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怡欣
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車南站?!拔宋宋恕蓖蝗?,天空出現(xiàn)了三架日本轟炸機。刺耳的尖叫劃過天空,人們還沒反應(yīng)過來,雨點般的炸彈已經(jīng)落在上?;疖嚹险尽m暱涕g,天橋斷裂了,鐵軌扭曲了,房屋倒塌了……到處是廢墟,到處是橫七豎八的尸體。一個祥和、繁榮的上?;疖嚹险颈蝗毡厩致哉咄淌闪恕?/p>
“嚶嚶嚶……”斷斷續(xù)續(xù)的抽泣聲,隨著陣陣硝煙從一塊已經(jīng)燒焦的木板旁傳來。一個被烈火灼傷、滿身鮮血的幼兒坐在一片廢墟上哭泣。這哭聲多么揪心,多么凄慘!仿佛在向蔚藍的天空訴說這人世間的不公與悲慘。這孩子雖未見過世面,可也意識到了危險的瀕臨,天真無邪的瞳孔里透出了驚慌,稚嫩的小手在空中亂抓,咧著嘴哇哇地哭喊著,“爸爸媽媽……”可憐的孩子怎么也想不到,父母已經(jīng)離開了人世,自己的童年成了未知,自己的成長成了未知,自己的家園成了未知……
孩子在轟炸中逃過一劫,是幸運嗎?不!是悲慘的——失去父母愛心港灣的孤兒,今后的日子怎么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