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梓涵
環(huán)境污染和治理,是大家老生常談卻又似乎是難以解決的問題,環(huán)境這病根在素質(zhì)。這也是個很古老的話題,或者說是越來越需要重視的問題了。而我大天朝還沒有能更好的解決它,雖然新聞上一直都在播哪里的環(huán)境治理得越來越好,或者總體“有進步”,甚至用以往、去年的指標來比較,但我覺得總是不好的更多些吧,這樣的問題需要我們勇于面對并從我們身邊點滴做起,盡力為環(huán)境多做些小小的貢獻吧。
在我們的小區(qū)里,相隔不遠的地方會有公共垃圾桶。在我們的樓下附近也有幾個很大的垃圾桶,像學校寢室樓下的那樣,當大家走在路上如果手里有需要扔掉的垃圾時會自覺的投進垃圾桶里。在學校的時候,每天早上起來,當天值日打掃衛(wèi)生的同學會提著垃圾袋把它丟到垃圾桶中,有時候離得太遠沒有扔準時,許多同學還會及時走上前去重新再將它丟到垃圾桶里。這種丟垃圾的事情是再常見不過了,當然了,如果能自覺地將不同垃圾分別放好就最好不過了,比如可利用的和不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現(xiàn)在再說說我家樓下吧,有個現(xiàn)象很神奇,垃圾桶有四個面,頂端一個大蓋子,而其它三面干干凈凈,只有面對著樓道出口的那一面不堪入目,經(jīng)常會堆滿了垃圾,有時候看起來垃圾桶里面的還沒有桶外面的多,特別是晚上的時候。巧的是,我好幾次親眼目睹了這個情況的原因,一位大叔走出一幢樓道的口時,手里提著一袋垃圾,只見他輕輕地瞟了下旁邊的垃圾桶,手提袋落,如同一個武林高手投飛刀般干脆利落地投出了垃圾袋,垃圾袋飛向了遠處的垃圾桶劃過了一道優(yōu)美的拋物線,只可惜只打在了垃圾桶的開口處的邊沿上,然后緩緩地翻了下去,落在了眾垃圾的懷抱中,而大叔像沒有看到一樣大步流星地揚長而去了。
我想,大叔要練手臂力量去公園挺不錯的,在這里扔垃圾時雖然貌似動作很瀟灑,但終究毀了環(huán)境,毀了素質(zhì)。
除了這位大叔,每天同樣這樣的動作”練肌肉“的人還不少吧,那么,全中國每天又有多少人在重復呢?當?shù)谝淮螞]有扔進垃圾桶時,有多少人會彎下腰再撿起來重新投放垃圾呢?
我覺得,環(huán)境保護這種事,許多人都把它當成了政府的事情,好像環(huán)境不好怪政府治理不力似的,或者是覺得就是什么相關部門的職責一樣。其實,保護環(huán)境這是每個人自己的事情。試想如果有一天,每個人都自覺地分類將垃圾投到該投的地方,那么衛(wèi)生部、環(huán)保部門是不是也可以清閑一些呢?我們的周圍環(huán)境還會是現(xiàn)在這樣的嗎?
所以我想,環(huán)境這病,雖然有很多能源污染等問題,但是最根本的也是我們每個人的行為素質(zhì)的體現(xiàn),環(huán)境治理的問題也非一朝一夕就能解決,靠的是我們每個人都自覺地從自身做起、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就像杭州方言版的《垃圾歌》中所言”垃圾分類蠻重要,舉手之勞不能忘記了,家家參與人人動手,節(jié)能又環(huán)?!G色的城市樂逍遙……“就讓我們從生活細節(jié)中舉手之勞做起吧!
(浙江省杭州市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