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
同學們剛從初中升人高中,存在很多不適應,再加上高中的概念和規(guī)律都增多了,都需要加深理解,所以在學習時總會出現(xiàn)一些錯誤。為了幫助同學們完成這個過渡,下面總結(jié)一些易錯問題進行分析.以提高同學們的預警能力,筑起防錯的長城。
一、由于對加速度概念理解不準而導致出錯
例1 下列關于加速度說法正確的是()。
A.加速度大,則物體速度變化大
B.加速度大,表示物體的速度大小的變化大
C.加速度小,說明速度變化得慢
D.加速度小,說明速度變化量小
錯解:根據(jù)加速度定義式可知a與速度變化量成正比,選項AD均對;速度變化為速度的矢量差,選項B錯;加速度表示速度變化的快慢,選項C對。答案為ACD。
錯因分析:錯在不能搞清楚加速度的物理實質(zhì)而導致出錯。
正解:加速度表示速度變化的快慢,既不與速度變化成正比,也不與時間成反比,選項ABD均錯,C對。正確答案為C。
點評 同學們不能按著純數(shù)學的方法學習物理,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注意加速度僅僅由速度變化率決定,與速度變化或時間均無直接關系。
二、由于不能注意加速度的矢量性導致出錯
例2
下列關于加速度方向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和位移的方向一致
B.和初速度的方向一致
C.和末速度的方向一致
D.加速度為正,速度變化一定為正
錯解:如質(zhì)點向左運動,先加速后減速,位移方向不變,而加速度方向發(fā)生了變化,選項A錯;根據(jù)加速度定義式a=△v/t=(v2-v1)/t,可知a與速度變化△v方向一致,與末速度v2方向一致,與初速度v1方向相反,選項CD均對,B錯。答案為CD。
錯因分析: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時,當初末速度方向相反時,加速度a與末速度方向相同;當初速度和末速度方向相同時,末速度大于初速度時加速度“與末速度方向一致,末速度小于初速度時加速度“與末速度方向相反。當物體不在一條直線上運動時.加速度與初末速度方向可能不在一條直線上,當然更談不上相同或相反了。
正解:根據(jù)加速度定義式可知加速度與速度變化方向一致,只有選項D對。正確答案為D。
點評 注意加速度方向總是與速度變化方向一致,與初速度和末速度方向沒有具體關系,與位移方向無關。
三、由于對坐標的理解不到位而出錯
例3 一質(zhì)點沿一條坐標軸做直線運動,其坐標x隨時間t的變化規(guī)律為x=t2-3t+6(m),t的單位為s,則質(zhì)點在前3s內(nèi)()。
A.質(zhì)點的運動方向可能不變
B.質(zhì)點的運動方向一定發(fā)生變化
C.質(zhì)點的平均速度為2m/s
D.以上選項均錯
錯解:質(zhì)點在前3s內(nèi)位移為x=(32-3×3+6)m=6m,則平均速度為v=2m/s,選項C對;質(zhì)點的運動方向無法判斷,選項A對,B錯。所以答案為AC。
錯因分析:判斷質(zhì)點的運動方向只需判斷出位移大小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若位移隨時間一直增大,則說明運動方向不變;若位移隨時間先增大后減小或先減小后增大,則說明運動方向發(fā)生變化。顯然x=6為,t=3s時的坐標,而不是在3s內(nèi)的位移。
正解:應用配方法有x=t2-3t+6=(t-1.5)2+3.75,可知t=1.5s時質(zhì)點距原點的距離最小,質(zhì)點先靠近原點,然后再遠離原點,運動方向在t=1.5s時發(fā)生了變化,選項A錯,B對;t=0時質(zhì)點坐標為6m,質(zhì)點在前3s內(nèi)的位移為△x=0,質(zhì)點的平均速度為0,選項C錯。所以正確答案為B。
點評 注意區(qū)分坐標和位移的關系,通過作出其運動過程草圖得到質(zhì)點的運動位移,從而得出平均速度;注意應用數(shù)學方法求解物理問題,如本題應用配方法得到質(zhì)點距原點的距離最小值,從而判斷出質(zhì)點的運動方向。
跟蹤訓練:
1. 甲物體速度由36km/h增加到54km/h用了10s時間;乙物體在5s內(nèi)速度減小了3m/s;丙物體的加速度等于15cm/s2;丁物體每秒速度的改變量為lm/s。則甲乙丙丁中加速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如圖l所示,表示甲、乙兩人從同一點出發(fā)沿同方向做直線運動的位移圖像,則在0~t1時間內(nèi)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兩人的平均速度相等
B.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C.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
D.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3.一列長為L的隊伍,行進速度為v1,通訊員從隊伍尾以速度v2(v2v1)趕到排頭,又立即以速度v2返回隊尾,求這段時間內(nèi)通訊員的運動位移和路程分別為多少。
參考答案:
1.D 提示:根據(jù)加速度定義式可知,甲乙丁加速度大小分別為a1=0.5m/s2、a2=0.6m/s2、a4=1m/s2,丙的加速度大小為a3=0.15m/s2。
2.A 提示:根據(jù)位移圖像的物理意義可知.甲、乙兩人同時從參考點出發(fā),甲做減速直線運動,乙做勻速直線運動,圖線的交點表示兩人相遇,所以兩人在0~t1時間內(nèi)位移相同,平均速度相同;因為兩人做方向不變的直線運動,所以路程也相同。
3.(法1)開始和最后通訊員都在隊伍的末尾,則通訊員的位移x等于隊伍的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