲以下的兒童,在與家人,尤其是與母親分離時,出現(xiàn)的極度焦慮反應。
神經(jīng)性嘔吐
指一種反復的餐后嘔吐,但不影響食欲、體重的心理疾病。常常具有癔癥性格,自我中心、暗示性強,往往在明顯的心理因素作用下發(fā)病,以女孩為多見。
總而言之,不管孩子多大,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出現(xiàn)行為異常、睡眠障礙、性格缺陷、情感障礙、社交不良等情況,且持續(xù)時間較長,建議及時帶孩子去兒童心理門診,請兒童心理醫(yī)生和你一起分析關注孩子的心理發(fā)展,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編輯 劉建淑 3146063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