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歲的王家康老人,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長跑老將”:他曾以九旬的高齡連續(xù)參加了七屆“東麗杯上海國際馬拉松賽”(4.5公里健身跑)和三屆“安利紐崔萊”10公里健康跑活動,并跑完全程,從而被世界吉尼斯總部核準為“參加大型長跑比賽活動次數(shù)最多的高齡老人”。
出生于1912年12月的王家康家住上海市松江城區(qū)。
說來有趣,王家康的長跑啟蒙老師竟然是他的“小腳”母親。他的母親雖然裹著“粽子腳”,邁不開大步,但經(jīng)常鍛煉身體。若要說她“身懷絕技”也不為過,80多歲時,她還能來一招“倒掛金鉤”,即頭朝下,用雙腳鉤住樹枝。96歲時,王家康的母親無疾而終。
正是母親的言傳身教,讓王家康從小養(yǎng)成了鍛煉身體的好習慣。
15歲小學畢業(yè)后,王家康從嘉定來到靠近外灘的一家百貨批發(fā)部學做生意,每天早上,他都要沿著黃浦江邊跑上兩圈。解放后,工作單位搬到松江,他又在城區(qū)的十里長街堅持長跑,每天跑10公里左右。從少年時代到現(xiàn)在,王家康堅持跑了整整85個年頭兒。
王家康愛跑,也愛旅游。95歲時,王家康和老年長跑隊的老兄弟們同去北京游玩,在長城上,幾個人你追我趕,健步如飛。急得年輕的導游生怕他們跑丟了。一轉眼,忽見王家康已經(jīng)站在八達嶺上,正朝著他揮手呢!
王家康愛看電視、愛讀報,得知上海同三國道上架起了黃浦江大橋,就帶著一幫老兄弟跑到李塔匯去看大橋;得知楓涇古鎮(zhèn)改造迎客,又與老兄弟們從松江跑封金山楓涇觀光旅游;得知泗涇的餛飩皮子薄,忒好吃,他又跑到泗涇買了8斤餛飩皮,再跑回家分送給子女……
除了長跑,王家康每天一早起床后,會先彎彎腰、踢踢腿、做幾個俯臥撐(至今他都能連續(xù)做20個俯臥撐且大氣不喘)熱熱身,然后開始長跑。遇到下雨天,就撐著傘跑。
也許是多年的習慣已成自然,“一旦停下來,便覺得不適?!?/p>
前不久,有些活動的組織方考慮到王家康的年齡,勸他不要參加長跑比賽了,否則,真不知他要和不同年齡、不同國籍、不同膚色的世界長跑愛好者“比拼”到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