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一項關于“石頭剪刀布”研究,入選了“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評論2014年度最優(yōu)”,成為了中國首次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的社科領域成果。
據(jù)統(tǒng)計,近5年全世界共有50項成果入選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評論年度最佳成果,其中來自中國的共3項。該研究成果作為社會科學領域的成果入選,在我國還是第一次。
這項由浙江大學、浙江工商大學、中國科學院組成的跨學科團隊共同完成的成果,叫作“石頭剪刀布”中的社會循環(huán)與條件響應,解釋了“石頭剪刀布”的制勝原理。
“石頭剪刀布”研究采用經(jīng)濟學控制性實驗方法,利用“石頭剪刀布”這一家喻戶曉而又在博弈論中處于元博弈模型的框架進行研究。這其中,包含了物理學、心理學、神經(jīng)科學等領域的內容。
這項研究旨在揭示“石頭剪刀布”中的宏觀周期現(xiàn)象與微觀行為基礎。研究發(fā)現(xiàn),在宏觀尺度下,對于不同激勵參數(shù),社會系統(tǒng)普遍存在持續(xù)的周期循環(huán)現(xiàn)象;而在微觀層面,個體行為則存在一種隱藏的模式:在一定情況下,贏了會更多選擇保留剛剛獲勝的策略,輸則更多按照“石頭剪刀布”的名稱順序變動,而平的則按照“石頭布剪刀”這樣的反方向順序變動。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認為,這項研究是對人們玩“石頭剪刀布”的方法的第一次大規(guī)模測量,測量揭示了隱藏的行為模式,聰明的人可以利用這個模式來提高自己的勝算。
該成果已多次成為國內外科研機構和研討會討論的內容,成為博弈論、微觀經(jīng)濟學、優(yōu)化算法理論和計算機科學領域本科教學教程的參考內容,并開始被正式發(fā)表的經(jīng)濟學和物理學類期刊論文引用。
盡管有不少人對關于剪刀石頭布策略的研究持懷疑態(tài)度,認為該研究沒有價值,但該研究至少告訴了我們一個事實:我們平常熟視無睹的事物中往往隱藏著大學問。對于研究者的研究方法和結論,我們不敢妄加評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這看似平常的行為中包含著人思維的密碼。只要不斷的深入研究,就一定可以得出各方認同的結論,并能夠為我們的日常生活服務。
科學來源于人類對自然和自身的認知。許多大的發(fā)現(xiàn)都來自于一些看似普通或無厘頭的場景,就像牛頓當年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另外,我們應該對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研究保持相對的尊重。因為生活無處不學問。對于科學研究而言,就更是這樣??茖W研究本身就是探索人類的未知領域,任何未知謎團的解開都對人類的進步具有非常的意義,更何況從未來的角度看,今天的無意義也許會變成明天的有意義。
當關于“石頭剪刀布”的研究入選“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評論2014年度最優(yōu)”的消息傳來時,那些認為這種研究對社會沒幫助和勞民傷財?shù)娜丝峙乱胂肓耍沁@樣的研究確實沒意義,還是我們對科學的認識太急功近利了!
請對我們不太理解的研究或作品保持一些敬意,這是對待科學的態(tài)度也是科學的態(tài)度。也許一絲小小的寬容和敬意就真的成就出一個大學問。