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心
案例:揮之不去的壞情緒
四年級的小明來到咨詢室尋求幫助的原因很簡單,他覺得自己正遭遇心靈上的“霧霾”:“很多時候,我感覺自己和周圍的世界隔著一層玻璃罩,他們的喜怒哀樂都和我沒關系,有時我想高興,卻發(fā)現(xiàn)自己戴著難看的面具,怎么也高興不起來……”為了讓小明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緒變化,我讓小明記錄了一天之內自己的幾次情緒變化:
6:50 眼看著上課就要遲到了,媽媽還在不停地嘮叨:“別忘了帶飯!”“上課認真聽課”“哎呀,你穿這么少,不是和你說要變天嗎?”……我感覺心里有一股無名火總是往上躥,卻也只能強壓不滿。背了書包、拿起午飯,不管三七二十一,便急速地逃離家門。
8:00 期中考試的最后一科卷子發(fā)下來了??吹侥莻€刺眼的成績,我感覺后背僵硬、呼吸急促,不知不覺中,臉色變得慘白。一股混合著羞愧、不安、憤怒的感覺襲上心頭,我已經(jīng)很努力了??!抓狂……
9:40 上操的路上,好友跑過來問我數(shù)學成績,我如實告訴了他,并偽裝出一個燦爛的笑容?!皼]事兒,我就比你多幾分……”好友支支吾吾地說,想要安慰我。可是,我說過我想知道你的成績嗎?十月的陽光照在我身上,我感覺不到一點兒的溫暖,反而覺得刺眼的陽光令人想哭!
17:45 我自己都不知道這一天是怎么度過的,和同學再見后,我便飛跑回家。一進門,整個人就撲到床上,真想睡覺??!“怎么一回來就賴在床上?你作業(yè)寫完了嗎?你期中考試不是考砸了嗎?還不努力一些!”媽媽的聲音又特別不合時宜地在耳邊響起,我又做錯什么啦?我只不過想休息一會兒!媽媽總是覺得我懶散,學習不刻苦、家務活也不幫忙……可是,我也很煩呀!我撐起身子坐到書桌前開始寫作業(yè),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恍惚間把練習冊忘在學校了,真有一種想砸東西的沖動……這時,聽到媽媽又向爸爸告我的狀,我再也無法裝聾作啞,“騰”地一下站了起來,沖出房間,和媽媽吵了起來……
從小明的情緒記錄來看,一天之中,小明的情緒幾次處于“崩潰”的邊緣。他不停地和自己的差情緒“較勁兒”,不僅影響了自己的心情,也影響到了日常的學習和生活,稍不小心,還有可能引發(fā)人際關系的沖突。
策略:如何做情緒的主人
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或多或少的體驗過小明這般灰色的心情。作為成長的必修課,人們都要學會同自己的情緒相處。考試考砸了、與父母發(fā)生沖突、同朋友意見不合或者弄丟了心愛的東西……成長中,壞情緒如影隨形,怎樣才能快一些和那些不開心的事兒說再見呢?
策略一:學會表達情緒
成功的情緒表達,不僅能夠紓解不良的情緒,而且有助于恢復人際關系。首先,遇到不開心的事時,需要認可、接納自己此時此刻的不開心。“因為數(shù)學成績再次失利,我感覺不舒服!這很正常,因為我為它付出了努力?!毙∶魅绻苓@樣暗示自己,波浪起伏的心情就會平靜很多。然后,找一個信任的人,以真誠的言語表達出自己的心情:“我本以為自己的努力會獲得回報,結果,數(shù)學成績還是不及格,我很沮喪……”這種表達對于像小明一樣處于傷心中的孩子來說非常有用。
策略二:學會運用情緒
壞情緒,具有它本身的價值。一方面,它能夠告訴孩子“你正處于沮喪中”,具有保護作用;另一方面,負面情緒是晨鐘暮鼓,能夠促使我們反省,避免重蹈覆轍。同時,小明需要審視導致自己壞情緒的具體想法:“付出努力,馬上就會有收獲!”“別人能把數(shù)學學好,我學不好就證明我不行!”這些不合理的想法,只能加重小明的壓力。所以,除了為學習成績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外,還應當在想法上給自己減壓、給自己積極的暗示:“我這次沒有考好,不代表我下次同樣會考不好;我雖然付出了努力,但是時間還短,總不能一口吃一個胖子!”這樣,小明就又可以集中精力,繼續(xù)努力學習。
策略三:學會監(jiān)控情緒
要想學會控制情緒,需要懂得監(jiān)控自己的情緒變化。小明做的“情緒紙條”的練習,即記錄自己一天(或一周)內的情緒變化,就是很好的情緒監(jiān)控方法。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就能了解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緒變化,了解觸動自己情緒由好轉差的原因,并且從中找出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比如,小明使用壓抑的方式處理自己的不良情緒,沒能及時表達情緒,才導致情緒最終“崩盤”。所以,監(jiān)控情緒可以提醒小明及時處理自己的壞情緒,不要積壓。
策略四:學會調試情緒
小明感到自己的情緒亮起了“紅燈”時,一定要學會自我保護,為自己爭取調整情緒的時間和空間。如果此時,親人還在身邊喋喋不休地嘮叨個沒完,小明可以這樣拒絕:“媽媽,我現(xiàn)在心里不舒服,能不能過一會兒再和我說話?”如果親人還在不停地施壓,小明可以找機會離開令自己不舒服的情境。記住,最好的武器是平靜地表達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和親密的人去吵架。因為,親人間吵架后通常會給彼此帶來傷害。你表達得越平靜,話語的可信度就越大!最后,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盡快忘掉不愉快的事。比如聽音樂、散步、運動等常用方法,都能讓孩子們轉換掉壞情緒。如果上面的方法都沒用,就要借助外部資源:找信任的人談話,向家長、老師尋求幫助,求助專業(yè)的心理老師等。總之,不要讓情緒的紅燈亮得太久!
編輯 吳忞忞 mwu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