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帖唐碑大手筆,新詩舊學老先生?!边@是周退密先生當年為上海市文史研究館前輩同仁、海上詩書大家沈尹默(1883-1971)精撰的佳聯,其實,斯聯亦是周老的自我寫照。
老壽星周退密,字昌樞,浙江寧波鄞縣人,甲寅1914年生人,屬虎,已過百歲之壽。庚辰1940年定居上海,就讀于上海中醫(yī)??茖W校,復旦大學法學院畢業(yè),曾任大同大學、上海外國語學院教授,編有《法漢詞典》一部,著有《墨池新詠》《四明會墨詠》《海上名家書法選·周退密書法集》……作品多種?,F任中華詩詞研究院顧問、上海市文史館館員與上海詩詞學會顧問。周翁雖屬高齡,卻精神矍鑠,臉無老斑,耳聰目明,音色朗潤,思維睿敏,精詩擅書。探其頤養(yǎng)元道,要在“三樂”:
知足樂。知足常樂,樂必壽康。歷經“十年浩劫,斯文掃地”的“牛棚生活”,周翁樂偕小己12歲亦肖虎的老伴施蓓芳,在改革開放駘蕩春風拂煦下,淡泊寧靜、神怡夢穩(wěn)地恬屬于徐匯區(qū)的“安亭小閣”,雅度著知足安康,與世無爭、“滿目青山夕照明”的晚晴生活。兒孫雖寓居海內外,卻均已成才立業(yè),果碩花蕾:孫子懋越歷任牛津、倫敦、劍橋研究院導師至今……讓二老欣慰福樂十分。一向早睡早起的周翁認為,“睡好覺最重要,絕不欠床頭債!”“為防病從口入”,周翁三餐定時定量,食七分飽。早晨面包兩片,干酪一塊與牛奶一杯;中晚餐米飯各一小碗,時或喝粥,時或饅頭,吃得津津有味。崇信佛學的退密居士不沾豬肉,蔬菜鮮果每天必吃,又多飲水;這樣的“食療”大有益于防治痛風宿疾之發(fā)作也。
詩書樂。市文史館吳孟慶原館長說:“在文史研究館眾多耆宿碩彥中,周退密先生是一位學貫中西的長者……尤其是退休以來,他有了更多時間寫作詩詞書法,凌云健筆,老而更成?!弊鳛樵谴笸髮W的學生,六年前我就蒙退密師題贈詩幅以勵:“天翻地覆幾番新,文史優(yōu)游剩此身。今日才知是校友,與君長作大同人!”其書鐵畫銀鉤,剛柔相濟,一如其人。幅間除名章外,又加鈐了“文史延年”閑章,雅趣盎然。周翁認為:作詩詞聯語,揮毫習書法,都屬一種靜功,懸腕揮毫前務須氣沉丹田,澄心滌慮;一落墨楮,時收時放,氣運神暢,遂寫出挺拔勁美的字跡來。寄情墨趣,兼練氣功,一舉兩得,何其樂耶!古人云:“書者,抒也。舒心中氣,散心中郁也。故書家每得無疾而壽?!笨梢姡涸姇阋责B(yǎng)心祛病,君子樂之矣。
獨臥樂。少時曾就讀于中醫(yī)專門學校,并師從名醫(yī)、懸壺治病的周翁,熟諳唐代百歲醫(yī)藥大師孫思邈的學說:“人年五十以上,陽氣日衰,損與日至”,如“不能閉固以頤養(yǎng)”,“易致身枯于流連之中,氣絕于綺紈之際”,力主“節(jié)欲以增壽”。據此養(yǎng)生至理,周翁50歲后,即“遠房幃”,以“獨身樂”養(yǎng)精保健。此實為祛病延年之要經也。正是:
詩書頤養(yǎng)樂綿綿,情鐘文史壽康年。
知足勝過長生藥,清心寡欲貴獨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