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想想
勃艮第人深諳一個規(guī)律:大部分的消費者從波爾多酒入門,最終還是會回到勃艮第酒。如果不回到勃艮第酒呢?只能說明他們的層次還不夠,不懂享受勃艮第葡萄酒。
紐約中央公園附近的Time Wainer Centre四樓,天才主廚Thomas Keller開設的米其林三星餐廳Per Se里,侍酒師問道:“先生,請問今天想喝點什么?”“一瓶夏布利,謝謝?!耙黄肯牟祭保莻€多么巧妙又優(yōu)雅的答案,它可以指法國勃艮第地區(qū)那個舉世聞名的小村莊的酒、可以指一切干白葡萄酒、也可以指所有用霞多麗(Chardonnay)釀造的葡萄酒。這樣回答既表達了自己的需求,也留給侍酒師發(fā)揮的余地,讓他根據(jù)菜肴做搭配。然而我們今天要講的不是Pre Se這家三星餐廳,也不是餐酒搭配。今天的主角,是勃艮第。
作為這個星球上最著名的葡萄酒產區(qū)之一,勃艮第與波爾多可謂“法國葡萄酒王國的靈魂”。如果說以混釀見長,產量巨大的波爾多是國王,那么專注單一葡萄品種釀造,產量有限的勃艮第則是王后。勃艮第葡萄酒年產量約兩億瓶,是波爾多葡萄酒年產量的1/6,全球葡萄酒生產總量的0.4%。這兩億瓶葡萄酒中約有一半用于法國國內消費,另外一半,也就是一億瓶的量用于出口至全球150多個國家。其中20個主力消費國的進貨量占出口總量的60%。盡管如此,排在勃艮第葡萄酒出口前十位的國家們依然只能取得為數(shù)不多的葡萄酒。俗話說“物以稀為貴”,而勃艮第葡萄酒不僅物稀,且品質好。這造成了勃艮第葡萄酒在業(yè)內受到熱烈的追捧。比如夏布利村專注釀造的霞多麗干型白葡萄酒,就一度在上世紀90年代風靡全球,不僅葡萄種植者把它帶到世界各地,餐飲界也把它捧為風尚。這才出現(xiàn)了前面說到的“夏布利代表了干型白葡萄酒”的事情。夏布利的名聲,似乎已經可以和被用作指代一切起泡酒的香檳媲美。而勃艮第的江湖地位,毫無疑問已經不可撼動。
堅守傳統(tǒng)
“我們并不在乎錢。”在我們的對話中,勃艮第葡萄酒行業(yè)協(xié)會的公關經理Nelly BLAU女士笑言。其實勃艮第人并非不在乎錢,他們當然需要錢來維持葡萄園的經營,做宣傳讓更多人知道他們用心釀造出的產品。只是同為世界著名的葡萄酒產區(qū),相對極富商業(yè)頭腦的波爾多人,勃艮第人顯得簡單樸素很多。這與勃艮第人與生俱來的固執(zhí)性格不無關系。曾經的勃艮第公國,是法國地區(qū)最強大的公國之一,釀造葡萄酒早在當時就已是當?shù)刭F族和修士用心經營的家族事業(yè)之一,因此認真對待葡萄酒事業(yè),早就是勃艮第人的傳統(tǒng)。也許是早年的強盛在勃艮第人的骨子里留下了傲氣,他們對自己傳統(tǒng)文化固執(zhí)得近乎患了絕癥一般。拿語言來說,法國人對法語的執(zhí)著我們或有聽聞,但勃艮第人將這種執(zhí)著發(fā)揮到了極致。他們堅持使用“Bourgogne”,對英語世界給他們起的“Burgundy”反感至極。作為外國人,如果你說出“Bourgogne”,他們會立刻喜笑顏開。外國人在與他們溝通的過程中,即便他們會說英語,也極少用英語來交流。早些年有的進口商跟勃艮第人溝通時,英文郵件發(fā)過去,收到的回復是法語郵件,也不管收件人會不會說法語。他們的邏輯似乎是“既然你要與我交流,那么就得按我的方式來”。近些年來,隨著全球化腳步的加快,以及勃艮第商業(yè)化需求的加深,勃艮第人不得不作出輕微的讓步,開始制作英文網站以及其他文字的宣傳冊。但與外界溝通的程度與它的老伙伴波爾多比起來,還是相去甚遠。
然而守舊也并不僅僅只有壞處。固執(zhí)的勃艮第從另一種意義上來說,卻是很好的商業(yè)伙伴。產量稀少的勃艮第葡萄酒,每年的供貨對象基本都是固定的,酒莊傾向于與固定的合作伙伴做生意,而且本著一種相互信任的契約精神,不輕易改變交易的內容條款。即便當年葡萄收成不好,葡萄酒產量減少,勃艮第的酒農們,還是會盡最大的努力,按條約的價格和數(shù)量給他們的供應商供貨。特別是名莊酒的流通,基本維持著數(shù)十年以上的穩(wěn)定供貨關系。勃艮第的葡萄酒圈像一個熟人網絡,人情比金錢更管用。這與利益至上的波爾多不同,他們甚至創(chuàng)造出期酒拍賣這種金融模式。試想—下,數(shù)量稀缺的勃艮第如果也弄個期酒模式,價格豈不是會再翻幾番?固執(zhí)之余,勃艮第還是很厚道的。
敬畏自然
“葡萄酒并不是我們釀造的?!盢elly繼續(xù)說道,“葡萄酒是天、地、人共同作用下的產物。其中天與地是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作為人,我們只不過做了一些簡單而乏味的工作罷了。葡萄酒是上帝賜予我們的禮物,是天地的精華。勃艮第的美酒全歸功于當?shù)鬲毺氐娘L土?!睕]想到看似高傲的勃艮第人,在土地面前竟是那么的謙卑。他們沒有把自己當作葡萄酒商人,而把自己定為“在土地上勞作的酒農”。當問及他們如何釀造這些偉大的酒,如何馴服嬌貴的黑皮諾時,他們表示并沒有什么固定的方法:“釀酒是一條無盡的道路,每年每季每天都有新的東西要學習,所以只能帶上好奇心來不停探索葡萄酒。新奇與驚喜是葡萄酒的饋贈?!贬劸圃诓薜谌搜劾?,似乎成為了一種精神方面的追求。
勃艮第人對土地的謙卑還表現(xiàn)在他們耕作的方式上,珍愛土地的他們從15年前開始,官方承認了有機種植法,并對這種方法進行認證。目前,整個勃艮第有12%的葡萄園采用有機種植法。除此之外,在勃艮第還流行一種純粹且神秘得近似巫術的種植法:生物動力法。這是一種根據(jù)奧地利科學家與哲學家魯?shù)婪?,斯坦納(Rudolf Steiner)的理論“天體的運行不僅影響人類,而且影響植物的生長狀態(tài)”。后來德國人瑪利亞·湯(Maria Thunn)將他的理論進一步發(fā)展,融入到種植經驗中,總結出了一套根據(jù)星座和月亮運行規(guī)律編排的生物動力法工作日歷。自此,僅依靠天體運行規(guī)律來安排完成葡萄田的工作,摒棄所有除草劑、除菌劑、殺蟲劑,只使用天然材料配置的肥料的生物動力法出現(xiàn)了。勃艮第的著名葡萄園勒弗萊酒莊(Domaine Leflaive)以及羅曼尼,康帝(Donmaine de la Romanée-Conti)都是生物動力法的擁躉。
由于勃艮第人太過珍視他們的土地,以至于勃艮第產區(qū)的命名方法都與眾不同。一般的葡萄酒會以酒莊的名字命名,酒標上的名字就是酒莊和葡萄園的名字,法定產區(qū)分級命名也是根據(jù)不同的酒莊來劃分的。而在勃艮第,這一切都得以土地為主。原本一個酒莊的土地面積就小,經過家族傳承所致的遺產分割后,成為了更小的田地。再通過家族聯(lián)姻,不同家庭之間的結合,使得勃艮第的土地有了許許多多的名字,且名字都很復雜。如今,勃艮第法定葡萄酒產區(qū)的數(shù)量達到100個,而且這100個法定產區(qū)由于全部是地名,產品出口時,譯名必須使用官方給出的翻譯名稱。又長又沒有邏輯的地名翻譯,簡直要把消費者繞暈。
然而勃艮第人對此還不滿意,在保護土地方面樂此不疲的他們今年迎來了又一重大勝利:勃艮第的1247個葡萄園風土特性(Climats),經過近10年的努力和期待,終于在今年7月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盡管波爾多早在1999年就已經成功將圣愛美濃產區(qū)申報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并對勃艮第的這次申遺成功發(fā)出了:“歡迎加入我們!”(充滿老大哥歡迎新小弟的味道)的祝賀,但勃艮第人對此依然表示非常興奮。所謂的葡萄園風土特性,是指葡萄園中精細劃分的地塊。通過風土特性,勃艮第人可以如愿以償?shù)乩^續(xù)將他們珍愛的土地分級復雜化,最終變成無人能懂的神秘語言。除了愛護土地,勃艮第人對葡萄本身也是充滿了敬畏。勃艮第最著名的酒莊之一勒華莊(Domaine Leroy)的傳奇莊主Lalou Bize-Leroy就奉行不剪葡萄枝葉的理論。她認為葡萄藤與人一樣都有感受,如果隨意擺弄葡萄藤,甚至裁剪枝葉,葡萄藤會受傷并且心情不好,自然不會產出最好的葡萄。對待葡萄藤應該像對待人一樣去愛它。聽起來雖然有點玄乎,但勒華莊出產著全勃艮第最好的葡萄酒之一,僅憑這點,就讓她的做法無可厚非地合理起來。博恩丘的釀酒師Emmanuel Giboulot因堅持使用生物動力法,不肯對葡萄田里的帶病葡萄用藥,被法國農業(yè)部起訴判罰3萬歐元以及6個月監(jiān)禁,最終被裁決罰款500歐元。寧愿對自然謙卑的勃艮第人,也獲得了自然的關愛,賦予他們無與倫比的葡萄酒。
對葡萄施魔法
“我深刻記得我去參觀勒華莊的時候,莊主Lalou女士帶我們參觀酒窖。她拔起橡木桶的塞子,裝了一些正在陳釀的新酒給我們嘗?!辈薜谄咸丫乒俜街v師Grace分享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我們嘗完杯中的新酒,發(fā)表對新酒的感受,正四處尋找吐酒桶,想倒掉杯中酒。沒想到Lalou女士將我們杯中的剩酒都收集起來,重新倒回釀酒桶里。當時我真是驚了—下,沒想到還有這種玩法。但想到他們酒莊的酒何等珍貴,可真是一滴都浪費不得”確實,產量小而需求大的勃艮第葡萄酒,還真是每一滴都很珍貴。也難怪他們并不像波爾多那樣為了推廣產品,舉辦許多的品酒會,邀請大量的消費者參加。也僅僅是在今年,勃艮第葡萄酒行業(yè)協(xié)會才開始了在中國地區(qū)的葡萄酒推廣,而且他們的推廣對象僅針對進口商和經銷商,通過他們在銷售的時候,將勃艮第葡萄酒的知識傳播給更多的人。
有人說勃艮第的葡萄酒太淡,并不好喝。勃艮第人對此不屑一顧,因為他們深諳一個規(guī)律:大部分的消費者從波爾多酒入門,最終還是會回到勃艮第酒。如果不回到勃艮第酒呢?只能說明他們的層次還不夠,不懂享受勃艮第葡萄酒。說勃艮第葡萄酒淡的人,大多是指勃艮第的紅葡萄酒。單一黑皮諾釀造的勃艮第紅葡萄酒,可不是一支隨便就能喝出好狀態(tài)的酒。首先黑皮諾是對土壤要求很高的品種,因此不是鼎鼎有名的葡萄田種出來的黑皮諾,自然無法和天生個性強的赤霞珠等品種比拼。然而即便是鼎鼎有名的名莊酒,脆弱的黑皮諾在經歷了運輸過程的奔波后,難免會疲乏。因此需要很懂酒的品鑒者,把握好它舒展的時間,在對的時候將它喝下去,才能喝到酒體強壯,帶有皮革、黑松露等美妙氣味的黑皮諾。所以對自己產品自信又驕傲的勃艮第人,也無暇理會那些不懂又嚷嚷的人了。這是給品鑒家飲用的酒,是給投資者珍藏升值的酒,但不是給不懂裝懂,用勃艮第酒裝有經驗的小白裝逼用的酒。現(xiàn)在還不懂沒關系,靜下心來好好喝酒好好學習,總有一天,勃艮第會來到面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