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飛
在紐約佳士得3月中旬舉辦的拍賣會上,安思遠的中國書畫收藏部分雖然有近300件作品,但除石魯?shù)?0多件作品自成體系外,其他中國古代書畫和近現(xiàn)代書畫藏品,都是安思遠憑個人喜好而進行的零星購藏。其實,中國書畫收藏只是他中國藝術品收藏中的一小部分。
安思遠之所以會喜歡和收藏中國書畫主要是受其恩師龐耐女士的影響。上世紀40年代初,龐耐目睹齊白石的《紅梅》,并深深為其藝術感染力所打動,之后她不僅開始重點購藏齊白石的精品創(chuàng)作,而且還逐步轉向了中國書畫的收藏。到50年代,她還在美國多座城市的美術館舉行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展,展品是以齊白石精品為主。所以,曾有人評價說:“因為龐耐的出現(xiàn),美國才能以不到50年的時間了解到中國藝術品的價值。”
不過,在1949年只有19歲的安思遠,雖然已做龐耐的門生數(shù)載,并于當年隨耶魯大學的王方宇教授學習中文和中國藝術史,但他業(yè)已萌芽的中國書畫收藏未循其師龐耐。即便是自己也很喜歡齊白石、傅抱石等人,但安思遠都是零星購藏中國古代和近現(xiàn)代書畫,并不成體系。從70年代末購買第一件石魯作品開始,他逐漸鐘情于石魯,并陸續(xù)收購了大量石魯?shù)淖髌贰?/p>
因為在安思遠看來,齊白石畫作的價格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已非常高昂,所以他將購藏重心定在了自認為能有“齊白石”同樣水準的石魯,而當時石魯作品的價格還很低。安思遠的石魯作品收藏自成體系,包括石魯早年仿石濤的作品、寫實的通俗人物和山水以及上世紀60年代石魯藝術創(chuàng)作取得突破后的大山水、新花鳥以及晚年極具個性的花鳥大寫意,乃至石魯去埃及、印度等地訪問和寫生的創(chuàng)作。此外,不管是巨幅山水還是冊頁小品,乃至關于石魯?shù)睦袭嫾?、畫冊、藝術研究書籍,安思遠都有系統(tǒng)、有規(guī)模地購藏。可以肯定的是,對石魯作品的收藏應是安思遠整個中國書畫收藏中的最大亮點。雖然齊白石、傅抱石、徐悲鴻、林風眠、吳冠中、潘天壽等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大師的作品安思遠幾乎都有,而且有些人的作品還不止一兩件,但都是零星收藏。1986年,安思遠出版了三卷本著作《中國近代書畫1800-1950》,又將他收藏的471幅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作品全部捐贈給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這不僅大大豐富了該館的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收藏,也很好地推動了近現(xiàn)代書畫在西方的影響力,而且還讓他手上所剩的書畫藏品迅速升值。1993年,他將113件書畫藏品在紐約拍賣,總成交額達到近83萬美元,由此足見安思遠在藝術品經(jīng)營方面的過人之處。
從此次紐約拍賣的最終結果來看,不難發(fā)現(xiàn)安思遠在藝術品經(jīng)營方面的獨到眼光,以及系列收藏的重要性。不僅書畫作品的成交價高出市場價格不少,而且就連一些畫冊和研究書籍都成為爭搶的焦點。如曾經(jīng)擺放在安思遠客廳中央的《春梅獨立》,僅5平尺大小,成交價加上傭金約合人民幣2000多萬元,但如果這幅畫在國內拍賣,其價格不會超過1000萬元。另如一套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出版的故宮月刊,市場上較為難尋,也以近2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成交。也許是因為整場拍賣會拍品成交價格都太高,所以買一兩本書也算是對安思遠這位大藏家的紀念,以至于其書籍部分的拍賣也百分之百成交。
至于中國古代書畫方面,紐約是此板塊的交易重地,這不管是從佳士得、蘇富比的拍賣,還是云集于此的大藏家,都能看出端倪。雖然安思遠也有不少中國古代書畫藏品,其中一部分還是來自龐耐的收藏,但他的這部分購藏是隨意的,而且不以盈利為主要目的。在委托拍賣時,按要求都是無底價,只不過最終的成交結果卻件件超出市場價很多。
唐寅《聽琴圖》成交價:66.5萬美元此作曾是安思遠的恩師龐耐的藏品。
整體而言,安思遠喜歡簡約風格的書畫創(chuàng)作,所以成就了他精彩的明清家具收藏。正如上海博物館書畫部負責人單國霖回憶,20世紀末在安思遠的宅邸,當見到其豐厚的中國書畫收藏時說:“可以看出他偏好文人繪畫,且大都品相很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