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
2004年,因數量泛濫和過度開采,監(jiān)管部門廣電總局先后下文對反腐劇和涉案劇進行整頓,從此兩大“紅極一時”的題材雙雙退出黃金檔,進入迄今長達十年的“冬眠期”。
近來,文藝界反腐題材創(chuàng)作呈現回暖跡象:央視春晚連放三個反腐小品;當年頗有影響力的反腐劇《黑洞》制片方金英馬影視宣布,將把《黑洞》改編為電影搬上大銀幕;大型反腐題材電視劇《打虎上山》剛剛在西安開機;而著名反腐作家周梅森最新創(chuàng)作的反腐劇《人民的名義》日前在京召開劇本研討會,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視劇管理司司長李京盛親自出席;近十年來首部回歸省級衛(wèi)視黃金檔的刑偵劇《刑警隊長》日前在江蘇衛(wèi)視、重慶衛(wèi)視熱播,成為熱點。
廣電總局電視劇管理司司長李京盛、副司長劉梅茹先后透露管理部門對反腐劇和涉案劇創(chuàng)作的最新態(tài)度,并對過往“禁令”進行重新解讀,釋放出大量積極的信息,被業(yè)內解讀為“有條件解禁”。敏銳的市場頻頻捕捉到反腐劇和涉案劇將同步“復蘇”的信號,讓很多網友期待的“冬眠十年的反腐劇重新回歸熒屏”成為可能。
李京盛透露:“我們領到的任務是每年電影最少一兩部,電視劇最少兩三部,而且必須是精品。不能一寫反腐就寫成案件劇,一寫公檢法就寫成勞模劇,要有今天的時代特征,表現當下、眼前、現實的人物事件?!笨梢姡俣?,將是反腐劇“復活”的重要生命指征,一窩蜂扎堆、當成普通題材來任性開采是不可能了,且“精”的標準相當之高。
通過對上一輪反腐劇由盛轉衰的反思,監(jiān)管部門此輪提出的要求非常具體。李京盛說:“一是要有現實關照性,得反映十八大以來的反腐敗斗爭。二是腐敗是世界性的難題,要站在足夠的高度來表現?!狈锤瘎『蜕姘竸∵@兩大“敏感”題材卷土重來,前提當然是需要相關部門的政策支持,但若想真的穩(wěn)定發(fā)展、長治久安,歸根結底還得看作品質量是否過關。不可否認,反腐劇和涉案劇在題材本身上屬于富礦,但開采難度卻遠超一般的現實題材。
“解禁”后涉案劇面臨的將是同樣“外松內緊”的局面,十年前被清掃出“黃金檔”就是因為“創(chuàng)作無禁區(qū)”,尺度越來越大,產生了負面社會效應。為避免重蹈覆轍,此次“有條件”復活后,對于創(chuàng)作者的要求必然更謹慎和精細。正是這些實際難度的存在,也讓反腐劇、涉案劇并未在政策松動后立刻“井噴”,今年5、6月份立項的當代涉案題材分別為6部和3部,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